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激荡三十年(上)《关于激荡三十年》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1:11:03
  • 72

关于《激荡三十年》

1

《激荡三十年》第一章的题记引用了食指的《热爱生命》:“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这首诗写于1978年,这一年的10月22日,***出访日本。“这位早年曾经留学法国,在印刷厂当过工人的中国领导人已经有半个世纪没有走进过资本主义的工厂了。这一次,他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参观,而是在举手投足间一次次地表达出自己的深意。他先是参观了东京的新日铁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在日产的一个汽车厂里,他真正领略了现代化的生产线。在大阪考察时,他专程去了松下电器公司的茨木工厂,在那里,翘首等待他的是另一位亚洲传奇人物,松下公司创始人、被尊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83岁的松下幸之助。”

改革由此拉开大幕,中国企业进入英雄辈出的年代。但是,早期的企业家们却大多显赫于先,黯然于后。因雇工问题而倍受关注的“傻子瓜子”年广久;第一个企业家全国典型海盐衬衫总厂的步鑫生;试图跨地区组建造纸集团的石家庄人马胜利;发明“满负荷工作法”的张兴让;中关村第一人陈春先……传奇人物的历史细节让读者对那段历史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你必须尽快读下去,因为时代的记忆碎片使你产生了一种身处其中的***。北京大学教授何志毅的评论最为准确:“吴晓波用他的心和他的笔为我们编织了这30年间大政治背景下企业和企业家的‘货殖列传’,我觉得其重要程度和精彩程度不亚于‘本纪’。”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写:“其实,历史本来就应该是对人自身的描述,司马迁的《史记》在这方面是最好的借鉴,它应该是可以触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它充满了血肉、运动和偶然性。”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和企业的经营者有机会成为中国历史演进的重要角色,他们的兴衰荣辱,也同这一时期的政治、科学、文化一起载入了史册。

2

现在看到的是《激荡三十年》的上卷,以编年体的方式描述了从1978年到1992年的中国公司变革。

2004年下半年,吴晓波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他发现所有研究者均对中国近30年的经济奇迹充满好奇,但却没有一本能够让他们整体了解这段变革历程的著作。他写道:“那段很寂寞的日子,一个人住在一套房子里,周边大半是不说国语的人,于是就会胡思乱想,于是就有了这个念头……”

写这本书,吴晓波身心俱疲。他的经验是:要完成一部20万字的作品,起码要阅读15倍以上的文字,这是不可能再低的底线。“从一开始我就预感此次创作将可能是一场苦役,不幸它竟真是如此。我常常觉得自己好象一个盗墓者,风黑云高之夜,在硬土里用指甲一点一点地挖一个脆弱的瓷器,那份辛苦真不足与外人道。”

在Google成为图书馆的网络时代,吴晓波并没有通过复制粘贴来胡乱拼凑。他和他的助手查阅了可以接触到的所有新闻资料,包括当年的国内和海外重要媒体、有价值的图书、研究成果,并对一些重要事件的当事人或采访者进行了访问。这一点,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上卷结束于1992年,改革开放刚好15年,关于“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中国开始真正进入商业社会。

读完这本书,我忽然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而吴晓波却继续写道:“在书稿整理的某一个夜晚我甚至突然生出过一个很怪异的感慨:我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充满了变化和激情的大时代,但是说实话,我希望它快点过去。”

3

对于《激荡三十年》,《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的评价是:“《激荡三十年》填补了一个巨大的历史空白,同时它也是朝向未来的。它是标本也是标杆,因此将成为无数人前行的伴侣。”《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行人沈灏认为:“以往,但凡称得上‘史’得书籍,往往给人枯燥生硬之感,但吴晓波得这本《激荡三十年》讲得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商业历史,却用冷峻的灵性之笔,描绘了一个充满刀光剑影的真实江湖,读来令人有种莫名的感慨。”专栏作家覃里雯写道:“吴晓波开启了一种全新的中国企业史写作方式,一种从个人出发,回归个人的优美而切实的纪录。”

吴晓波说:《激荡三十年》的下卷会写到2007年末2008年初,2008年2月左右出版。“在下卷我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中国经济及企业,将在我出版下卷的时候到达前所未有的繁荣高峰,那时候,民族情绪将无比的高涨,全世界将以一种更为热烈的话语来评论这个东方国家,但是我们会不会像奈保尔所说的那样,‘成为自己的崇拜者’?中国企业是否仍将在一条辽阔的大道上飞奔?”

《激荡三十年》完成之后,吴晓波将继续梳理1870年到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它包括清末、民国和共和国前30年的企业历史,“那也是一些让人想起来就热血沸腾和百感交集的时光,我希望用自己的写作把那些可能被遗忘的光荣和悲壮抢救回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