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中国》
谭军波
南方日报出版社
摘录:
《京华时报》发行管理理念
理论指导实践。
一. 信誉至上,服务第一
发行就是服务,我们不是推销报纸,而是推销满意度。
二. 零售造势,征订收益
三. 重视形象,导入CI
四. 重视促销,坚持不懈
五. 服务终端,狠抓完善
六. 有效发行,杜绝浪费
发行是为广告服务的,只有对广告有促进的发行量才是有效发行。
七. 健全制度,制度管人
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人管人,第二个是制度管人,第三个是精神管人。
八. 半军事化管理
九. 重视财务,控制成本
十. 沟通采编,相互促进 (P45)
读者和市场是检验报纸好坏的最佳指标。
现代营销学告诉我们:销售应避免过多的中间层,直达消费者的通路越短越好。(P53)
促销:创新求变,出奇制胜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经营者只有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才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家的主要标志是创新。(P53)
记得《京华时报》创刊前,我给采编中心的编辑记者们作了一个报告:《采编人员的发行意识》。我认为:采编人员的发行意识首先体现在编辑记者撰写组织稿件的市场意识。优秀的采编人员要善于捕捉读者的口味、市场的卖点,应采写对发行有促进作用的文稿,策划能刺激读者购买欲的版面和专题。(P66)
如何当个好部下
如何当好下属,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问题。这是我们适应环境,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从而推进个人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本人的经验教训,奉上4句话,供大家参考。
第一句:忠诚到永远
第二句:抓大放小
当领导的站在他的位置看问题与每个人站在个人的角度看问题结果是不一样的。领导需要搞平衡,需要协调,下属完全应该理解。
第三句:跟事不跟人
第四句:若即若离之间 (P113)
局部决定整体
读者购买和订阅本报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许多人可能因为喜欢其中的某个作者、某个专栏或者某个版面而消费本报,也就是说局部决定整体。或许这就是媒体与其他如家电等产品的最大区别,对于后者来说,整体感觉与主要功能起决定作用;而对于媒体来说,它是诸多卖点结合的产品,往往读者会由此而“喜”其一点,不及其余。
由此,我想到,报纸的制作者应该树立卖点意识,要善于经营诱惑受众的作者、专栏、专版,对于经过市场考验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要尽量保留并发扬光大,如此下来,发行就好做了。(P150)
“有效读者”既要看重收入水平,更要看重消费能力。(P184)
(P191)价格策略主要来自市场。美国企业管理大师鲍勃菲费尔在其所著的《利润倍增》一书中说到一个案例:他在哈佛大学商学院读书时,某个卫生间设备制造商有3个不同的商品,要他们对每个产品定价。同学们折腾了半天,就是要搞清楚:为设定价格而计算真实的成本时,哪种成本分类学是最公平的。后来教授说,你们都错了。在你定价的时候,千万别看成本,价格来自市场的承受力。(《利润倍增》,鲍勃菲费尔,第170页,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三项指标看竞争
我们不妨从三个层面来考量一个城市竞争的程度。一是同质化报纸的数量。这个指标很直观,数量越多,竞争越惨烈。二是竞争主体的强弱度与均衡度。势均力敌总比一家独大要严峻,两军对垒也不如“三国演义”热闹。三是报业人才的聚集程度。(P205)
感想:
很多地方确实有重复,特别是下半部分。也许那些文章是作者在广州、北京、重庆、上海工作的零散的发言稿、领导决策、文案、采访等,故,虽然效力的是不同地方不同报纸,所用的方法理论和经验都不一样,但给读者感觉还是有很多重复之嫌,应在出版编辑整理的时候安排地再合理些。
对于题目,支持小样图书馆的评论,确实叫发行中国欠妥。谭在书里提到这个题目是《新周刊》的总编封新城赠予的,马上就让我想到了新周刊的特点是掷地有声的专题名,或是标题党,特点之一就是吸引眼球。
另,谭军波的经验和敢作敢为的挑战精神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7:23:2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5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