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对俄国文学敬而远之,因为经常读个几页就被一长串的名字搞得头晕眼花,久而久之,便给俄国文学贴上了无聊啰嗦的标签。而昨天花了一个下午念完了《罗亭》,却是被感动得差点热泪盈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已经不止一次被这类主题打动了,一次次看着怀揣理想的主角成为殉道者,无边的无奈和强烈的共鸣便涌上心头。
有意思的是,我上个月买的书,直到读到那里才发现,有几章被缺德的人撕了,而这几章恰好是写娜塔莉娅与罗亭分手的过程,在网上搜到后,更觉得撕书的人可恶,以为他把高潮给撕了,在心里骂了几声缺德后悻悻地看了下去,读到最后才发现,真正精彩的在后面,暗暗嘲笑缺德鬼没眼光,把最好的还是留下了。
大多对罗亭的评价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这是我在读到十二章前的感受。
罗亭的出场是相当神气的,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把一个个自以为是的上流社会人和上流社会的沾光者们震得一愣一愣,又是钦佩又是嫉妒。写到高傲的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的时候,把她明明才疏学浅却硬是要和知识分子们套近乎装文化的虚伪袍子剥得一干二净。而潘达列夫斯基则是极力奉承着这位老婆子,他可以夸耀说主子认识全欧洲、全欧洲也认识她,他可以为了给主子演奏一支钢琴曲弄得紧张兮兮,他可以偷看罗亭跟娜塔莉娅幽会继而禀告主子以示忠诚,如同走狗一般地服侍着上流阶层的人,叫人觉得悲哀。
罗亭的口才看似征服了这些人物,而其实,就算是平常对他宠爱有加的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也不过把他当一个炫耀自己有文化的工具,一想到他贫贱的身份,就坚决不允许女儿与之来往。罗亭最终被撵出了宅第,走的时候备受讥讽,落魄难堪。在马车上,罗亭引用了唐·吉诃德的话:“我的朋友桑乔,自由是人的一种最宝贵的财产。谁能得到上苍赐予的一块面包,无需为了这块面包而对别人感恩戴德,谁就得到了幸福!”起初读的时候,觉得这不过是罗亭被撵时说的自嘲话或是风凉话,而读到末尾罗亭的三段遭遇后,才理解他说这番话的意义。这也许是书中他的第一次觉醒,清醒认识到,想要挤入上流社会是不可能的,最后只能落得个于连式的结果。
至于罗亭离开宅第的原因,便是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对娜塔莉娅和罗亭爱情的阻挠。在娜塔莉娅将此事告诉罗亭时,多么期望在她认为博学的爱人那里得到良策,而罗亭的答复却只有两个字:“屈服!”两人的性格此时形成了对立,罗亭尽管能将善恶道义讲得感人至极,却无法为心爱的人承担起责任,而娜塔莉娅,表面羞涩柔弱,内心却刚烈勇敢。娜塔莉娅愤愤地说她看清了眼前的懦夫,而罗亭则是选择了离开。之前他只流于引用他人观点或是说些玄妙的哲学来换取他人崇拜的行为已经有些叫我有些厌恶了,读到这里,对于罗亭的反感又升了一级,哪怕他做一些尝试呢,如此斩钉截铁地说:“屈服!”怎能不使娜塔莉娅伤心。而一直深爱着娜塔莉娅的沃伦采夫扬言要与罗亭决斗的勇敢更是让罗亭的懦弱对比得无地自容。
曾经的友人列日涅夫对罗亭的评价是,空有激情,但缺乏意志。在刚读完这段分手的章节时,用这个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但故事并未结束,几年后,列日涅夫偶遇罗亭,而此时,罗亭已是白发苍苍。两人冰释前嫌,罗亭讲述了这些年颠沛生活的三段奇遇:想干一番事业却与地主老爷不欢而散,想疏浚河流造福百姓却贫困而终,想用好口才影响下一代无奈遭人排挤愤愤而终。
由此,我们看到,罗亭是一个有着美好理想的人,但同时又清醒看到了现实。这一矛盾铸就了他悲剧的一生。起先,与娜塔莉娅的爱情,罗亭并非不爱她,也并非真是不敢担责而已,因为他能意识到,在这么一个专制的家庭中,他的地位格格不入,他的话即使能引起一时的仰慕,到头来仍然无足轻重,无论乞求或是私奔或是如何,都无法改变他与娜塔莉娅分离的命运。于是他拒绝尝试,一个“屈服”便失去了年轻气盛的娜塔莉娅的芳心。在骂过他懦夫之后,也无奈这个无法更改的命运,岂是罗亭的一句承诺一个疯狂的举动便可以改变的?
后来罗亭去尝试了,那三段奇遇是最好的证明。尤其是第二个,他怎么会不清楚自己的贫困根本无法完成工程,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的退缩了,但现实如此,纵有再纯净的理想再华丽的口舌,也改变不了贫困的现状。命运再一次狠狠打击了罗亭。
列日涅夫评价他缺少意志,可意志或许能创造成功,却有时与自尊与理想相悖。如果罗亭有意志,他可以去忍受地主的怪性格,忍气吞声如同潘达列夫斯基那样阿谀奉承,但那就不是罗亭了。列日涅夫断言,罗亭是穷死的命,而潘达列夫斯基则不会。两人的区别在于,潘达列夫斯基为了名利可以抛弃自尊,而罗亭则将自尊视为做任何事的首要原则,尽管从道义上说,罗亭远比潘达列夫斯基伟大,而现实是如此残酷,当潘达列夫斯基还守着肥差的时候,罗亭只能颠沛苍老。如果罗亭有意志,他也可以安分守己地教一些普通而毫无意义的课程,或是削去棱角,戴上面具与同事搞好关系,继而保住教师的位子,但那就不是罗亭了。他天生的好口才便淹死在平庸的口水中了,与他想象的传业布道相去甚远。他的理想过于宏大,以至于一个小小的学校包容不下,他可以冲破万恶的学校,却冲不破命运束缚。因而,与其说是罗亭缺少意志,不如说是他的自尊与理想不允许意志存在于现实中。
罗亭最后平凡地死在战场上,和普通的士兵没有两样,甚至临终前还被人说了句:“活该。”战争中,每一个炮弹的发射都伴随着无数无名人士的死亡,他们的生死不值一提。他们中的大多数一事无成,所以墓碑上刻不了他们的丰功伟绩,或是根本无需墓碑来祭奠,他们是“多余的人”。多年后,我们想起那段战争历史,也只记得某某将领某某功绩,我们可以把每场战争的大英雄背得一清二楚,却不知道那些个“多余的人”,哪怕从没有在一般意义上成功过,也因他们的崇高理想的理想而伟大。
罗亭是一个不值得载入史册的人,因为他一事无成。但同时,他的理想、他的自尊、他的决绝亦足以影响每一个读者。试想,一个一生功绩无数的人在临死前坦诚地说:“那一切其实并非我的梦想”和一个没做成大事的人在临死前满足地说:“我有见过我的梦”,从大角度说或许前者更易被人铭记,而从人一生的旅程来说,前者是有满足点缀的遗憾,后者是有遗憾穿插的满足。罗亭也许不会被人记得,但对于他的一生来说,从最初的屈服,到后来的尝试,到最后的殉道,难道真是“一事无成”?恐怕恰恰是完成了普通人所不敢完成的使命吧!
罗亭不是没有能力成功,凭其才华只要附和一下庸俗的大潮,至少能收获一次小小的成功。成功有许多种,有难有易,有些人觉得这个方向容易干出一番事业便投身下去,他们评定的标准是难易度,不可否认,经过一番这样的分析,他们的确离成功更近些。而有些人的标准是他的理想,而理想所指引的山峰,往往陡峭难行、荆棘丛生,他们难道没有犹豫过么?他们也曾想过屈服,但他们最终选择去攀登,尽管很多时候,攀不了多久便没了声息,比如罗亭。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就了许多悲剧。阿拉斯加的天空抚慰不了克里斯托弗的身体,呼喊船长的学生阻止不了基廷的离开,通向自由的酋长唤回不了麦克墨菲的额叶,蒙娜丽莎的微笑掩盖不了凯瑟琳的落寞。他们一个个都怀揣着理想,却都被现实无情地打击;他们在黑夜中呼唤,却无奈被捂住颤抖的嘴唇;他们担起不一定要他们担起的责任,却被一双双巨手摁下单薄的肩头。他们没有一个人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者,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任何人都要富足。拥有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过,便可以说,此生无憾。
罗亭称自己是“永远流浪的犹太人”,被神判处终身漂泊,得不到想要的爱情,做不了利人的实事,连自己最出人的口才也无处施展。因为屈服,他落魄离开,因为不屈,他愤然告辞,漂泊的一生,最后化作一杯酒一席话,与故人长谈,喝得尽酒香淳淳,道不尽青丝成雪的忧愁。
《罗亭》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性格上的缺陷,唯独列日涅夫,罗亭的故友,却让人觉得公正、精明得不可思议。罗亭对于娜塔莉娅的情谊,沃伦采夫的醋意,娜塔莉娅的年轻盲目,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的虚伪,潘达列夫斯基的奴才相,皮加索夫的傲慢粗鄙,每个人的性格似乎尽在他掌握之中,他看得未免也太清楚了。而对于罗亭一分为二的评价,对过去恩怨的不计前嫌,对三段奇遇的精简评价,简直像一个旁观者或是一个神,因而我多次怀疑,列日涅夫其实就是作者本身对于故事的介入,借他之口来发表对于罗亭及其他人的议论。
最后,回到那句大多数人的评价: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读了最后几张特别是尾声后,我认为,这个评价不确切。罗亭的确没干成什么大事业,但他并不是缺少行动,而是受制于各种因素。他也想行动,但由于现实与理想相悖并且他坚守了自己的理想,所以他的行动似乎被淡化了。但它存在过,只是它过于渺小,担负不起拯救所有人的责任,正如前面说到攀登理想的山峰,也许还未站稳就已注定失败,但你能否定这一小步的努力么?
由此便想到了,何为对策?在评析鲁迅的《药》时,我们记下了这样一句话:“脱离群众的革命是不会成功的。”而对于一个善于言辞的罗亭来说,他完全有能力靠口舌之辩来影响更多人,让更多人明白自己的理想,然而,无论是在达莉娅·米哈伊洛夫娜宅第的高谈阔论还是在当教师时的慷慨讲义,他都用高深的哲学来阐述他的理想,书中也多次提到,宅第的听众和学校的学生对于罗亭的哲学其实是云里雾里,而正是这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增添了他的神秘感,从而造成了某种崇拜。而这只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感染力,实际听者未必理解,继而布道的效果其实不佳。再者,光靠口头的影响力真的能够感染他人从而构成理想旗帜的坚实底座么?似乎更多的时候,人们要目睹无数血的警示,才能看清自己的处境。因而,我们看到了很多殉道者,用几个人的血肉之躯换来更多人清醒。而我们别忘了,罗亭不过是“多余的人”,谁会来理睬他的满腔激情?
罗亭是个流浪者,当他跪地屈服于眼前的风沙时,他被人睨视,当他挺直腰板向风沙宣战时,只消几秒,便被吞噬在茫茫沙漠之中。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7:22:2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5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