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中国工人访谈录《你以为你离制度有多远?》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16:13
  • 352

你以为你离制度有多远?

读过《中国工人阶级访谈录》,这是一次集体的失语,又是一次个体的释放,几乎所有的人都说“心里感到憋屈”,然而,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社会变革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表示“理解”……曾经,他们是工人老大哥,大工厂,大机器,衣食无忧,热火朝天,如今,他们让出工厂的地盘给了开发商,自己成了下岗、失业、退休、买断的人,被制度远远地抛在一边儿。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想起了几个小故事。

制度的安排

大三的时候,系主任的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老爷子嫌我们教室的桌椅摆得太密,几次训斥我们几个班委。也是,我们一个班近50人,很挤,摆了八行,排阵是242,中间看上去确实是一个大疙瘩。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系主任的课没人敢逃啊,所以显得格外拥挤。于是,按照老爷子的意图,我们班委开会讨论,趁着一天下午没课,调整成了2222的格局。原以为第二天一早会炸窝。结果……没人质疑为什么调整了座位,反到是都急着给自己找自认为好的座位,谁挨着谁啊,谁在角落里好听歌啊,谁离热水器和暖壶近上课好喝水啊……我们有选择嘛?我们有选择啊!不过,是别人安排好的。

制度的阵痛

曾经在原来的单位做过一段信访工作,大多数的时候,以我们的职责范围,并不能解决大多数来访者的全部问题。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并不全是为了解决问题,他们只是想找个地方找个人说得说得。做聆听者的工作不到两年,有过很多印象深刻人和事,最深刻的莫过于有一次陪着领导接待,一个老上访户说的一句话“你知道什么是切肤之痛嘛?你知道嘛?刀没有剌在你的身上啊!!!”没经受过切肤之痛的人,说什么都是扯淡。

制度的异化

无数次的开会,曾经无数次地想过这样的问题:“他们为什么坐到了我们对面?”长期掌握话语权的人,有时候,确实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他们说得太多了。

制度的松动

上次看三联,陆川的采访;这次看这本书,贾樟柯最后也写到:还要感谢成发集团,我告诉接待我的领导,我要去采访那些曾经经历过巨大困难的工友,他并没有表现出如我所料的焦虑和不满,大笔一挥,允许我走进工厂拍摄。

我却只记得当年陈虻老师给我们讲课,说《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有个内部刊物叫《空谈》。

借“贾科长”后记的标题吧,“话到此,不多言”

我们只希望会越来越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