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第三谎言《第三谎言》——真实与虚幻的重影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16:00
  • 75

人无法想像没有接触过的事物。——题记

如果说《恶童日记》布下了谎言,《二人证据》的结局揭开了盖子,那《第三谎言》则把真相完全揭露之后又让人觉得真相尚未完全揭开。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对自己的不信任,又或是怀疑世界的一切,于是在《恶童日记》之后,故事从轻松走向残酷,又从残酷走向绝望。最后的绝响,余音强烈,促使人极想回头再重新看一遍,但是,字里行间的真相,真的能理清吗?

并非真相的真相

如果要分析恶童三部曲的结构,那么可以如此解读:《恶童日记》全篇和《二人证据》的大部分皆是近景,到了《二人证据》的末尾,才由近景变为远景。然后,《第三谎言》用分别用两个双胞胎的视角来记叙故事,作者极有耐心地把真相掩藏到了最后:的确有双胞胎存在,但《恶童日记》是虚构的,《二人证据》也不真实,只有《第三谎言》中双胞胎对质的对白,才把真相血淋淋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可是,《恶童日记》和《二人证据》皆为一人所写,虽说篇幅占据了三分之二,但从结构上来说,只是故事的一半。故事的另一半,隐藏在《第三谎言》中。《第三谎言》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的“我”是路卡斯(克劳斯),第二部的“我”是科劳斯。而为什么要写《恶童日记》和《二人证据》?路卡斯自小与父母兄弟失散,一个人被遣送到疗养院,然后又被一位老婆婆收养,后来越境去了国外,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年老的时候才回到自己的祖国。少小离家,少小离国,无法克制的乡愁,在东西方的铁幕下,变成了浓得化不开的想像,最终写成了《恶童日记》和《二人证据》。而留在这一侧的科劳斯,也永远失去了他的兄弟,母亲一直对路卡斯念念不忘,让他倍感心凉。而当初母亲疯癫、兄弟出走的真相,成为他生命中永远无法拨出的刺,他的继母安登妮雅、他的妹妹莎拉,最后只能离他而去,就连他兄弟几十年后回来找他时,他也不能说出真相,他说的是谎言。可是——

并非所有真相都是真相,并非所有谎言都是谎言。

无法分离的重影

若有心细细对比三本书,便能在真实和虚幻之间发现一些奇妙之处。有人认为,人无法想像没有接触过的事物,所谓的想像,其实是把新东西用以往接触过的东西来模拟。比如独角兽是马加上一个角,而龙则是许多动物各自部分的组合。如果没办法在以往经历中找到类似的事物来描述,那想象就变得极其困难,比如波粒二象性,我记得当时高中物理的课本上有这么一段话(大意):因为生活中没有既是波又是粒子的事物,所以波粒二象性就很难想像。恶童三部曲的美妙之处就在于,所谓的谎言,其实是真相的投影,真实和虚幻构成了重影,而极耐咀嚼的,除了真相破茧而出的震惊感之外,还有重影的组合方式。

《恶童日记》中所写的外婆其实是V夫人的投影,而《恶童日记》中提到的母亲,已经和其他军官结婚生女;在现实中,反而是双胞胎的父亲有了婚外恋,小三正要产子。《恶童日记》中最后,双胞胎的父亲到来,希望通过边境;现实却是想要通过边境的只是一名普通男子。在外婆家顽劣的恶童,正是疗养院里路卡斯形象的真实投影……这是路卡斯(克劳斯)的真实与虚幻。而科劳斯的真实与虚幻呢?他在面对兄弟的时候,所说的话,全是谎言!他没有与莎拉成婚,他们的母亲尚在人世。莎拉是他妹妹,兄妹两人的禁忌之爱被道德伦理束缚,却在路卡斯面前,用谎言的形式把科劳斯内心的真实想法呈现出来!

科劳斯的谎言瞒过路卡斯没有?没有。就算科劳斯可以说他的母亲和兄弟死于战争的轰炸,就算科劳斯可以说房子的建造形式都差不多,但是科劳斯却在K镇那栋房子的问题上露出了马脚——路卡斯知道他兄弟在骗他,但心如死灰的他没有点破,只是淡淡地祝他兄弟幸福,然后离开——“在这里我无事可做。”科劳斯觉得母亲偏爱路卡斯,不愿和兄弟相认;路卡斯觉得他兄弟冷酷无情,不想认这个失散了几十年的兄弟。路卡斯写了那么多日记,写了那么多两兄弟在一起,嬉戏玩耍,捉弄人的快乐场景:他从未忘记他的双胞胎兄弟。而科劳斯却不理解母亲对失去的那个孩子的痛惜之情,冷酷地将路卡斯拒之门外。路卡斯踏上归途,找到了原来的家,可再也回不去了。

他是寻根之人,但再也没有办法寻到根了。

漫长的回家之路,被铁幕阻隔的悲剧,就在这两兄弟身上,悲凉地表达在读者面前。回过头再次浏览的时候,无意中却发现在科劳斯的叙述中有这样一段话:“到了晚上,我就搬张椅子放在窗前,望着那座大广场。广场上几乎没人了,只有几个醉汉和一些士兵在那儿走来走去,偶尔会有一个看起来似乎比我还小的男孩一跛一跛地穿过那座广场。他吹奏口琴走进一家酒吧,过一阵子又走出来,然后再到另外一家酒吧。将近午夜,当所有酒吧都打烊了,那男孩吹着他的口琴往小镇西边的方向离去。”

那个一跛一跛的男孩,就是路卡斯。

最令人痛心的,是见面不认,还是相逢不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