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癌症楼《冷酷的索尔仁尼琴》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13:04
  • 66

索尔仁尼琴——这个中文译名从文字表面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甚至还有那么点温暖,然而当你读完了拥有这个中译名的俄罗斯作家的《癌症楼》之后,你却会觉得这个人是那么的冷酷无情。从根本上来说,《癌症楼》所探讨的是人类灾难的病理学根源,和加缪的《鼠疫》差不多,然而,在《鼠疫》里我们常可以看到加缪的那种悲天悯人的胸怀在索尔仁尼琴这里却很难看到。加缪讴歌了生命的尊严,也赞扬了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索氏没有讴歌和赞扬,他有的只是揭露和鞭挞。

索尔仁尼琴对当时自己生活的国家的社会制度表现得冷酷无情。在小说中,他把矛头首先就对准了第一个出场的人物鲁萨诺夫——一个自诩为国家主人翁阶层的官员,这个人可以说是当时苏联社会的某种“主旋律”,他和书里的另外遭受过流放的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是革命者,是与国家战在一起的,而被流放的却是国家的敌人。然而索氏对他也最无情。鲁萨诺夫外强中干、自私自利、懦弱胆小、自以为是、虚伪恶毒、言过其实、“只想拿特别退休金”。可以说,索尔仁尼琴对当时苏联社会的批判直接就体现在了这个人物身上。这个人患了“根本不是癌”的癌症,而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这个人本身就是社会之癌。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书中的另一个主角——“啃骨者”科斯托格洛托夫——一个被“永久”流放的人,我时常觉得此人身上有很鲜明的索氏自己的影子——同样被流放过,同样得了癌症而最终出院,同样在言语中充满了对国家制度最激烈的不满但在内心深处又是无比的爱国。在小说中,索尔仁尼琴确实对这个科斯托格洛托夫充满了同情,但是即使是这样,索氏依然没有表现出他悲天悯人的关怀,换句话说,他依然没有给这个他自己的影子任何的温暖和幸福,或许,索尔仁尼琴真的觉得幸福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一种“市场偶像”。

除了这个“啃骨者”,其实索尔仁尼琴对很多人的品格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比如好学的焦姆卡、敬业的瓦季姆、忍辱负重又勤于思考的舒卢宾、鞠躬尽瘁的女医生东佐娃等等等等,但是索尔仁尼琴只是赞扬了他们的美德——或者说是一方面的美德,却没有给他们安排任何的幸运和幸福。虽然小说的结尾并没有交待每一个人最后的命运,但是可以看得出,很多人的结局都是不言自明的,让人心寒的。

读完全书掩卷思索一个问题,为什么索尔仁尼琴如此无情,为什么自己也得过癌症的他不能给人以希望,别的不说,他自己不就逃脱了癌症的魔掌吗?那他为什么不在小说里增加一些温暖和希望呢?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又翻了翻全书,最终还是在小说里找到了答案,现摘录如下:

“不要相信什么预兆和先声,不要相信什么贝多芬式的扣门声!这一切都是虚幻的泡影。横下一条心,不存在任何幻想!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不抱美好未来的幻想!

有什么就满足于什么!

永久——那就永久好了!”

一切的原因就在于此,没有么幻想,没有什么希望,索尔仁尼琴是冷酷的,但他也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就在于他的真实:癌症本来就是如此,人生本来就是如此,第一件事本来就是如此,世界本来就是如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