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我们仨《钱钟书和钱夫人》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13:03
  • 79

这本书对作者杨绛女士的介绍是这样写的:杨绛,(1911——),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看到这样的介绍我不禁哑然——“钱钟书夫人”,这是杨绛女士的第一身份?那么如果杨绛女士不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那么她的命运会如何,这本书的命运又会如何?

我们不能否认杨绛的才华,但是我想和杨绛有同等才华的女作家应该不在少数,而那些人的作品显然都没有这本书的地位高,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否认杨绛女士沾了钱先生的光。

试想,在看这本书的人当中有多少是冲着钱先生去的?相对于杨女士的文笔,人们更想看到的是钱先生的历程;相对于杨女士的思想,人们也更想看到钱先生的心路。如果这本书写的不是钱钟书的家庭,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太太像杨绛这样叙说自己的家事,那么又会有几人感兴趣?

在我看来,此书即使不能说写得平庸,至少也没有什么出色之处。语言平淡、唠叨、自恋,尤其是“古驿道”的那段,更是做作得很。作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才气而故意弄出一个“古驿道”的象征,却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想像力匮乏。

于是在这样的对比之下,杨绛女士的写实反倒见出了一些功力。

从杨绛女士的讲述来看,钱钟书夫妇——也包括钱瑗女士,都确实是很值得尊重的知识分子。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起学问来一丝不苟,而他们的人生智慧也一样出众。这一点和我们一般印象中知识分子只认死理的观点有一定的反差。钱钟书可以说清高但不迂腐,不论是解放前拒绝清华还是文革末期拒绝江青的宴请,都可以看得出钱先生既有知识分子的骨气又有处理人情世故的方法。可以说,钱氏夫人把某些方面的人情世故看得很透,尤其是把人看得很透。这一点从杨绛看待与胡乔木同志的关系上就可见一斑。

可以说,钱钟书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小知识分子,是个学问家,他没有“铁肩担道义”的雄心壮志,他也很清醒地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本事,于是他就恪守中庸之道,低调做人。正因为如此,他才在文革期间得以保全自己同时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时候仍然很清醒,从而赢得了更多的尊重。钱先生的这种低调和中庸,是一种大智慧。这种境界,是当代相当多的自称“学者”的人所永远无法企及的。

钱先生的人生一直是我最为羡慕的:那么有才华,有经典的作品可以传世,人生当中虽然历经风浪终究没有太大的波折,而且又有一个相爱的人相濡以沫白头偕老,这样的人生,应该是幸福的典范。而从杨绛女士方面说,她也同样幸福。不管《我们仨》这本书写得如何,它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钱先生的涓涓之爱和深切的怀念依然让我们动容。从这一点上理解,“钱夫人”写的这本书还是相当成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