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校勘学大纲《校勘学大纲读书札记(一)》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10:06
  • 66

1.1 校勘是研究古籍的校勘。校勘的本义是比较审定的意思。把一种古籍的不同版本罗列搜集起来,比较它们文字语句的异同之处,审定其中的正误,这就是古籍的校勘。

1.2 校勘不是校对。近人常混淆校勘与校对两者之概念。在倪其心先生看来,校对是有明确可靠的底本作为依据来判断文本中字词的正误与否;而校勘时则需广罗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本子,分析异同,考证语句。

1.3 校勘与校雠的区别。校雠常被近人拿来作为校勘之同义词。校雠一词始于西汉时之刘向,盖独校为“校”,两人对校为“雠”。且校雠还有更深一层意义,即泛指古籍整理工作,可谓包含了版本考证、编撰目录、文字校勘、内容提要等诸多方面,其内涵已经外延至古典文献学领域。校勘相对专精,校雠相对广博。

2.1 校勘的历史发展。校勘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周代,但校勘学之形成却晚至于清代,其建立更在近代。

2.2 先秦有关校勘的记载。关于校勘的最早记载,最先见于《国语•鲁语》,孔子的七代祖正考父可谓校勘之始祖。春秋时孔子编定六经,孔子的弟子卜夏也流下了“鱼鲁亥豕”的美谈。可见校勘是随着文献典籍的传播需要而产生的,而先秦学者们已开始注意文献典籍中的错讹之处并主动加以指出,虽然无心之举多于有意为之,但对于校勘学之发展却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3 西汉刘向开创校勘规程。刘向刘歆父子奉旨整理皇宫藏书,留下了丰富而具体的校勘记载。概括起来为:搜集各种不同版本进行校勘;整理审定篇章次第甚至拟定书名;校正文字错误。因此刘向在校勘学和校雠学史上都留下了开创之贡献

2.4 汉末郑玄兼采古今文,留下毛诗郑笺、三礼郑注等贡献。郑玄注经,除正音读、训名物、释经文之外,还兼考异文、误字、衍文、脱文和错简,更作出了校勘理论方面的总结和范例,影响深远。高诱注《淮南子》、《吕氏春秋》,注存异文,订正误字,更重要的是创立了两通之例,显得更加态度谨慎与科学。

2.5 魏晋时期,老庄活跃,玄谈风行,辨言析理,清要为贵。清谈之风虽利于思想之活跃,却也容易产生摒弃古义,忽视校勘的倾向。如往往标立新说,取其所需,则其所善,一般不存他说。但杜预注《左传》对于年月日及由此引起的错误,却有着精到的校勘考证。可见魏晋时代虽清要务虚,注重理论的阐发,较少详为校勘,但却有少而精的长处,可资借鉴。

2.6 南北朝玄风不衰,佛教兴起,门阀风流,蔚为逸事。总南北朝学术而言,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北齐颜之推撰《颜氏家训》、隋间陆德明撰《经典释文》,可以代表这一时期的校勘的发展变化和成就特点。且《世说新语》、《三国志》的注释已开始将校勘的目光投向了经典以外的近人著作和笔记小说、史书杂著;《颜氏家训》则开创了一种脱离专书而广泛论述各种书籍所见错讹的笔记形式,影响了清代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的体例格式,可谓一脉相承;《经典释文》原是一部汇集经典文字注音的专著,但其不仅保存了大量经典异文,而且提供了许多判断分析异文正误的材料,其趋势是异文作为一种比较研究音韵、训诂、字学的重要资料依据,日益为学者所重视。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校勘学体现了曲折前进的特点,在音韵、文字、训诂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重视经典著作中的异文,直接促使校勘趋向独立。

2.7 唐代不重校勘的倾向。唐代整理文献古籍的整体特点是重视训诂疏解,对文字校勘主要在说明汉代经传各家异同,不多罗列考证。如颜师古对文字异同的态度是划一归真,删除繁滥,撰注的目的是读懂读通,重视义疏,删繁为简,力求规范。

2.8 北宋改革之士要求修订儒家经典的传统义理,南宋理学采取“六经注我”的主观臆断,注重理论而不注重校勘。校勘向理论发展的代表著作为岳珂的《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和彭叔夏《文苑英华辩证》。《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全书分为七条,分别是:一为《书本》、二为《字画》、三为《注文》、四为《音释》、五为《句读》、六为《脱简》、七为《考异》。彭叔夏曰:“实事是正,多闻阙疑”,“不可以意轻改”,总结前人经验,具有科学精神。两宋校勘发展上的显著特点是,出现了独立完整的专书校勘著作,并从经史典籍的校勘扩大到作家 作品的总集、别集的专门校勘,并且出现校勘由实践转向理论的趋势,对校勘原则和例类开始初步归纳、总结和探讨。

2.9 元明理学发展,学术空疏,不但轻视校勘,而且出现了主观臆断滥改膨胀的不良风气,加上刻书事业发展迅速,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仅有元吴师道的《战国策校注》和明梅X的《尚书考异》颇具价值。

3.0 清代是校勘学硕果累累,校勘学独立形成的时期。清代主要形成了两个流派:一派以卢文弨、顾广圻为代表,注重版本依据,异文比较,强调保持原貌,主张说明异文正误而不作更改,称为对校学派。另一派以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及俞樾为代表,要求广泛搜集包括版本以外的各种异文材料,根据本书义理,运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考证异文和正误,主张明确订正勘误,敢于改正错字,称为理校学派。对校学派更多贡献于说明版本依据原则,理校学派则在总结校勘方法和归纳校勘通例方面贡献极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