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淡墨痕《既见君子》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09:36
  • 59

夜读谷林,他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谨小慎微。

这一点落实在文字上,造就了他细致严谨的文风。他的文章耐读,初看平淡,细读之下,才体味到他文字从容,感情克制,描述事实不渲染,不过分,点到为止。他的情感并不曲折,不过他的表达可真是委婉,这里面有一种始终不出恶声的君子气度吧?不过也正是这种处处慎重,使人感觉到他文字略有局促,不甚明朗开阔,风格就是这样矛盾,看来“做人君子,为文放荡”的理想状态,是很难抵达的。

这一印象在他自己记述的一件小事中得到印证。他想得到一本纪德的《伪币制造者》,一直未曾如愿。后来在范用的书架上看到,犹豫了很久,终于“红着脸皮讪讪开口”,问能否用二十几本契诃夫小说集来换这个书。不过范用并不吱声,俨若没有听懂他说的什么意思。他自然就不好意思再继续这个话题了。以至于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遇到范用,他都不好意思了,怕范用说自己市侩气。其实,他与范用同是爱书之人,相互之间也很好理解那种对书籍的热情,说市侩谈不上,依我看,也许是交浅言深才如此尴尬的吧?

这样一个处事质朴低调的人物,让我想到沈从文。谷林先生描写沈从文,也不多言,只挑了一件------在西南联大期间,有一次跑警报的时候,刘叔雅正言厉色地呵斥沈从文:“你跑什么!我跑是因为我炸死了,就不再有人讲《庄子》。”沈从文当时尊重他是前辈,没有还言,躲开了。沈从文的沉默在谷先生看来是修养与温厚。可惜的是,文坛是非多,沈从文虽然谦卑温厚,到底还是得了很多攻击与不肖。钱鈡书的小说《猫》,据说也是讥讽沈从文和林徽因的。鲁迅对沈从文似乎也并无好感,只有周作人,在一年的最喜欢读的书单里,把《从文自传》列为自己最爱读的书之一。后来郭沫若一篇《斥反动文艺》,更是对沈从文的当头一棒。与丁玲之间的纠葛与反目,更是让他深受打击,销声匿迹,再也不写小说了。后来他研究文物,又写出了一部服装史,这人的柔软处与强悍处,都让人佩服。

本来是读谷林,却说到沈从文上面去,未免有点跑题,但是,就人格而论,两者的质朴与淡薄倒有几分相似之处,所以谷林写沈从文,惺惺相惜,读之让人掩卷叹息。他写其他人物也是考证仔细,直述事实,自己并不评判。不过从事实选取之间也可查见作者态度与情感。

书封页上有谷林先生生平,很简单,只有几句:生于一九一九年,原名劳祖德。浙江省鄞县人。一九三七年起从事会计工作,一九七五年调至中国历史博物馆参加历史文献的整理。完成《郑孝胥日记》的点校。著有《情趣•知识•襟怀》、《书边杂写》。这份简历大概也可以让读者对谷林先生的人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他应该是那种埋首书斋,淡薄名利的人物,不是天才,也并不多产,没有红过,也不哗众取宠。能够写得这么好,还是在于作者本人这种淡薄名利的个性,对书籍的真感情。写文章,大部分是境界,小部分是技巧。谷林先生文字的淡远雅致,与他谦逊质朴的个性是分不开的。

书出版于2005年,书尾谷林先生写了下自己的小书房,顺带描写了自己的家。大概是20平米的样子,还住在筒子楼,物质上的清寒可想而知。不过,大概也只有真正的书痴般的人物,才可以把一篇千字文都严谨地改了又改,磨了又磨吧?我以前常常羡慕那些聪明人花哨的表达,以为那便是才华。现在想来,真正的才华,还是要经历岁月的沉淀与磨砺,是个人理想与时光合作所产生的艺术品,它所绽放的光芒,温润如玉,欲久弥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