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岩松看台湾《岩松看台湾》读后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1:09:46
  • 93

我对台湾感兴趣,却一直说不清楚什么原因。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因为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会上东吴大学的“老三”,还是大一时的《流星花园》(想来那时主要是大势所趋)?记不清了,总之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看杨德昌和侯孝贤的电影,也看《蓝色大门》、《五月之恋》、《夏日的尾巴》、《盛夏光年》、《六号出口》、《练习曲》、《经过》、《最遥远的距离》,看台湾的综艺节目,听苏打绿、自然卷、丝袜小姐、熊宝贝、1976、Tizzy Bac,在图书馆看原版的《广告副作用》,托老师趁赴台开会间隙帮我买《诚品好读》,总之是与台湾能沾得上边的东西。

台湾对我来说是有些神秘和好奇的,白岩松说:“这神秘与好奇就与海峡之间无‘桥’而有关。”毕竟信息化的时代,我还是可以有很多途径知道对岸的消息,比如《岩松看台湾》。这是央视05年(我的记忆中似乎比这早)制作播出的一档节目,偶然看到,即被吸引,电视画面中的很多场景包括台湾东森电视台的女主播卢秀芳(嘉宾主持兼导览)都令我印象深刻。此后,“岩松看日本”、“岩松看香港”相继推出,已成系列,但我还是对“看台湾”情有独钟。

优酷现在很好很强大,很多老片子都能找的着,某日试着寻一下这部片子,未果。网络上地毯式搜索,失望。知道白岩松出了一本同名书,买一本来解解馋。

重温旧梦,我翻开书,循着记忆的线索,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又展现在眼前,连战、宋楚瑜、柏杨、侯孝贤、高金素梅、邓丽君、蒋孝严、王永庆、陈文茜、证严上人、余光中、诚品、101大楼、西门町、淡水、台北故宫博物院、高雄、垦丁。

当年看电视,有感想但稍纵即逝,现在白纸黑字的有依托,记下几个片段:

一、《侯孝贤:重拾台湾电影的最好时光》

一段对话:

白岩松:我看到您身上其实就面临这样一种选择,比如说您刚才说了,嘎纳影展会建立属于嘎纳自己的一个标准,一方面是艺术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最大的市场反馈和观众的广泛接受,可是您说您更偏重于艺术和实验性,我注意到金马奖的颁奖过程中您多次和媒体谈,希望很多导演关注市场,做商业的,主流的东西,为什么这种看似矛盾的话在您身上会同时出现呢?

侯孝贤:没有,这本来就是一样,并不矛盾。一个正常现象就是一个地区,主流电影一定要蓬勃,你才有余力去支持所谓的艺术片,因为艺术电影就像生产线上的产品,是要多数人都能够接受的,但是这个产品需要改良,需要研发,需要再实验。艺术电影基本上都是研发性的,因为它的成本不高,这样实验性就会比较强。当实验产品生产出来,感觉新的方式非常不错,它就会跑到主流里面,一个正常的电影工业应该是这样的。……不然的话,光有那些电影(指艺术片),观众是不会接受的,一般的观众没有办法接受。

娜斯有篇文章《或者:禁锢与想象》,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艺术电影在西方永远有人投资和制作,一方面是其经济体系和文化体系从来有这个传统,有钱有闲来鼓励与包容艺术个性与创意;另一方面也跟它的艺术影院系统分不开。艺术影院的观众比较固定,很多有会员制,有固定影讯,其观众的阅读水平高,自己会主动看报章杂志的影评或信息,喜欢与好莱坞商业电影不同的路数和想象力,所以,在艺术影院发行和推广电影,比一般电影的市场花费要低。商业电影要砸钱做广告,而艺术电影会有影评人主动来评。总之,艺术影院和艺术电影的体系跟主流电影是不同的游戏规则,如果完全用商业电影的操作方式去进行,反而会适得其反。在中国,商业电影的体系都很混乱,更不要说艺术电影了。可以说,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电影商业大制作和创意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就永远不会得到解决,也不会像好莱坞那样,可以兼收并蓄,边缘不断颠覆主流,主流又不断从边缘吸收新血。”

二、《诚品书店:让读书成为时尚》

卢秀芳:他们的经营理念是“知识无终点,读书不打烊”。有了诚品书店,嗜好读书的夜猫族不再无处可去,你可以在那里点杯咖啡,喝点冰水,或浅谈聊天,或一人独享时光。如果囊中羞涩,你可以席地而坐,只读不买,看上一天半日,绝不会有人来催促或干扰你。全店的地面一律用实木地板铺就,洁净无尘。只是你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此挡了书架,影响其他读者选书和看书。“诚品”的每个书架的下层隔板上,一律嵌着一条告示声明这一点,你只要在书架前一坐下就会看到,提醒你不要只顾自己。

白岩松:这么多人过来看书,在大陆也有这样的大学生,其实兜里并没有什么钱,在书店一看就是五六个小时,对这样的人诚品会不会表达不太喜欢的态度?

卢秀芳:完全不会,这就是诚品很成功的地方,它完全对于民众采取非常信任的态度,在这个信任态度的支持之下,我们可以看得到台湾民众的一言一行已经变得非常非常高雅,看完一本书之后,这本书完全像新的,连折痕都没有,大家看的时候非常小心。

卢秀芳说,在台湾吃口香糖并不只是吃口香糖,有叛逆的感觉。到诚品书店来也已经不仅仅是看书,因为这里有一种优雅的、睿智的气氛,所以看不看书的人都会来。

马未都有一次做客《锵锵三人行》,谈到他反对“博物馆免费开放”,原因是自从免费了,他曾常去的一家博物馆去不了了,每天一大帮老太太在里面做甩手操,蹭空调嘛。

三、《台湾的味道:吃不尽的街头小吃》

一路跟着秀芳,才知道饶河夜市的胡椒饼是最有名的,从夜市的这头走到那头终于找到了卖胡椒饼的小摊,一看排队的阵势着实吓了我们一跳,队伍足足排出了五六十米,等轮到我们已经过去了30多分钟。

白岩松等惊讶的胡椒饼的受欢迎程度,而我迄今为止都为记忆中的画面所震撼。那是当年看电视节目时印象最深的场景,熙熙攘攘的夜市,很市民、很草根,有一个普通的小吃摊,摊前排了那么长的一条队伍,所有排队的人是那么的心平气和。对他们来说,文明是一种习惯。

台湾大选后,豆瓣上有篇文章写得不错,名字叫《322之后,大陆再无人敢嘲笑台湾的民主是闹剧》,其中有段话:“我们该为台湾的民主进程感到高兴,甚至自豪。长期有一种言论,认为中国人经历了几千年的专制,不适合也不可能搞民主,即使经济发达的新加坡,港澳这些华人地区,也谈不上什么民主,但是台湾用它这几天堪称伟大的表现历史性的戳破了这一理论,他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不仅在长期的古代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不仅在西方列强的宰割中浴血重生,再次掌握自身命运。而且还能反省自身,鼎故革新,走上人类文明现代化的主流道路,这一切,如果台湾能做到,那理论上已经没有任何障碍证明大陆人不能做到了。”这令我有些启示,为什么我们要感到高兴和自豪?因为我们毕竟是同文同种的同胞兄弟。也正因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我们一直以来是喜欢把台湾作为一个对手和参照的。选台湾,而不是别的国家,大家那么相似,但却又不是“台湾是我们一个省”那么简单。毕竟有历史的机缘,有体制的不同,有海峡的阻隔。我们常常会把它与整个大陆做比较,我们羡慕和向往对岸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事实上,台湾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台湾有9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不过4万多人,相对于大陆的55个少数民族,12333万人是很少的,但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他们发出的声音,他们热爱自己特有的文化,台湾有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并投身到这场保护发扬原住民文化的活动中去,比如高金素梅。我看过的很多台湾电影,导演都会有意识地加入原住民的元素。互相尊重理解,多元和谐共存,是台湾人的理想,他们去做了,我们要学习。

我们还要学习连战的亲民,学习国民党党部大楼向民间开放,学习柏杨的爱国(白岩松在书中写到,在采访柏杨先生即将结束时,他们约定等到下次柏杨回河南老家的时候再见,柏杨当时回答很爽快,“好啊!”。孰料那次采访竟成永别,2008年4月29日凌晨一时十二分,柏杨病逝于台湾新店耕莘医院),学习把101大楼造得那么“中国”,学习台北故宫博物院对文物的保护,学习陈文茜始终寻找大的人生格局,学习台湾的志工制度,学习完全依靠民间善款建立起28万库存的“慈济骨髓库”,学习余光中对中文的坚守,学习东森电视台的专业和高效。这些是白岩松在书中提到的。

此外,台湾的高等教育很发达,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171所大专院校,且名校众多;台湾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做得很好,他们写繁体字,懂得欣赏昆曲,生活精致。台湾的古代文学研究做得很好,可惜有很多成果大陆看不到。

隔岸观景,惜在一个“隔”字。很想亲自去台湾走一走,看一看,单车环岛也不过一个星期。高二时我曾在周记中写过一篇《台湾问题之我见》,但恐怕我们的领导者始终没有这样的气量。马英九上台,能否兑现他之前的承诺,尚未可知。而现在,思慕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台湾在那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