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野史记《高芾的通透》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05:24
  • 116

果然通透,青春从容,气象万千,可列掌故名家。

一是微言大义,以小事与细节,见出民国当年人物的真性情,真操守。

又以旧讽新,大叹今人不逮北洋与民国,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黄金时代,虽说有新闻报人林白水,邵飘萍不过在百日间,就“萍水相逢”,均因祸从口出,被威权军绅所杀害,但究竟为一个言说自由的年代。

通透的高芾文字,二是极讲文法。虽说篇篇惜墨如金,却是布阵森严而不失清新活泼乃至幽默,其中堪称名篇有《到底是中国人》、《谁去了妙香山》、还有《拿饭来换学问!》等诸篇。

每遇精采野史,高芾也不惜大量引用:

抗战间,曾为美军译员、作家黄裳在《关于美国兵》(1947年初版)中提到西南联大的“清华服务社”:

这个组织是由西南联大里面的教授们组成的。主持者是联大的几个校务委员——梅贻琦先生、蒋梦麟先生等,里边的人才包括联大的机械土木教授。他们的业务是接订货和包建房屋。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一架机器,只是做着掮客生意。然而这块牌子是响亮的。美国人是以结识社会名流为荣的。何况这又是中国属一属二的学府,这些教授大都来自美国的大学,他们去兜揽生意自然不是一般普通的掮客可以抗手,这样,昆明的美军营房、飞机场地和一些发电机抽水机之类的大小生意都落在他们手中,再由他们转包出去,给几个小厂去承做。那一笔佣资很可观。一位联大的教授,他是教飞机构造学还是什么的已经记不清楚,在几笔生意以后成了学校里的“资产阶级”。我从一个做助教的朋友那里听到这珍奇的故事,他并不曾做一点事,年终也分到几万元的红利。

大凡每当校园的教授们要走向社会讨生活时,理工科容易,文科的就难过了。黄裳说:

在联大里,文理法学院的教授们大抵清苦得只能吃稀饭过日子,有的人到重庆来开会还不得不卖去唯一的皮袍当旅费;然而这不是全部的事实。工学院就有很多教授是小阔人,因为他们能“学以致用”。

作为美军译员,黄裳还在昆明听说奇事:

在蒋梦麟夫人领导之下,昆明的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女生们都起而慰劳盟军参与伴舞,那初意倒并不为错的,不过后来竟弄得计时论钱,如每小时四美金,则大为失策,与普通的舞女没有什么分别了。

对白、反讽、潜台词、悬念、铺垫、呼应与陌生化的延宕与张力,声色俱佳,蹊蹊跷跷的值得反复咀嚼。

以短为长,短小精悍。高芾这本《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没有冤枉北大末名湖的波澜,叫人起想魏晋风骨与《世说新语》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