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布鲁克林有棵树《布鲁克林有个女孩》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7:02:31
  • 83

布鲁克林有个女孩

书名:《布鲁克林有棵树》

作者:贝蒂•史密斯

译者:方柏林

版本:凤凰出版+译林2009年7月版

《布鲁克林有棵树》让人联想到《绿山墙的安妮》,都是非常好读的女孩成长小说(coming-of-age novels),不同的是,安妮的成长环境更田园,故事也更有童趣,而布鲁克林的弗兰西,她成长的环境更现实,更艰难,而更让人产生生活上的共鸣感。

20世纪初的布鲁克林,还是新移民居住的贫穷街区,布鲁克林和弟弟尼雷在街上捡垃圾来换取零用钱,他们的父亲是个伴唱侍者加酒鬼,母亲是个清洁工。生活艰难极了——艰难到不时有断顿的危险。断顿的时候,他们就只好假装自己漂流到了冰山,等待着救援。生活的希望在哪里呢?在于亲人与宗教,在于勤勉与希望,似乎人人都能来这么一句:“这是个自由的国家。”对一百年前的第一代与第二代移民,美国梦还是崭崭新的,就像是一枚镀上了金粉的镍币。小弗兰西像简爱一样貌不惊人——似乎每一个有尊严有抱负的小姑娘都必须得貌不惊人,但她继承了母亲的坚强,能担负起自己的梦想,又能欣赏与理解父亲的才华与软弱,她的性格是很明亮的,但对世界昏暗不明的那一面有接受力。

小说是由一连串的小故事串起来的,笔调非常亲切,像是坐着一条小船,随着一条岁月的河流向上游划去。艰难时世里对物质的郑重态度很能让人追怀往事:在小时候生活着小县城里,可不是孩子们们还在街上捡桃核,然后用石块把桃核敲开,把桃仁存起来——存到几十棵,然后可以卖给药材店。而锡制的牙膏皮也是不乱扔的,隔些日子听到收破烂的老头子的梆子声时,会连着破的塑料凉鞋一起向他换“叮当糖”:他有一大块糖,用小锤子敲下一小块给你。——贫穷里头的美好很难一言而尽,因为里头混杂着劳动,期待,珍惜与享乐。因此不是那种唾手可得的享乐能比较的,也许,这就是弗兰西和尼雷看着他们的将在富裕环境里成长起来小妹妹,会说“可怜的劳瑞”吧。

发展得太快,物质太丰裕,会让人失去了对物质的感受力与对精神的敬畏心。经济危机也未必是绝对的坏事,至少在这个时候,读者们又重头去找来了《蟹工船》、《愤怒的葡萄》与《布鲁克林有棵树》,但这本书不左派,没有对资产阶级的经济与社会结构提出任何质疑,它是一本励志读物,教人怎样学习,怎样发展天赋的才能,也获得更好的生活。就这样来说,《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本经验之谈,一开始甚至要担心它会不会比较教条,但读下去后,这些从生活中来的活泼生动的感受与经验产生了一种动人的力量,它的催人向上是自然而然的。

在书中有一些写得非常可爱的段落,比如妈妈给了弗兰西一毛钱,让她去买后腿肉,十岁的弗兰西,得步步为营,才能让屠夫先从后腿割下一小块肉(而不是给她现成的不知道哪里的碎肉),再帮她把肉打成碎肉,再帮她把一小块洋葱也剁进去,最后还“一口气说出来”:“还要一块板油一起炒。”切肉这一曲写得一波三折,暴躁而又善良的屠夫满足了弗兰西所有的要求,但得这个小女孩能够有情有理地一步步提出要求——生活是最锻炼人的。要帮妈妈买好肉,小弗兰西必须得做到又勇敢,又有计划。在她划着小船向上游进发时,她知道教育是最重要的,同时也知道,教育远远不止于来自学校,来自书本。书本能教一个人的比学校多,而生活能教一个人的又比书本多。

学习,并在学习中成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是《布鲁克林有棵树》能够带给读者的故事与启发。除此之外,这本书写出了一个非常美的布鲁克林——虽然它那么贫困,写出一群非常好的亲人——虽然他们大都没受过好的教育,作者对布鲁克林与亲人所怀着的这种柔情,以及她朴素活泼的文风,都让阅读是件很愉快的事。花一天半时间读完这本书后,我也觉得,养一个孩子,种一棵树,写一本书,真的是很好的人生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