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红楼梦的“女性主义”解读
关键词:女性主义 性政治社会性别角色认同 双性气质
文章摘要:红楼梦(注1)的女性主义取向。其一,“女清男浊”说。其二,女子胜男说。其三,“才女有德”说。
引文:
笔者认为“社会关系”包含两种类型,一类为权利型,以双方身份地位平等为主要特征;另一类为权力型,以一方压迫另一方为基础。
在性社会学领域内,两性关系表现为男性主义的性政治结构,女性主义者开展性解放(特指思想领域的有关性政治的性解放的意义),努力追求与男性平权的社会地位。女性主义思潮是西方思想发展史上的性社会学领域内,极具社会变革的思想震动。代表人物有弗吉尼亚.伍尔夫,波伏娃,凯特.米利特等人。《政治学与女性主义》中关于女性主义的初步定义:认识到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人们自己的生活中,男性与女性拥有的权力是不平等的;由此而产生这样的信念:男性和女性应该平等;认为迄今的知识是关于男人的,由男人写成的,也是为了男人的,从而认为必须重新认识所有的知识学派,以便揭示这些学派忽视或歪曲的性别的程度。(注2)
有些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男性是不能为女性而写作的。然而中国文学史的实际情形似乎与这种观点大相径庭:以女角为舞台审美中心,关注女性命运,重视女角塑造,是东方戏曲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古典悲剧的主角绝大多数是女性,例如:《窦娥冤》里的窦娥、《汉宫秋》里的王昭君、《琵琶记》里的赵五娘、《娇红记》里的王娇娘、《长生殿》里的杨玉环、《桃花扇》里的李香君和《雷峰塔》里的白素珍,还有祝英台、卓文君、花木兰、孟丽君、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秦良玉、红拂女、红线女、赵艳容、陶三春、杜十娘、李慧娘、秦香莲、钱玉莲、李三娘乃至燕燕、红娘、青儿等,呐喊出一个又一个有声有色的个性鲜明的女性主义赞歌。
在女性主义批评家看来,这些文史作品必然充满着对女性的偏见、歪曲,是男性压迫在文学中的曲折表现。其实未必,男女两性之间果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曹雪芹的《红楼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顶峰被誉为“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封建社会的女性是不平等“错位”的角色关系的直接牺牲品,《红楼梦》发现了这一点,而表达出对纯洁女儿世界的尊重.肯定.赞美.歌颂,模糊是甚至解构了两性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捕捉到了人类的“双性气质”之美。深含着一个追求完美人格———“双性气质”的理想之梦,打破了“叙男人完全是阳刚女人完全是阴柔”的传统文化模式。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大都是因为社会角色认同的偏差而发生。社会或家庭等外部环境要求扮演角色(即性别角色规范)与个体自我设定的角色(即内心情感所认同的角色扮演取向)联系不够丰满甚至完全对立,他内心的痛苦就会愈加强烈(以爱情的悲剧为最常见)。而当外部角色以一种不可抗拒力量强加给当事人时(性别角色模式的过分强化),带给个体的伤害,差不多就是毁灭的。红楼梦中,贾宝玉和女儿们的悲剧式命运无不表现出这一点。
女性角色的社会定位,取决于允许女性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空间构架和与该社会条件相适应的文化和道德观念的限制。前者指女性具体的生存场合和活动领域,主要是人际关系及其状况。它包括社会的和家庭的两方面。后者则是女性对自身存在现状和命运的认识和理解。
正文:
第一部分:作者明写的女性观以及情节上的女性主义取向
《红楼梦》一书的结构和思维严谨是著名的,女娲补天的神话作为书之缘起,决非一时兴起而是表现了崇拜女性的写作意旨,奠定了全书的核心思想---升华和褒扬女性。这与书中所述的写作缘起(书中主人公贾宝玉的来历)也恰好符合。女娲造人的神话,作为整体人类来历的象征,不但是原始母系社会的遗迹,也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曲折表达。《红楼梦》以女神而非男神作为灵魂创造之神,是反男尊女卑之意的作品。书中的女性主义,在这个以女神作为总起源的神话中,得到了深邃幽默且鲜活明显的张扬。
以上是在情节上的隐笔,在开篇之处作者又鲜明的发出了同样的声音:"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 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 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 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 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注3)
第二部分:作者暗写的女性观
一、《红楼梦》中男性人物的女性观(以贾宝玉为例)
作为女性的对立角色——男性,他们的看法也正是女性角色所产生的一种客观反映。而其中贾宝玉对女性命运的思考,是作者人生态度的一个集中体现,极具典型意义。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前者“清爽”,后者“浊臭”。因此上,他对女儿是恭敬如神女的,他说:“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你们这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了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他说:“女人一嫁了人就染上男人身上的污浊气”
贾宝玉对自身社会角色持强烈的否定态度,形成了他与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强烈对峙。然而在其消极地感到无望的同时,他却十分关注大观园里的女儿们,为青年女性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同态度而悲叹。在他的眼里,他身边活着的尤如死亡,暂还生着的,转眼间或者坠向庸俗或者就待走向毁灭。面对无数年青生命在无望中不断受到杀辱、戕害和被污染,他除悲悯和衰叹。
三,《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一个“大女性”的世界(取金陵十二钗若干为例)
1、情天情海幻情深——秦可卿(警幻仙子)
秦可卿之于女性主义的意义在于,不管出现还是死亡。在文章的开篇不久,是她作为警幻仙子将贾宝玉带入太虚领略风情,是她为贾宝玉性启蒙导师引领贾宝玉悟色悟空,表现出在性要求,性知识方面的主动性,这与传统的以男性为消费主体,以女性为客体的色情文化大相径庭。在“增删五次”的红楼梦原稿十三回中,曾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描写。贾珍为己所淫欲诱秦可卿于天香楼,被丫鬟撞见。秦可卿最终死于对***的羞耻之心(两者为公媳关系),而贾珍却凭借自己的权势依旧坐在宁国府的大爷椅子上。行文至此表达出对性政治领域内,两性的性权利与性义务的不平等的控诉,男性的性权利被上升至性权力,女性则等多地承受来自社会的种种压迫式的伦理道德要求。
2、质本洁来还洁去——林黛玉(潇湘妃子)
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基于林黛玉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和性格,她在与宝玉相爱.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的同时不免有些使小性子,敏感爱哭,在通往婚姻的途径选择上,林黛玉并没有选择类似薛宝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道路,而是专注与贾宝玉身上的两情相悦。在爱情观上无疑具有进步的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色彩。她不仅支持宝玉的“男人解放”,对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的反感,视北静王的佛珠为污浊之物,而在对待香菱学诗的态度上是站在一个传统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反对者的立场上的。
3、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妙玉(槛外人)
妙玉之于女性主义在于其被迫接受的“禁欲主义”色彩的尼姑角色,以及因为压抑而在其身上产生了病态心理。被宝玉称为“”的妙玉乃是一个异样高洁而不肯丝毫妥协的少女。尼姑的角色要求她摒弃尘缘,清心寡欲,这里特别重要的是要戒“色”——对异性的慕爱和欲望。她对宝玉高看一眼,见宝玉而脸红,并因一次与宝玉邂逅归庵打坐,心中情不自禁凡念大生。妙玉想用打坐这种方式消除由于人欲与理性——封建角色的规范和要求在内心掀起的矛盾冲突。虽然她“屏息坐帘,跌跏坐下,断除妄想,趋向真如。”却依旧禁不住思凡之念。红楼梦中猫儿叫春情节,把妙玉禁欲生活下意思中情难禁,欲难消情不能自禁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将其特殊的心理状态异常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然而,这种理性的压制与自然欲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终于导致了人物精神的崩溃,形成了她最终本性迷乱“走火入魔”的悲剧。
4、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薛宝钗(蘅芜居士)
宝钗之于女性主义在于其世俗处事之道和不得不接受的独守空闺的悲剧命运。凭借着自己时代的教养,她学习一切,她应付一切,她努力要完成女性生活的最正常标准的任务,她有权利为做一个人的妻子而战斗。但她却不知道甚至是不主张知道超越这个以外的东西,最终不免抱着自己‘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字迹的金锁链,却被活埋在时代里面!”的悲剧命运。
5、才自清明志自高——贾探春(蕉下客)
探春之于女性主义在于其非凡的才干和气度,以及由此引发的男性化追求和不懈奋斗的精神。探春是贾府人中的精英。虽庶出,却不以为耻。而以光明正大的方式发挥才干,以洁身自好的方式争取尊严,以细心周到的方式关怀人群,探春所代表的或然就是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她说过,自己但凡是一个男人就要到世上去干一番事业,正是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心声。“敏探春兴利除宿”之中表现的便是这样一种政治家的气魄和风度。
6.机关算尽太聪明——王熙凤(凤辣子)
王熙凤为现世生存中典型的佼佼强者,其之于女性主义在于甚于探春的才干和气度,和果敢坚毅的男性化铁腕处事风格。如果说探春要求的是“和男人一样”的话,那么王熙凤则不仅可以与男性争驰,甚至还能居高临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凤姐不但才识不凡,并且具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欲望。这一切当其出格出众,向男性中心的社会示威,扬眉吐气。
四、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人物———贾宝玉的“双性气质”
提起男性意味着:公共领域、理性的、果断的、暴力的、独立的、支配性相联系;说到女性人们则习惯把“她”与私人领域、感性的、优柔寡断的、温良的、依赖的、被支配性相等同。
大观园中的贾宝玉有着一副女孩型的长相:气色娇嫩、俊雅秀丽、风韵楚楚。他身着五彩斑斓的“金冠绣服”。贾宝玉还有一个特别的嗜好———爱红:爱调脂弄粉(注4)、爱吃盒里的或姐妹们嘴上的胭脂(注5);爱闻姐妹们身上的“冷香”、“幽香”、“香油气”(注6);爱穿着或佩带做工考究的女红(注7);爱购买或收集“轻巧玩意儿”(注8)。贾宝玉还爱哭爱流泪:“时常没有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儿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他不是长吁短叹的就是咕咕哝哝的”宝玉性格中的多愁善感成分绝不亚于黛玉。
正是贾宝玉这种容貌着妆和习***好等外显的女性特征常被人误以为女孩。雨中划“蔷”的龄官凭声音和露见的半张脸直觉地判定他为女孩喊他为“姐姐”(注9);贾母从园内踏雪归来途中见山坡上宝琴身后的他问身旁的人:“那又是那个女孩儿”?(注10);“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玉和芳官被众人笑为“倒像是双生的弟兄两个”再次证明了宝玉的性别迷离与雌雄难辨。
读《红楼梦》而伤感,因为书中描写的生命与人性的破灭,是那样的惨烈。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和生命,人只能依照封建社会这架巨大的生命绞杀机的运转程序交出自己的生命。谁不肯就范,谁的下场就更加惨烈。林黛玉以及妙玉等众多年轻女性被残忍地毁掉了,贾宝玉先后丢失了自己的灵魂只剩下身体空壳,出家为僧。
注:
注1《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也表明此书是为女性而立言的。
注2摘自《政治学与女性主义》(加)巴巴拉.阿内尔(Barbara Arneil)著,郭夏娟 译,东方出版社 第四页
注3《红楼梦》(清)曹雪芹 高鹗 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第一页
注4《红楼梦》(清)曹雪芹 高鹗 著,天津古籍出版社9、19回
注5 21、24、19回
注6 8、19、24回
注7 17、18、27、32、36回
注8 27回
注9 30回
注10 50回
参考文献:
《性政治》(美)凯特.米利特 著,宋文伟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性与社会》主编 周运清,武汉大学出版社
《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王凤华 贺江平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主编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性》波伏娃 著,
《亲近文学名著中国文学卷》主编:贺立华,青岛出版社
《红楼梦引论》 曾扬华 著,中山大学出版社
《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王士超 著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中国六大名著的现代解读》 史仲文 著,中国发展出版社
《红楼十二层》周汝昌 著,书海出版社
解读《红楼梦》的女性观,作者:宋江轮
从《红楼梦》看女性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心理认同
“意淫主义”《红楼梦》女性主义的核心理论,李『明鸟』(音明)
《红楼梦》的女性观,舒芜
《红楼梦》主要女性性格解析
评红楼梦中的女子 ,作者:伊宁
斗胆窥红楼,作者:牧之
《红楼梦》的女性观是从哪里来的?土默热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人物——试论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双性气质” ,作者:傅守祥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7:00:2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4008.html
上一篇
兄弟(下)《兄弟 读感》
下一篇
美人鱼椅子《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