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我们仨《“他们仨”》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58:04
  • 88

今天把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看完了,读到结尾处那几句,眼泪不知不觉的就下来了,“一九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我们仨》本来是杨先生女儿钱瑗想要完成的,可惜还没来得及就去世了。于是,杨先生顺着女儿的笔迹把他们仨的故事讲完。家庭是最普通的家庭,笔触是最平实的笔触,因为浸透了如血般化不开的亲情而感人至深。

近日长沙天气炎热难当,每每睡到半夜被热浪轰醒。桌上的许多书都无心阅读,唯独这本可以在夜深人静时捧来慢读,暂时忘却燥热的天气。

“……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夜幕中我似乎可以一看见杨先生躺在摇椅上,神态安详,眼神深邃。我想,老人家的时间大部分应该是被回忆占据的,过往的一幕幕如电影般在眼前闪过。我想,老人家的回忆也应该是最珍贵的,因为经得住时间的磨打而留下的记忆应该是最深刻的,像一颗颗夜明珠散落在脑海深处,不需要思索琢磨,自己熠熠生光。而杨先生所熟记的就是女儿与丈夫,骨肉亲情。

转念间,我似乎也已迟暮,手中的咖啡换作了茗香。我身在何处呢,不得而知;我的夜明珠又散落在何处呢,也不得而知。

杨先生是孤独的,因为女儿丈夫都先她而去了。她也是不孤独的,因为与女儿丈夫的回忆都是鲜活的。人是不能没有回忆的,因为那是生命的一部分,缺失记忆就是缺失生命。有些记忆鲜亮得刺眼,不能时常拿出来把玩,需要时光打磨,等光泽柔和了才能拿来欣赏。有些记忆带着血泪,一经触碰便血泪纵横,使人伤筋动骨,需要自行调养还要假以时日才能剥开血痂抚慰伤疤。而杨先生的记忆是那么柔和舒缓,似乎可以随时拿出来把玩,哪一段都可以细细品味,回味无穷。老之老矣,老矣至此,已无憾矣。

生老病死不过是生命进程的一部分,能看透的却只寥寥几人。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没有人不害怕孤独。有些人心里害怕,嘴上不说,其实比谁都孤独都害怕。他们的坚强在外人看来是铜墙铁壁,在至亲至爱看来却是皇帝的新衣,滑稽得让人心疼。他们仨都知道彼此是害怕孤独的,都紧紧依偎在一起,而如今只剩下杨先生一人了,就只有回忆与她作伴了。

夜深了,我好想给老先生掖掖被子,就算夏至之夜老人家也是容易着凉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