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林徽因梁思成故居被拆毁,更早的时候坛子里说孟端胡同不知道推倒了什么房子,后来被证实是曾经的果郡王府,像当年王受之看着推土机一点点压平了北京的城墙,几十年之后,丁香树、垂花门、四合院……依旧在不知不觉中继续消失,它们变成高楼变成大厦变成水泥路就是不曾被细心保留、不曾被修缮如旧、不曾继续它幽远凝厚的历史与文明。
从图书馆借来的书还崭新如书店的展示品,图拍的很差,因为《春风格拉斯》和《白夜北欧》,一对比实在忍不下来,第126页竟然用一张旅游网的故宫平面图,欺读者太甚!
可是内容真好,好得让人心酸,一边看一边只想流泪。
是不是所谓的城市飞速现代化都要建立在对过去破坏殆尽,夷为平地的基础之上?
而中国,北京,是不是因为历史足够悠久,文物足够繁多,几百年的老房子在经济发展面前,便儿戏一般,形如螳臂当车,转眼碾得粉碎。
在清末与文革的浩劫过去之后,另一场灾难在不动声色中进行着。
肢解着,蚕食着北京。
历史不会重来,时间不会回溯。
然而免不了总是想起,如果,如果当初采用了梁思成的建议,在老城之外,另建新城,也许今日我们还看得到完完整整的北京城,丝毫不逊于西安的雄伟城墙,通衢便利、方正科学的城市规划,连篇成缀的胡同街巷……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十足的京韵,十足的京味。
可是,北京正在变得越来越支离破碎,与中国大多数的历史名城一样,再没有成片的旧日风致,有的只是被抢救下来在无数呆板各异的现代建筑中被分割成一块块鸽子笼一般的古迹,与越来越多新建的仿古建筑。
这么悲哀,这么矛盾。
王受之写的是一个文化人和艺术者对于一座曾经拥有如此丰富历史韵味的古城,逐渐消失在急功近利的社会发展中的痛心。
不学术也不说教,仿佛只是随手录下的个人感受,却有那么多无奈,说都说不尽,只好再添几笔轻快些的,与北京的渊源,与名家的往来,各种成功的中西新建筑……
可是你看,他说什么,新北京又成为现代建筑的实验场,纵有像Norman Foster的T3航站楼这般集功能与审美于一体的杰作,也有Paul Andreu丑陋无比的巨蛋……
他是依旧放不开的,还要继续关注,继续无奈下去。
北京到底,回不去了。中国有太多地方,都回不去了。
但愿,失落的只是过去,后悔的也是过去。明天,会有更好的反思。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57:2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