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约翰·克利斯朵夫 (全四卷)《摘抄》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56:47
  • 81

然而巴黎的音乐家中究竟有几个无党无派的独立的人。唯有这般人才引起克里斯多夫的注意。也唯有这般人能使你衡量一种艺术的生机。学派与社团只表现一种浮面的潮流或硬生制造出来的理论。深思默想的超然人士,却有更多的机会能发现他们当代的与民族的真精神。(第二册 p367)

民族不是一个音乐的民族;二十余年来大吹大擂的捧华格纳、贝多芬,巴哈,特皮西的热情,也仅仅限于一个阶级。越来越多的音乐会,不惜任何代价鼓动起来的、声势浩大音乐潮流,并不是因为群众的趣味真正发展到了这个程度。这是一种风起云从的时髦。……真正爱好音乐的人屈指可数,而最注意音乐的人如作家批评家,并不就是最爱好的人。在法国,真爱音乐的音乐家太少了!

克里斯多夫这么想着,可忘了这种情形是到处一样的,真正的音乐家在德国也不见得更多,在艺术上值得重视的并非成千成万毫无了解的人,而是极少数真正爱艺术而为之竭忠尽智的孤高虔敬之士。这类人物,他在法国见到没呢?不论是作曲家或批评家,最优秀的都是远离尘嚣而在静默之中工作的,例如法郎克,例如现代一般最有天分的人;多少艺术家过着没世无闻的生活,让以后的新闻记者争着以最先发现他们,做他们的朋友为荣;还有少数勤奋的学者,毫无野心,不求名利,一点一滴的把法兰西过去的伟大发掘出来;另外一批则是献身于音乐教育,为法兰西未来的光荣奠定基础。其中有多少聪明才智之士,性灵的丰富、胸襟的阔大。兴趣的广播,一定能使克里斯多夫心向神往,要是认识他们的话。(第二册 p372)

克里斯多夫所苦恼的不单是某种某种的理论,而是一切的理论。这些清谈,这些废话,口口声声离不开音乐而只会谈音乐的音乐家的谈话,他听厌了。那真会教最优秀的音乐家深恶痛绝。克里斯多夫跟摩索斯基一样的想法,一位音乐家最好不是丢开他们的对位与和声,去读几本美妙的书,或者去得点儿人生经验。光是音乐对音乐家是不够的:这种方式决不能使他控制时代而避免虚无的吞噬……他需要体验人生!全部的人生!什么都得看,什么都得认识。爱真理、求真理、抓住真理——真理是美丽的战神之女,阿玛仲纳的女王,亲吻她的人都会给她一口咬住的!(第二册 p373)

你们都是虚伪的家伙,原谅我这样告诉你。我一向以为只有我的国家如此。我们德国人老把理想主义挂在嘴上,实际上永远是追求我们自己的利益;我们深信不疑的自命为理想主义者,其实是一肚子的自私自利。你们却更糟:你们不用“科学”、“真理”“知识的责任”来掩护你们的懦怯(就是你们只顾自命不凡的研究,而对于后果完全不负责任),便是用“艺术”与“美”来遮盖你们民族的荒淫。为艺术而艺术!……喝!多么堂皇多么庄严的信仰!但信仰只是强者有的。艺术吗?艺术得抓得住生命,像老鹰抓得住它的俘虏一般,把它带上天空,自己和它一起飞向清明的世界!……那是需要力爪,需要像垂天之云的巨翼,还得一颗强有力的心。可怜你们只是些麻雀,找到什么枯骨便当场撕扯,还要嘁嘁喳喳的你争我夺。……为艺术而艺术!……可怜虫!不用说,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但你只能用艰苦的奋斗去换来,等到“力”高个胜利的时候才能有资格得到艺术的桂冠。艺术是驯服了的生命,是生命的帝王。要做凯撒,先要有凯撒的气魄。他们不过是粉墨登场的帝王:你们扮着这种角色,可并不相信这种角色。像那些以畸形怪状来博取荣名的戏子一样,你们用你们的畸形怪状来制造文学。(第二册p393)

数字——台下看客的数字和卖座收入的数字——的宗教,在这商业化的民主国家中控制了全部的艺术思想。批评家跟在作家后面,柔顺的,毫无异议的宣称,艺术品主要的功能是讨人喜欢。社会的欢饮是它的金科玉律:只要卖座不衰,就没有指摘的余地。所以他们努力预测娱乐交易所的市价上落,看群众对作品怎么样。于是大家你瞪着我我瞪着你,彼此只看见自己的犹豫不定的神气。(第二册p397)

换一个爱虚荣的糊涂蛋,受到这些寄生虫式的小喽啰捧场也许会很喜欢。可是克里斯多夫不愿意做人家的偶像。并且这些崇拜他的人自作聪明,把它的行为看做含有古怪的用意,什么勒南派,尼采派,神秘派,两性派等等,使克里斯多夫听了大为气氛。他把他们一起撵走了。他的性格不是做被动的角色的。他一切都以行动为目标:为了了解而观察,为了行动而了解。他摆脱了成见,什么都想知道,在音乐方面研究别的国家别的时代的一切思想的形式和表情的方法。只要他认为是真实的,他都拿下来。他所研究的法国艺术家都是心思灵巧的发明新形式的人,殚精竭虑,继续不断的做着发明工作,却把自己的发明丢在半路上。克里斯多夫的作风可大不相同:他的努力并不在于创造新的音乐语言,而在于把音乐语言说得更有力量。它不求新奇,只求自己坚强。这种富裕热情的刚毅的精神,和法国人细腻而讲中庸之道的天才恰好相反。他瞧不起为风格而且风格。法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在他眼里不过是高等的巧匠。在巴黎最完美的诗人中间,有一个曾经立过一张“当代法国诗坛的工作表,详列各人的货物,出品或薪饷”;上面写的有“水晶烛台,东方绸帛,金质纪念章,古铜纪念章,有钱的寡妇用的花边,上色的塑像,印花的珐琅……”他替自己的写照是“蹲在广大的文艺工厂的一隅,缀铺着古代的地毯,或擦着就无用处的古枪”。——把艺术家看做只求技术完满的良工巧匠的观念,不能不说美,但不能使克里斯多夫满足。他一方面承认他职业的尊严,但对于这种尊严所言是的贫弱的生活非常瞧不起。他不能想象一个人能为写作而写作。他不能徒托空言而要言之有物。(第二册p455)

在葛拉齐亚眼里,艺术家就是艺术的化身,是生命中一切神圣的东西的化身。她想哭,想逃。但她非听完那些喧闹,嘘斥,与叫嚣不可;回到姑母家还得听那些刻薄的议论,听高兰德一边哄笑,一边和吕西安交换些可怜克里斯多夫的话,她逃到房里,倒在床上痛苦了半夜:她自言自语的和克里斯多夫说着话,安慰他,恨不得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他,因为毫无办法使他幸福而难过死了。从此,她不能待在巴黎,求父亲接她回去。……葛拉齐亚回到酣睡如故的大花园里,不胜欣慰的跟她喜爱的大自然和生灵重新相聚。在她受过创痛而才安静下来的心中,她带来了一些北国的哀愁,仿佛一层薄雾,此刻给阳光照着,慢慢的融化了。她偶然想起苦恼的克里斯多夫。躺在草坪上听着熟悉的蛙声和蝉声,或是坐在她比以前接触更多的钢琴前面,她悠然想着自己看中的朋友;她和他几小时的低声谈着话,觉得有朝一日他可能推开门走进来的。(第二册p474)

他是孤独的。他自以为是孤独的。可是志气一点儿不消沉。他在没有从前在德国时那种悲苦郁闷的心境。他更强了,更成熟了;他知道是应该这样的。他对巴黎的幻想已经没有了:“人到处是一样的;应当忍受,不该一味固执,跟社会作无谓的斗争;只要心安理得,我行我素就行了。”像贝多芬所说的:“要是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力在人生中消耗了,还有什么可以奉献给最高尚最完善的东西?”他清清楚楚的体验到了自己的性格,也体验到了他从前批判得那么严厉的自己的种族。越受到巴黎气氛的压迫,他越觉得需要回到祖国,回到国魂所在的那些诗人与音乐家的怀抱中去。(第二册p476)

卷七初版序

多年来,我在精神上跟不再眼前的识与不识的朋友们交谈,已经成了习惯,所以我今天觉得需要对他们高声倾吐一下。我决不能忘恩负义,不感谢他们对我的厚意。从我开始写《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个冗长的故事起,我就是为他们写的,和他们一同写的。他们鼓励我,耐着性子陪着我,向我表示同情,使我感到温暖。即使我能给他们多少好处,他们给我的可是更多。我的作品是我们的思想结合起来的果实。

我开始执笔的时候,根本不敢希望同情我们的人会超过一小群朋友:我的野心仅限于苏格拉底之家。然而年复一年,我觉得好恶相同,痛苦相同的弟兄们不知有多多少少,在巴黎犹如在内地,在法国以外犹如在法国之外。……我的著作所引起的回响,从来没有像这一卷那样迅速的。因为那不但是我的心声,同时是我朋友们的心声。他们很知道,《克里斯朵夫》不单是属于我的,而且也是属于他们的。我们把共同的灵魂大部分都灌输给它了。

既然《克里斯朵夫》是属于读者的,我就应当向他们对这一卷有所解释。如在《节场》中一样,读者在此找不到小说式的情节,而本书主人翁的生涯似乎也中途停顿了。

因此我的说明这部作品是在什么情形之下着手的。

我那时是孤独的。像多少的法国人一样,我在一个精神上跟我敌对的世界里感到窒息:我要呼吸,我要反抗一种不健全的文明,反抗被一儹称的优秀阶级毒害的思想,我想对那个优秀阶级说:“你撒谎,你并不代表法兰西。”

要达到这个目的,我必须有一个眼目清明,心灵纯洁的主人翁——他又必须有相当高尚的灵魂才能有说话的权利,有雄壮的声音才能教人听到他的话。我很有耐性的造成了这样的一个主角。在我还没有决定开始动笔以前,这个作品在我心头酝酿了十年,直到我把克里斯朵夫全部的行程认清楚了,克里斯朵夫才开始上路。……在克里斯朵夫与奥里维身上反映出来的法国景象,自始就在本书占着重要地位。所以,主人翁在人生的中途遇到一个高岗,一方面回顾一下才走过的山谷,一方面瞻望一番将要奔赴的前途的时候,希望读者不要认为作品越出了范围,而认为是一种预定的休止。

显而易见,……我从来没有意思写一部小说。那么这作品究竟是什么呢?是一首诗吗?——你们何必要有一个名字呢?你们看到一个人,会问他是一部小说或一首诗吗?我就是创造了一个人。一个人的生命决不能受一种文学形式的限制。它有它本身的规则。每个生命的方式是自然界一种力的方式。有些人的生命像沉静的湖,有些像白云飘荡的一望无际的天空,有些像丰腴富饶的平原,有些像断断续续的山峰。我觉得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河……而那条河在某些地段上似乎睡着了,只映出周围的田野跟天色。但它照旧在那里流动,变化;有时这种表面上的静止藏着一道湍激的急流,猛烈的气势要以后遇到阻碍的时候才会显出来。这便是《约翰克里斯朵夫》全书中这一卷的形象。等到这条河积聚了长时期的力量,把两岸的思想吸收了以后,它将继续它的行程,——向汪洋大海出发,向我们大家归宿的地方进发。(第三卷p11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