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两条内在思路》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56:34
  • 51

声明:本人比恩老对粗线条的爱有过之而无不及。图阅者会心一笑耳~~~

一、从其对专偶制的所谓女性主义批判中可以看出,共产主义从资本主义内部产生出来的本质因素并不是资本主义对于生产力的进一步推进,而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觉醒的人性对于现状的不满,其表现形态几乎为“娜拉出走”模式。因为“爱情”这个私有制情况下并不存在的高尚精神也只有在私有制的专偶制度下才显得可贵,而在对这种爱情本应该最发达的氏族社会的论述中,爱情显然被叙述者忽略了。纵观全书,在不多的提到心理或者观念等唯心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对私有制的批判,对未来公有制的向往,批判与向往都服务于一种道德理想国的构建,从现实角度来说,也即一种有效的政治武器的生产,此种政治武器同是开启了一个当下的生活状态,这点可以通过海德格尔围绕“手”所展开的技术学得到理解。由恩格斯的论述,对比于资本主义从从前的各种私有制制度中产生的形式——从观念而经济——的不同,共产主义的路线是从经济而观念的,前者是对私欲的纵容改变了社会状态,而后者则是道德乌托邦,通过对社会的改造而搭建了一个道德存在的家。应如此理解共产主义从资本主义内部产生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方面。正如卢卡奇那句名言所揭示的,正是左的政治倾向与右的认识论之间的相互需要,从本雅明身上可以看出,这种结合是在一种对现实的一致的否定态度之中。

二、恩格斯在著作中对德意志氏族制度遗留的爱情以及公共精神的追溯性敬仰,表达了一种与同时期的民族沙文主义同源而异流的对德国国家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亦如尼采《悲剧的诞生》的意图,把德国精神这位“睡意正浓的骑士”从“深不可及的深渊中休憩酣梦”中唤醒。应该以此理解作为德意志人的恩格斯与作为犹太人的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关系,这也是俄国与中国同马克思关系的基本模式,由此可理解俄国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与本国原有文化的密切的关系。这一“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狂飙与轴心时代的思想狂飙有着深层原因上的联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