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余秋雨是11岁. 1992年出版的.
那时候小学语文老师要我们做摘抄我和妈妈就去书店买书. 这段回忆不知何故异常清晰--我们去了县里唯一一家书店新华书店. 我小时候不爱看书也不知道该看什么书. 我妈说就看余秋雨吧. 于是我们就买了这一本. 当时我连余秋雨是谁都不知道而且妈妈也不太知道.
要做摘抄的日子里这本书被我翻了许许多多的次很可惜完全不知所云.我一直在心里默默的抱怨为什么'好词好句'这么少叙事性的文字这么多.这个状况到我上初中的时候终于发生了变化因为我又看了一次. 令我非常惊讶的是它竟然这么陌生. 那个时候余秋雨已经很火了.
之后在电视上总是能看见他. 凤凰卫视的CCTV的青歌赛金字塔探秘的现场直播...汶川大地震他也出来写了文章说了话.前段时间又看到了好像的大学生版. 事实上在之后我几乎就没看过什么他的文章了. 我开窍很晚到了高中才开始找书看偏偏那段时间他已经由红变紫争议越来越多我听到的常常是负面新闻: 做作自恋"石破天惊逗秋雨". 唯一看的一本是只是因为我喜爱欧洲而去看的. 也许是因为带着有色眼镜也许是因为他的文章确实是太关注自己的感受 我对那本书断无好感仅仅只是看了欧洲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同时对他时不时冒出来的文人敏感的触角汗如雨下.他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别的位置以一个居高临下的所谓文人的视角审视深层文化的走向以及传说中的集体潜意识.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一直延续到和这本的序言.
像是一本故事书说了一个长长的延续了几千年的故事.故事讲得生动活泼所以我在一天之内看完了看完了还想说许多废话.
有一个估计算是很坏的类比我突然想到了孔子. 那个可爱的老头儿到处游走宣扬他的思想. 这几年余秋雨越来越活跃他说中国文人好像越来越脱离了社会现实每次发生了社会事件大家都好象得了"失语症"而他自觉他有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因而频频发声.我猜想他一定也是在做他觉得是对的事而且他做的很努力.
今年暑假在国内的时候再次翻了除了某些"自恋"的部份其实这本书还是不错的.我因此觉得有色眼镜真是强大的障碍物.而这一本直到看完序言我还是在心中默念OMG却在后面的故事里看的津津有味. 大概因为是文人吧对历史和对人的评价弱化了政治上的功过成败很多时候是在才情和人格上做评判.于是这一切看起来温润了许多.
从小到大,我总是有意无意的被培养成理科生,工科生,屡屡逃过了历史,地理的层层关卡。于是这一条与时间地域有关的文化长河,在我的脑子里始终是一段乱麻,零星记得的片断,就像是偶尔冒出来的毛线头。这一本书,把故事说的连贯顺畅,让我终于把一团混沌丢掉了,形成一条最基本的线,尽管很单薄。书里从黄帝时期说起,从不知其始无论所终的远古神话开始, 经过了幸福而自由的春秋时代,秦,汉,也经过了忧郁奇丽的魏晋南北朝,接着大唐盛世,还有乱乱的五代十国,以及精致的大宋,交杂其中的还有外族与汉文化的相互交融。最后是真正郁闷开始的明清,也有极小的篇幅评论了时下的文化。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来说,除了语文课零星的知识,经史子集几乎无所涉猎,也很难有个方向。这本书大概讲了讲每个时期最热闹的事,最闪耀的思想和最有代表性的人,于是找一个喜欢的点就变得容易许多了。
然而为什么我突然想码字了,却只是因为最后的几十页纸。余秋雨是一个运气太好的人,在人间最纷闹不堪的年代,他独自在浙江奉化山上看古书,那是***的图书馆,据说蒋经国也没有看过几次。就这么山间三日,人间百年,他下山之后,一路腾达。他说,学校复课后,老师教授们又聚在一起编写教材,常常通宵达旦,这些书后来又因种种原因被冷落,却从来没有被超越。他说,他祖籍浙江农村,农民们在路上见到有字的纸,都要去庙里烧掉,“敬惜字纸”, 他说,渔民们出去打鱼,船上要压纸,因为书是最“重”的。也许这也是他美化出来的好故事,却不能不让人感动。白丁对知识的自然而然的尊敬,直到现在依然是存。在这样一个许多人说是“礼崩乐坏”的时代,我却始终相信,我们没有腐坏。 余秋雨一直认为他肩负着文化使者的使命,许多人看不惯,看不起,也有许多人觉得她也只是热热闹闹舞台上的一个手舞足蹈的角色,甚至是某某某的话筒。看完了这本书,我在想,哪怕他真的是个自恋又做作,起码更多人因为他而开始关心文化,起码更多人能被他说的故事感动,或者仅仅只是引起了好奇,那么这也是一件很好的事了。大概长长短短,总是有人评论的,这个时代的红人,很少能逃过被骂的命运。功过是非,总要再过个几十年方见分晓。做事,到也许真的需要不怕骂的意志。我也不能知道,余秋雨到底是是好还是不好,我只是觉得,时代需要这样一个人,或者这样一群人,否则除了流行和浮躁,仿佛又太安静了。
最后,这本书将近结尾的地方有一段关于过去几十年的总结性评论,写得很畅快也很精到,我想,这一段还是值得一看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54:59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