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季羡林先生、任继愈先生相继去世,中国一夜之间痛失两位大师,神州大地又掀起了关于“大师”的讨论。恰巧看到这部《笔杆子》,写得就是大师的小故事,腰封上赫然写着“何兆武倾力推荐”,想到何兆武先生的推荐,终究是不会错的,所以直接买了一本回来看。
书中记述了中国二十世纪前半叶曾活跃在各自文化前沿领域的各位大师的掌故、逸事。沈从文的土、金岳霖的痴、黄侃的狂,还有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梁漱溟、闻一多、朱自清、丰子恺……读着他们的“八卦”故事,也许你会忍俊不禁,然而掩卷沉思,又不得不被大师们的治学态度、处世品德所感动。正是这些大师们的独特存在,才构成了那个逝去时代的独特风景。
若想寻一本文化人读的闲书,我想这本书是再合适不过了。晚近学界、旧日文坛,那些个“风花雪月”“爱恨情仇”都在这字里行间鲜活起来……
那个年代,大师、名士性情多是有些古怪的,因此也引出了不少趣事。徐志摩与陆小曼举办婚礼,请来老师梁启超证婚,梁启超却板起面孔引经据典大加训斥。梁每说一句,都叫一声“徐志摩”,又叫一声“陆小曼”,如此反复,在场宾客都已提心吊胆起来,梁启超仍顾自训斥:“徐志摩,你这个人心情浮躁,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求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说得徐志摩面红耳赤。这样的婚礼恐怕“是中外古今前所未闻之婚礼矣”!
还有一件沈从文的课堂趣事。在中国公学第一次登台时,这位已经小有名气的作家在讲台上紧张得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上讲台后,他足足站了十几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终于说话了,可是十来分钟就把整堂课的内容讲完了。这时,离下课尚早,他拿起粉笔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可恰恰是这个“土得掉渣儿”的人,写出了情人间最温暖的词句:“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大师们有的,不仅仅是恃才傲物的古怪脾气,他们于学术的执著、于乱世却不逐流的风骨,在现代鲜有人及。章太炎晚年痴迷于书,常常半夜起床站在书架前翻阅,直到天明;张岱年在耄耋之年仍写出了《中国伦理学思想研究》;李健吾不图名利,终身坚持创作;刘文典当面大骂***;熊十力“文革” 中宁折不屈……他们当中的每一位,都是一面旗帜。
书中所述金岳霖二事,尤其让我记忆深刻。一事是林徽因去世多年后,梁思成与另一女子结婚,而金岳霖还是独身一人。一日,他出面请挚友知交到著名的北京饭店赴宴,大家都过去了,却还闹不清是什么特别的日子。直到开席的当儿,金岳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多年后,当有人将一张林徽因的旧照呈在年近九旬的金岳霖面前时,他忽然来了精神,紧紧捏着照片仔细端详。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说:“给我吧!”
另一事是五十年代思想改造运动时,他的挚友冯友兰因为经历比较复杂,被迫多次交代,却总不过关。金岳霖因为素与政治无涉,经历清白,过关比较快。组织上让他去冯家做工作,以帮助冯友兰转变思想和立场。一进门,金岳霖就大声说:“芝生,你有什么对不起人民的地方,可一定要彻底交代呀!”说着扑上去就和冯友兰抱头痛哭。每读至此,我不禁眼中泛起泪光。
这书中写的,是故事,亦是大师的学问、大师的风骨、大师的真性情!读着这书,我们似乎回到那个年代,就在校园里,与大师不期而遇。纵然先生们已长眠于地下,然而,有人正在念想着你们……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53:4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3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