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上流社会知识竞赛《不孝有三》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51:58
  • 70

最近刚买了一本沈宏非的新书《上流社会 知识竞赛》,闲暇的时候翻起来看看,相当有趣。最早知道沈是因为看三联周刊,沈在每期的最后都有一篇专栏(在他之前,王小波也曾经写过一段),旁征博引,中西合璧,煞是姹紫嫣红。我有一美女同学就对沈的文字倾倒不已(看来书中有颜如玉一说不全为虚),和我说过不止一次,每次买来杂志必先翻到最后沈的专栏,读之而后快。

我虽然也看,但是没那么夸张,后来沈不写专栏了,三联我倒也还是继续买的,并没有因沈废杂志的现象出现。后来还买过一本沈的随笔《笑场》,觉得也不错,虽然内容基本忘记了,但是阅读时候的***和前仰后合,至今记忆犹新。

沈的文章(包括博客)特点有三,一是文风有趣,嘻嘻哈哈,插科打诨,荤素不忌,很有点“浑不吝”的气概;二是内容既庞杂又低俗,饮食,男女,以至于春宫图画,知心大姐,A片***,全是凡夫俗子如我辈喜闻乐见的内容;最后一点,(但不是最不重要的一点哦),如果光把文章写成吃饭这点事情,那是蔡澜和逯耀东这种老先生的副业(蔡的主业以前是拍***,逯老仙逝前是搞历史的),文章作为沈的主业(或许沈还有更高追求,如果不包括去四处吃喝,恕俺不知),其追求显然更高一点,所以在几乎每篇文章中,必有大量中西典故出现以示其博学和那一点点认真(否则和我的博客在品位上有什么区别?)。

不过刚看的一篇“孝亦有三”却让我看出一点纰漏来。沈的文章是这么说的:

“不孝有三”语出《 孟子•离娄上 》,原作者未给出明示,但据汉儒赵岐《 孟子章句 》释曰:“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也就是说,第一种不孝,是逼迫父母做不仁不义,违背其本人意愿的事;第二种不孝,乃当父母重病缠身或七老八十的时候,拒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第三种不孝,才轮到所谓的“无后”。

这个我看了怎么也觉得有点别扭,虽然我属于生不出孩子,并且讲不全三不孝的那一部分人,可是我还是对这么理解古文有点抗议。从字面上讲我的理解是,一不孝讲的是盲目没有原则的顺从老人,将亲老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大宅门”里面白景琦从唐九红那里抱走女儿交给他老娘抚养就是个典型案例。二不孝讲的是,家里本来就穷,还守着爹娘不出去挣钱当官,这个和我的情况有点类似。接下来,沈继续写道:

“不孝有三”是孟子对孔子《 孝经 》原理的发扬光大,但不论是孔是孟,一律“义”字当头,都没有把“无后”排在不孝之首之大,最起码,先贤们对“义”字的强调,显然已经使“无后为大”看上去更像是今之“治疗不孕不育医院”的一句广告口号。如果三种不孝确实排名有分先后的话,足见“无后为大”一定是民间的曲解。这一曲解还造成了更严重的误导,使后之为人子者误以为只要生下个一男半女,就算是当了“大孝子”了。

嘿嘿,偷偷笑一下,看来沈和我一样,都没读过孟子。不孝有三,确实出自《 孟子•离娄上 》,可原文是这样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可不是啥民间理解了,圣人就是这么说的,言之凿凿,无后为大啊。

倒不是吹毛求疵,只是沈的这篇文章是基于上述的假设,假设不存在了,后面的也就自然有些稀松平常。最近国学热,我周围的人颇有几个在北大以及各种大里面上国学课程,回来是满口的圣人亚圣语录,以至于奇门遁甲,梅花易数,云里雾里,让我好生烦闷,每次谈话聊天,我都心怀叵测的把话题往最庸俗的地方勾引,看到沈的大文,对其潇洒狂放之生活,实在是心向往之,所以也就难免有些“责之切”了,否则被国学班之徒揪住,非要伸伸脚,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好了。

顺带说一句,孟子那段话,后面的挺有意思,说舜不通知父母就成亲(请示一下沈大侠,这应该算奔,私奔,甚至淫奔了吧?),是因为没后代,所以君子认为这也算是尽到了通知请示父母的义务。这个我也大大的不以为然,典型的为亲者讳,闲者讳么!难道只要是以生个后代为目的,所有非婚内的性关系就都被君子认可了?

好在,沈宏非不是舜那样的贤人,我更不贤无德,所以谁也不用讳来讳去的,看到了,觉得有错,我就说说,自我感觉还挺不错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