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孟子的智慧《孟子的侠士之风》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51:12
  • 56

傅佩荣这本《孟子的智慧》书封上说光读《论语》是不够的,还要读《孟子》;我要说光读《孟子的智慧》是不够的,还要读《孟子》原书。这本书只是提纲挈领的把孟子的思想做一个大概的综述,并没有系统深入的去分析孟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提出详尽的批与评。孟子的每一个思想观念都值得深入体会研究,这只有从原文中才能把握,傅佩荣的解读也只是一家之言,并非没有误读之处,当然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不怕误读,谁又能说自己就一定是正解呢?

孔孟老庄这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人,孔孟是儒,老庄是道。我们常常用孔孟之道直接代表了儒家,实际是孔子孟子的学说思想成就了儒家,但是从古自今我们总是谈论孔子的较多,对孟子却谈得较少。为什么?

第一个原因不言而喻,因为孔子的光芒太耀眼,遮住了其他儒家人物的光,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鼻祖,至圣先师,被誉为孔圣人;而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的学生,已经是儒家的第五代传人了,虽然他被尊称为“亚圣”,是儒家地位仅次于孔子的重要人物,但是两者的差别就如比赛的冠亚军或公司的总经理与副总的差别,我们可以理解。

第二个原因就是孟子的思想虽然师承于孔子,但历史上孟子的思想在宋代以前是没有得到重视的,汉代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也是尊孔而没有孟子在内,因为崇儒是出于统治需要,但是孟子有很多“大逆不道”言论,比如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等,太反动了,这种民本思想不利于皇权和家天下独裁统治,君主们是不会喜欢的,明朝朱元璋就政审没通过下令把这些言论从原书中删除,搞了个“洁本”《孟子》出来。所以古代统治的实质基本是“阳儒阴法”,表面的民主仁义,本质还是独裁暴政。

第三个原因,孟子这个人带着一大帮学生周游列国,但是他仗着自己是文化名人,对各国王公一点没有诚惶诚恐的谦卑,无论是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邹穆公、滕文公、鲁平公,都是直陈其弊,讽刺挖苦,说话一点都不客气。比如: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讽刺梁惠王这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谁敢跟一国之君讲这种话?数数中国历史也就孟子、魏征等几个人能说了这种得罪皇帝还能活着。摆在现在要是下属敢这样嘲笑讽刺老板恐怕也早就炒鱿鱼了。

第四孟子好辩论,诸子百家除了儒家他基本都不认同,尤其对墨子、杨朱等流派大加批驳,自然得罪的人不少。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的观念不同不一起共事也就罢了,孟子不同,孟子说:“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如果错误的思想观念不加批驳,不让大家知道他们的谬误,得以传播,邪门歪道阻塞了大路,那行正道的人就无路可走了,所以绝对不能姑息放任。放在现在就是不给别人活路,做人不够圆滑八面玲珑,没人缘啊!孟子也知道,所以他说:“吾岂好辩哉?吾不得已也!”。

孔子让我觉得是个慈眉善目的慈祥老者形象,孟子则有侠者之气士人之风,精力充沛、豪爽、好辩、幽默、深刻,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孟子,尤其是他的那些豪言壮语,气壮山河,掷地有声,显其铮铮铁骨;博大精深,深不可测,却又仁厚宅心。读来意味无穷,每读之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於掌。

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 人不可以***,***之耻,***矣。

5.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6. 《春秋》无义战。

7.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8.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9.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10. 得志,泽加於民;不得志,脩身见於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1.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12.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4.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5. 仁者无敌。

16. 天下溺,援之以道。

17.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8. 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

19.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0.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有时间要去把《孟子》再仔细学习一下。

原帖来自于网易社区:http://club.163.com/viewArticleByOldUp.m?boardId=book&articleId=book_122970fc9f8079b_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