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斐多《死亡与灵魂》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49:56
  • 72

读完杨绛先生翻译的柏拉图对话《斐多》(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已经好几天了,但似乎头脑中始终都无法摆脱那个情境:苏格拉底即将在傍晚饮下毒药的那一整天,他都在与弟子和朋友们谈论哲学,重点则在于人死后灵魂是否还存在的问题,其他的还有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最后,朋友们要求他晚一点儿喝毒药,他拒绝了,并在安静地喝完毒药之后,看着哭泣的朋友们,他要求他们要安静,要勇敢。一代哲人就此殒落。

如果我们读过杨绛先生的《走在人生边上》,大概能够理解杨先生为什么会在九十多岁的高龄,动手翻译此书。在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先生先后离开自己之后,这个了不起的知识女性,开始沉思死亡和灵魂的问题,而在西方世界,对于死亡和灵魂问题的探究,最重要的思想家当属苏格拉底,或者说,他是西方这类思想的源头。

人很难摆脱死亡的思考或者恐惧的,我们无法不去面对的。但近代以来出现的科学主义或唯物主义之类的思想,已经彻底破坏了人们对于终极价值的探索的必要性,原因很简单,无论设定怎样完善的所谓价值系统,都无法真正解决人们心中对于死后肉体和灵魂一无所有的恐惧感,虽然无论怎样恐惧,都会走向同一个结局。

但对于那些有宗教信仰的或者信仰灵魂不灭的人来说,人生并非那么没有希望,那样近乎决绝的幻灭,他们会相信在死后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安放灵魂,甚至会有天堂这样的想像。中国有很多民间信仰,也是人们借以抵抗唯物主义和科学主义带来的精神恐慌的有力的信仰体系。

似乎说白了就是怕死,但人怎么能摆脱这样的命运?既然是这样的命运,又怎能不寻求一种内心信赖的心理预设,来摆脱死亡恐惧呢?

我不太相信神,但对于灵魂之说,还是相信的,至少心里常常是如此。常常会想这样的问题:其他的文化,包括历史上的文化,是怎么应对死亡的呢?在人类学里,似乎既可以看到面临亲友死亡哀伤不已的场景,也能看到其他的方式,甚至有载歌载舞的方式?想不起出处了,甚至可能会记错。历史上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态度的。这样一想,似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值得今后更多的阅读和关注。如果进一步想,中国古人又是怎样对待死亡,有着怎样的信仰系统,来摆脱死亡恐怖呢?这不也是很好的问题吗?记得坊间最近有卖《死亡文化史》这样的书,余英时先生也有一本书,叫做《东汉生死观》,可惜都没有看过,今后若有机会看看,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时间关系,只是抄录一些苏格拉底的基本认识,对于我们自己的一些思考,或许是有帮助的。至于他临死之前,对于死亡如此沉静的态度,令人欣羡不已,只是没有时间抄录了,改天再说吧。

第19页:按说,我临死不觉得悲苦是不合理的。可是我深信,我正要跑到另一些聪明善良的天神那儿去;那边还有已经去世的人,他们比这个世界上的人好。反正你们放心,我到了那边会碰到好人,尽管这一点我并不敢肯定。

第23页:一辈子真正追求哲学的人,临死自然是轻松愉快的,而且深信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上得到最大的幸福。许多人不懂哲学。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态度。他既然一辈子只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一旦他认真学习的死到了眼前,他倒烦恼了,这不是笑话吗?

第25页:你认为一个哲学家会一心挂念着吃吃喝喝这类的享受吗?……除了生活所必需的东西,他不但漫不在意,而且是瞧不起的。

第29—31页:一个人观察事物的时候,尽量单凭理智,思想里不搀合任何感觉,只运用单纯的、绝对的理智,从每件事物寻找单纯、绝对的实质,尽量撇开视觉、听觉——一句话,撇开整个肉体,因为他局的灵魂有肉体陪伴,肉体就搅乱了灵魂,阻碍灵魂去寻求真实的智慧了。……我们追求的既是真理,那么我们有这个肉体的时候,灵魂和这一堆恶劣的东西搀合在一起,我们的要求是永远得不到的。因为这个肉体,仅仅为了需要营养,就产生没完没了的烦恼。肉体还会生病,这就阻碍我们寻求真理。再加肉体使我们充满了热情、欲望、怕惧、各种胡思乱想和愚昧,就像人家说的,叫我们连思想的功夫都没有了。冲突呀,分帮结派呀,战争呀,根源在哪儿呢?不都是出于肉体和肉体的贪欲吗?为了赚钱,引发了战争;为了肉体的享用,又不得不挣钱。我们都成了这类事情的奴隶了。

太晚了,不抄了。以下是苏格拉底与朋友们反复论证死后的确还有灵魂,很复杂,我也没有看懂,只怕还要多看几遍。苏格拉底说的这些,只怕很不合现代一般人的口味的,但他的确就是这样不在乎物质利益,一心追求真理,安然面对死亡的一个人。其实,想想他谈到现实的各种问题,难道与我们的时代有什么不同吗?

这几年来,我一直从有限阅读的柏拉图的对话中,学习如何面对死亡恐惧,其实也就是跟苏格拉底学习,以往主要是通过《申辩篇》、《克里同》,现在又读了《斐多》,应该说,不但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如何面对和思考死亡,同时也能了解与科学主义和唯物主义迥异的思维方式。近代以来,并非没有对于这两种思想的批判,但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对于中国人这数十年所受的教育和宣传来说,这种批判,还实在太少。当然,这里的批判,并非政党宣传使用的那种意义,而是分析和反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