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讀者《在法律社与读者交谈》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49:29
  • 345

7月17日,下午2点50分,雨

今天终于约梁文道先生来到了法律出版社做客,在丰台海淀交界之处,西客站以西南的三环路新华人寿保险大厦旁边的一栋灰色的大楼,就是法律出版社。

梁先生的确非常喜欢书,在法律社第一层,买了好几本我们社出版的书,包括法律与革命,为了不能失去的故乡,当法律遇到爱等书,然后到出版社编辑部参观,最后来到了楼顶花园,落座后大家开始了聊天。

仅记录几点,也许已经有了自己演绎

一、地方知识与多元社会

梁先生提到了这样地方知识,就是我们因为地方的限制我们以为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全部,甚至就是正确的,而放到整个或者更大的场域,那些地方知识很可能是荒谬的,因此我们需要对整个社会有所了解,不要自以为是。

梁先生还提到了多元的观念,希望我们可以考虑出版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社会如何发展,政治如何运作,国家如何治理,他还谈到了清代对不同民族的治理,我们都认为单一的意识形态治理往往无法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毕竟社会是复杂的,族群是多样的,而国家对于不同族群的要求如何满足,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治理问题。

不同族群之间,认同是一个非常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如何解决族群之间的信任,基本的认同,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非常关键,因此需要政治智慧,需要包容,需要多元的视角。

二、乡村精神生活

梁先生还提到了地区宗教的发展,某些地方乡村的宗教发展非常无序。

我联想到,乡村旧有的佛教、道教在乡村合并了宗教和社会组织的角色,新中国之后,原先的宗教势力或者传统失落了,乡村在精神领域并没有新的宗教观念代替,相代替是社会主义的新人观念,公社观念、而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原有价值观念体系也在变化,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村庄老年人、妇女、儿童留在乡村,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减少,生活变得单调,这给新的宗教势力的传播留下了空间,比如基督教的在乡村的日益流行,还可能有些基督教的变异形式,这些乡村宗教可能是非正规的,不论教义还是组织形式,但是他们有着强大的组织能力,因此这种现象可能给原来社区的精神生活带来很多复杂的因素,这种现象不能不令我们重视。

在转型乡村社会,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一样重要,何种精神生活可能对乡村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影响。

三、佛教与修身

梁先生的修南传佛教的,他认为读书也是读经的一种方式,说道参禅的时候,体味身体的细微运动,反观自己,反观自己的身体,心灵,情绪。

我对修身一直很好奇,也曾尝试一人打坐,也曾体会过梁先生所提到的体察与宁静,我知道协调身体的内部世界,比如小宇宙与外部世界的关联非常微妙,微妙的那时你不是你了,仿佛时间是可以静止的。

四、知识分子的共识

我们谈到了当今知识界还有所谓自由派或者批判学者派的分歧,然而面对巨变的中国社会,如此多的核心问题需要们来面对,是否知识群体们也应该有一些基本的共识呢?毕竟作为知识群体,这样的身份某些基本的追求,比如言论自由,公民社会等理念还是可以找到基本的底线的。

聊了还很多,信息量非常大,我很高兴可以就很多问题当面请教他,这种交流只是开始,如此多的共识,激励我面临不断下沉、扭曲、拓展、创新、混乱的更加混乱,新的秩序也在形成之中的中国社会,依然有勇气去甄别,发现一条可能通向美好社会的通道。

我们身处此间,既痛苦也幸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