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沉思录《沉思录》,一个事件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01:08:17
  • 372

1. 阅读《沉思录》成为事件

阅读薄薄的马可·奥勒留·安东尼(121—180)的《沉思录》,本来是对古希腊罗马哲学感兴趣,或者对伦理学感兴趣的人的分内事,也许还是无聊乱读书的寂寞事。但近几个季度来这本书的阅读成为一个事件:联合早报11月21日网讯、中评社香港11月21日电、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三家媒体最早传递给我们:《沉思录》是***总理的枕边书。据报道,温总理11月20日在新加坡会见中国驻新使馆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时说:

“那些曾经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缕青烟消失了。”这句话是罗马帝国凯撒马可·安东尼讲的。他写过一本书叫《沉思录》。这是书中最经典的一句话。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

该消息在网上被广为传扬,引发热议。总是被媒体塑造为日理万机的大国总理,竟如此钟爱一本哲学书,直让人想起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头来。中央编译出版社适时地推出《沉思录》,在封面上直接引用新闻以及新闻标题,直截地告诉我们尊敬的领导人在以身作则地读好书。其热烈细致的封面让这本好书,果然获得了更广泛的阅读。于是,相近似的图书蜂起,更加大胆而张扬。我想,《沉思录》的阅读和出版的确可以作为一个事件来分析。

2. 《沉思录》和《论语》

《沉思录》和《论语》这两部书在内容上有诸多汇通处,它们都是伦理学性质浓郁的哲学经典,是可以修身治国的箴言锦囊,努力探寻善,强调秩序,重视人的义务,倡扬一种克制而达观的生活。立德立言,诚然不朽。

《沉思录》的成为事件,和更早的《论语》和国学热也是有其内在关联的。尽管《论语》可谓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一,是儒家的“圣经”;究其实,也首先是伦理学的。《论语》被大众关注,则主要因为于丹成功地把《论语》纳入到了心理励志的范畴,孔子转世为一个心理按摩师抚慰今人的不平。《沉思录》、《论语》和国学热大约证实一个趋向:转向内在。当然这中间媒体功德无量。

3. 奥勒留与孔子

《沉思录》和《论语》也有绝大的不同,在我看来首先是两书作者生前的地位悬殊:马可·奥勒留(121—180),古罗马帝国皇帝,在位近二十年。那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马可·奥勒留以其坚定精神和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其是后十年,他很少待在罗马,而是在帝国的边疆或行省的军营里度过。《沉思录》大部分就是在这种鞍马劳顿中写成的。

马可·奥勒留贵皇帝,有其位有其德;而孔子有其德无其位,在求道的路上“遑遑如丧家之狗”,那也是凤不至麟不获的衰年,周公商汤之治只能活在记忆里。孔子后来有“素王”之号,只是因为封建统治者们发现其理论竟是如此美妙的统治工具。

如果考虑到先秦的文盲率和识字普及情况,我们就不会否认:即便孔子难能可贵地突破官学,但他的学说,也主要还是针对君子的养成,至于礼乐、正名和“三畏”之说,主要是告诉当政者的。后来汉代以后,孔子地位扶摇直上,主要是因为叔孙通等一干所谓儒生让刘邦体验到了做皇帝如此威仪。后来孟子思想和道学理论也是如此。面对唯霸是图的大小君主或者聪明绝顶的皇帝老子的权力制衡术,文臣们除了强调“正心诚意”,还能说什么呢?元朝帝王用道学笼络士人,明朝皇帝发现道学完全可以用来驯顺万民。这样,很多本来规约权势者的理论被转嫁为约束平民百姓的“紧箍咒”。

4. 有其位复其学

无独有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表示,《沉思录》是除《圣经》外对他影响最大的书,是他的枕边书。中美领导人的枕边放着同一本书(译本不同)!联系赵普读《论语》,这引发我们遐想:即使柏拉图的“让哲学家做王”属于空想,但让王走向哲学,似乎还是可行的路。伦理学并不是让普通人乐于做普通人、好人乐于做好人的一个工具,它也是身居高位者自律的结果。

5. 经典再读,理解和谐

《沉思录》当然是一本经典书,是研究古希腊斯多葛派哲学的必读书。《一生的读书计划》的作者费迪曼认为《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说它甜美、忧郁和高贵。翻译何怀宏指出:《沉思录》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是自己在同自己对话……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

但今人为什么读呢?我想是为了当下。今天这本书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广泛的认可?姑且抛开心理按摩的功效,姑且抛开大家对名人伟人的尊从和对媒体的亲和,我想从内在回答。

该著把宇宙论和伦理学融为一体,认为宇宙是一个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由原始的神圣的火演变而来,并趋向一个目的。人则是宇宙体系的一部分,是神圣的火的一个小火花,他自己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宇宙,他的本性是与万有的本性同一的,所以,他应该同宇宙的目的相协调而行动,力图在神圣的目的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以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完善。斯多葛派对人们的要求是:遵从自然而生活,或者说,按照本性生活。斯多葛派哲学家都是重视整体、重视义务的。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个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对于来自整体的一切事物就都要欣然接受,都要满意而勿抱怨。斯多葛派哲人所追求的生活是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和达观的生活。

显见,这本书是非常和谐社会的。

6. 谈谈版本

读书注意版本,是读者成熟的标志,也是书业的进步,也将成为推动书业的一个动力。

关于《沉思录》,单单何怀宏先生的译本就有好几家先后推出,其间校对质量读者说了算;封面和版式等形态,有人喜欢中央编译的热烈,有人怀恋三联的轻雅,可以套黄庭坚的话说“文章亦如女色,好坏只由人尔”。这都是好的,有选择就好。

真正算上版本比较的,应该说是何怀宏译本、朱汝庆译本和梁实秋译本。朱译本,译自英国学者Jeremy Collier的英译本(刊于1701年),1998年出版,已经买不到了,目前能够买到的主要是何译和梁译本。何译本是根据George Long英译本(刊于1862年,常被誉为“标准译本”, 文笔近于拙朴,流通最广),1988年出版。梁译本根据C.R.Haines译本(刊于1916年),1958年出版。

何译和梁译的区别其实这可以想见,梁实秋是散文大家,文字流丽清雅,自然有上世纪国语初创时的痕迹;何怀宏是今天卓有成绩的伦理学名教授,文字简洁别致,使用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伦理学术语。例如第一句话,梁译作:“从我的祖父维勒斯(Verus)我学习了和蔼待人之道,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何译作:“从我的祖父维勒斯,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卷一最后一句话:梁译作:“在他面前没有人会觉得自己被他藐视,甚至会觉得自己比他还强;在适当范围内他和人谈笑风生”;何译作:“任何人都不能认为受到了他的蔑视,或者敢自认是比他更好的人。他也具有一种令人愉快的幽默的本领”。因为两个译本来自不同的英译本,所以不能从细微处比较谁更接近奥勒留,但谁的翻译更有韵味呢?其间优劣读者自择,笔者偏于何译本。

尽管梁译本诞生早几十年,但一直偏安台湾,今天得以在大陆重光,是因为何译本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先行获得了商业的成功。说到商业,舶来的梁译本更商业些,其封面广告有些不禁推敲的误导,让我们想起一句话——书卖一张皮。时间先后和包装宣传的吊诡殊堪玩味。

现在市场卖的各样《沉思录》不仅有不同的译本,不同的出版社,还有正版盗版,花样繁多!有些乱,不过,有选择,是好的。一本好书进入了更多的读者手里,我想,作者、译者、编者都应该欣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