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出远门前,想要从书架上挑出一本准备随身携带的书,实在是桩不大不小的麻烦事儿。太严肃的理论书吧,根本不是那种嘈杂环境里能够看得进去的;页码太多或者开本太大的,简直就是跟行李抢地盘,背来背去还不够累的。最好是模样小巧玲珑,内容又丰富有趣,既能开卷有益,又免去了本人最不擅长与人搭讪的尴尬。正好,手边有王小柔的新书《有范儿》,就是它了。
果然是本适合在旅途中阅读的闲书,不由庆幸自己的明智之举。
好比买东西要挑品牌,有过《都是妖蛾子》《还是妖蛾子》《十面包袱》等畅销书垫底的“王小柔”三个字,几乎就是“幽默随笔”的代名词,更不用说《把日子过成段子》这样叠出的金句,一度还成了MSN签名档的流行语。所以,尚未正式拜读,品牌效应=品质保障的信任,已经让这本《有范儿》预先得了高分。只不过,这一回,是要看看王小柔究竟是怎样扯着闲篇,甩着闲话,楞把家长里短的平凡日子给“砸挂”成了段子。
说到“砸挂”,本是相声界内部的一句行话,指演员之间相互戏谑调侃以制造笑料的手法。天津人爱“砸挂”早已不是新闻,再加上天津方言特有的哏劲儿,将这一原本是圈内人自娱自乐的手段不断地发扬光大,举一反三,从而制造了堪称地域文化特点的大众狂欢。说真的,你想绷着不乐都难。仅举一例:
话说有位仁兄开了辆京A牌照的车,刚驶进天津市区就被警察拦住了。他不知道自己犯了哪条交规,赶紧递上驾照,下车聆听教诲。警察非常认真地问:“首都来的?咱们天津白天也比不上你们那儿亮吗?”这是从何说起?顺着警察的手势一瞧,这位仁兄立马喷了——原来,刚才高速路上有雾,忘了关大灯了。
在王小柔的《有范儿》里,就随处可见这种有话偏不好好说的嘎劲儿和哏劲儿。有名有姓的诸如阿绿、赵文雯、冯冬笋等人,在王小柔兼具哈哈镜和放大镜功效的笔下,各个经历奇特,思维直线,貌似不着调的执拗中其实写满了现实的无奈与荒唐。在这里,一个个极具现场感的镜头画面,一出出五味杂陈的幽默生活短剧,王小柔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同时又频繁客串演员,只见她嘴皮子比脑子动得都快,信手拈来的“砸挂”,制造出足以放翻所有观众的喜感和笑料。千把字的文章一溜儿看下去,由不得你不一边呵呵地乐出声来一边还不忘感慨:真够贫的!
就像京津两地距离不远却风情迥异一样,北京人的“贫”似乎总透着那么一股居高临下的清高与优越感,而天津人的“贫”则好比马三立的相声,絮絮叨叨,嘀嘀咕咕,连字音仿佛都透着那么一股毫不见外的家常味道。尽管有人将之定位于“小市民”的风格做派,可偏就是这种毫不做作、话痨式的的随意调侃,尤其是毫不遮掩毫不扭捏的自嘲,这不才让天津的侃姐儿王小柔一路广受追捧,直至被冠以“当代最哏的段子作家”称号。
在《有范儿》里,不管是描摹其妖蛾子女友行状的“作妖”,记录身边人笑料百出之奇闻异事的“砸挂”和“挠挠”,还是对一些公共话题发表趣评怪论的“规矩”,无不是在轻松诙谐的外壳里裹着辛酸无奈的核儿,让你乐完之后还忍不住咂摸几下。别看贫得有点儿小市民,却又是贫得有里有面有品位。正当你以为她笔端恣肆,略有为“贫”而贫的嫌疑时,倏地一转,气场换了——记录儿子成长经历与家人生活点滴的“屁孩”和“范儿”,包括书中附录的插图(作者儿子土土的蜡笔画),呈现出侃姐儿王小柔感性的另一面,字里行间洋溢的女性情怀时不时令人会心一笑。
其实,和虚构的赵文雯一样,王小柔也并非作者的本名。而且,据说“文如其人”的说法相当不靠谱,现实生活里的作者一点儿也不像集自编自导自演于一身的段子里的王小柔。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习惯了跟在她后面用平民式的生活哲学,一边打量都市的光鲜和喧闹,一边观照自身真实面目的我们,并不在乎她的真实身份,只要这些看似鸡零狗碎的“砸挂”中始终有着不曾缺席的真诚和温暖,便足矣。
旅途中的我,合上书页,不由心生感慨:要是我们的相声作者和演员们都能如王小柔一般,见天儿地把日子“砸挂”成段子,该多好啊!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46:1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