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十宅论《情境与隐喻》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43:59
  • 58

同学向我推荐隈研吾的《十宅论》,说对通过不同的住宅划分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其中每种情景下用户的生活方式和背后的缘由分析得非常好。遂这个周末里读完了,相比手头压着的他那本很理论很抽象的《负建筑》,这本好读得多。

朱锷的翻译整体还算流畅,但一些专有名词的翻译仍嫌隔阂,比方说“记号学”不如翻译成“符号学”;“文脉依存构造”,何谓文脉,何谓构造,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以场所为中心的语言”,“场所”这个词放在这里也觉得生疏,带着明显的翻译味道,在这里,我更喜欢把它翻译成情境。

书中的内容诚如副标题所言——十种日本人居住的十种住宅,人们与其说是选择了该种住宅,不如说是选择了这个符号背后的隐喻。所谓十种是个比较典型化和夸张的分类,粗一看去,仿佛很多种里面都有自己的影子,或者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很可能会经历这些类型。但这里我想说的并非住宅与生活方式,而是这情境与情境背后的隐喻。

Alexis Rygaloff在《以情境为中心的语言》将汉语和日语并称作“以情境为中心的语言”,其他的语言则称为“以人称、主体、自我为中心的语言” 。之前也读到过类似的观点,当时不甚理解,现在仿佛明白了些。《天净沙·秋思》就是个例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就是用实词堆砌出的完美情境,每个中国人都可以理解,可若翻译成英文则不成句。

其实,我们远不止是以情境为中心的语言,更是以情境为中心的生活吧。

人们常常出没在各种截然不同的情境,比方说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在不同的情境里我们会穿不同的衣服,用不同的心情,跟不同的人在一起,说不同的话,并且用特定的服装和语言乃至表情,来进一步强调这个特定的情境。例如去上古琴课,一般要穿得古典娴静些,心也更沉静;去郊游踏青,就会穿得随意自然,性情也更活泼;回学校玩,可能就青春淳朴些,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日子。

对某种隐喻的向往也会导致我们对特定情境的向往,通过购置相应的物品和环境(符号),以期营造那样的心情和梦境。像菲理希梦的产品册,常常是让模特处在特定的生活情境里拍照,把衣服与它的情景和隐喻——诸如闲适、旅游、自由、安宁等等——联系在一起,让人出于对那样情境的向往而购买相应的衣服。

现在想来,也就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对某些东西没有抵抗力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