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小团圆《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42:37
  • 47

不能把《小团圆》当成她惯常的小说看,不然会失望,尤其那些被商业宣传忽悠来的首次接触张爱玲的人们。

我觉得也不算是传记,只是还未整理好的、为回忆录准备的零星笔记,只捡印象最深的片段记了下来。

写小说,写别人,都有个明确的主题,情节都是精挑细选的,每句话都是有的放矢的,里面的人物也可以照着自己的愿望塑造,可轮到写自己,就不那么手到擒来了,怎么说都觉得片面,所有的细节都真实发生过,反而分不出孰轻孰重,挑来拣去越回忆越多,一股脑讲出来也不知别人意会对了没有。一时兴起,想要剖白自己,顾不得刀法和深浅了,有种豁得出去的勇敢,然而,竟剖得血淋淋的,身边人也都溅了一身,又担心太残酷了……

我不知道张爱玲在天之灵愿不愿意这本书出版。也不知那些本不爱她,或根本不认识她的人看后怎么想她。是不是个自卑又世故、敏感得有些神经质、一辈子苦闷于不怎么受人待见、野心勃勃又故作超然、被人始乱终弃了还含含糊糊不愿说破、最后孤独终老的一个写字的老女人?

我说不上喜欢她,可想到有人可能会这么想她,还是觉得心疼。

《小团圆》应该只给那些喜欢她书也喜欢她人的人们看,因为有了原本的敬重和理解作底子,才能善意地欣赏她这次自行敲破那层偶像的壳子,露出凡人的不堪来。

“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难怪她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原来她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俯瞰红尘,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那片烂泥潭里挣扎出来的。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因此更刻薄。

张爱玲极爱美,在她的世界里,美是女人应尽的本分,脸型身条眉眼、衣服的花色款式、耳朵上的坠子头发上的髻,这些细节比战争局势兴衰存亡更值得着墨。她在乎,是因为身边人在乎。可偏偏她自己生的不够美,至少没有美得符合大众口味,她母亲因此对她不屑,画家那句“风度很好”也让正斟酌着爱她的之雍感觉不爽。然而她还是一辈子没有停止修炼,朝着女人的极致精雕细琢着,却再也没有贴心人给她当面叫好了。

喜欢终日沉浸在小说世界里的少女往往早熟而多情,可这九莉(《小团圆》中张的化名)偏偏是个姑姑不疼舅舅不爱的孩子,虽然出奇得通晓世故情理,却连生身父母都不愿承担她的依恋,眼见着聚少离多的母亲却得喊二婶,唯一一个以为真心疼爱她的韩妈,却也带着些私心指望着陪嫁个好人家。别人以为生在个没落的贵族也必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却不知里面勾心斗角、伦理颠倒,千疮百孔得远不如个寻常百姓家清净和幸福。

九莉躲过了炮弹的轰炸,狂奔回防空洞里,竟连一句“我刚才险些就没命了”都没处倾诉,硬生生把那激动咽了回去。那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呀,竟悲凉至此!

张爱玲的功利和清高,也是被从***出来的,天资聪颖又功课优秀,不知多少人背地里等着看这个自视甚高的女子功亏一篑跌入世俗的狼狈里,好落井下石,甚至连自小最爱的亲弟弟也背后不善。她不生不息却一一记在心里,用自己的方式,向着出人头地的方向拼搏。最终竟走得那么高那么远,再也回不去寻常人群里了。

挑剔、自私、世故、刻薄、敏感、悲悯、性感、多情、深情、矜持、浪漫、爱计较、爱虚荣……女人的这些特性在张爱玲身上一个不落地统统发展到极致,她没有半点中性色彩,是女人中的女人。这样的女人谈一场那样的痴恋丝毫不稀奇,就算痴恋的对象是胡兰成又怎样,胡兰成的为人和历史角色在这里都不重要,在一个女人面前,他只是个可以交心交身、懂她怜她的情人,女人的爱情像男人的勃起一样,有时候是身不由己的。既然爱与不爱都身不由己,谁也怨不着谁。

张爱玲屡次提到,她对色彩的欲望,这本是个浓艳的女子,向往的也是浓艳得几近世俗的日子,只是不巧生在了荒凉的时代里,又不巧赶上个更荒凉的命运。

我们后人也只能为她轻轻叹口气。幸好,她这一辈子里还多少留了些浓艳的痕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