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hutianyi.net/?p=985
几乎成为一种惯例,每当到了某些月份,大陆公民总是会思考讨论关于“言论自由”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言论市场”理论。简单说,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不同言论就像在一个市场中一样互相竞争,真理会在讨论中出现,而在讨论竞争的过程中,无论是***还是民众,都要宽容地允许各种不同声音出现并不加制止——尤其是***不能限制言论自由。
这种经典的理论在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得到充分体现,但是显得有些讽刺的是,这种限制***干预的做法也许会造成另一种言论不自由。这个观点就是这本书——费斯的《言论自由的反讽》的论点。他发现,虽然传统意义上第一修正案在限制***权力上做得很好,很多限制公民言论自由的行为被约束,但同时这个言论市场依旧出现了不公平的情况——言论的“沉寂化”。由于先天的一些不平等,例如富人拥有更大的资源,更大的话语权,传统保守思想占主流等等原因,会使得一些小众的声音变得忽略不计,以至于即使它们有发言权也显得没有意义。费斯教授认为,此时,***不应保持所谓的“中立”,而应该出手干预,让那些小众的声音也能让大家听到。也就是说,单纯追求传统古典意义上的言论自由并不够,而是要追求言论影响力的公平,这样才是有利于言论自由的根本目的,民主。进而费斯教授得出一个看似“反讽”的结论:***既可以是言论自由的敌人,也可以是言论自由的朋友。
这种观点非常有现实意义。我们知道,在欧美民主国家,当地的***权力被法律严格限制,但与此同时大型私人企业甚至于宗教团体的势力很大。在私有权和宗教信仰自由权被保护得相当好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团体的影响力巨大到可以控制媒体舆论。举个例子,如果新闻集团的默多克讨厌同性恋,那么他可以禁止自己旗下媒体播放赞成同性恋的新闻;如果他对穆斯林国家有成见,他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只播出穆斯林国家的负面新闻。
这种情况当然是有问题的,但与此同时费斯教授的主张又面临另一个问题:如果***出手干预言论权,以便各种不同的声音都能有相同的影响力,那么这种行为势必要耗费***的资源(即所有纳税人的资源),同时这也会损害到另一部分纳税人的权利。另外,这种影响力如何界定?那些主张是需要被扶持?被扶持的主张要扶持到什么地步才能和与他们相对的主张影响力相同同时不至于“反弱为强”?还有,***如何能抵抗住主流舆论的压力而为小众呼声“做主”?这些问题在具体操作上困难重重。
在言论自由问题上,左派和右派的区别在于,左派为言论自由权提出了一个精彩的目标,右派为言论自由权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限。前者更激进,后者更保守。
看完整本书,我个人对此问题的态度还是偏保守的。原因有三:第一,就像前文说的,依靠***干预使得言论权更平等非常难以把握;第二,我对产权非常看重,我不能接受取之有道的合法产权被***所干涉;第三,我是中国大陆公民,我对***成为“言论自由的朋友”不抱太大期望,能够做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程度我就谢天谢地了。
虽然我对言论自由的态度更偏向保守的右派观点,但我同时也不认为言论“沉寂化”问题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就不会改善。这本书出版于1996年,距今已经13年了。在十余年中,整个言论平台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让个人媒体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传统媒体,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都日渐式微。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不是为了看个笑话,现在还有多少年轻人会坚持忍受每晚19:00-19:30的《新闻联播》?Twitter、Youtube、Facebook、Myspace等等这些新媒体的代表都是以个人为主,信息的发布都是自下而上的。因此,科技让未来社会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分散,这一点是单纯研究***法律的费斯教授难以预料到的。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互联网的这种趋势最终有可能会导致每个人更加沉浸于自己的那个“小舆论”中,变得更加偏激,这种情况反而不利于民主。但这里不多探讨。
我相信,费斯教授对于言论自由权的观点永远有其价值。无论科技还是***使得话语权的分配如何变化,总有人会觉得自己的言论权不够,因此,“言论自由的反讽”将永远存在。因为反讽永在,所以追求自由的脚步永不停歇。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41:4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2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