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燥而布满绿意的北京,我遇到了《河岸》,这是一部充满南方忧郁和湿意的作品,梦幻般的香椿树街和枫杨树故乡在写实的油坊镇上再度绵延了它的诗意和苍凉。读完《河岸》,我觉得这是一部写得既铺张又有分寸感的小说。作者苏童在追忆中完成了对历史细节的打捞,然后通过记忆历史来介入当下现实。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是一个最缺少浪漫却又最具有隐秘生机的时代,也是一个被红色想象所遮蔽的时代。那么,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个人的梦想是如何破碎并消失的?苏童通过一个“寻找”的姿态完成了对这个时代的记录。
“在路上”是苏童写作的一种姿态。小说《米》中的五龙在洪水中逃离枫杨树故乡,最终又回到了故乡,一种具有轮回意义的宿命人生在路上开始,也在路上终结。《河岸》中库东亮却在青年时刻戛然而止,但他却经历了一次最复杂最丰富的行走。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库东亮的少年,不过,这也是一个关于两代人的怕与爱的故事。库东亮的父亲库文轩是女烈士邓少香的儿子,高贵的血统为他带来了无限荣光。但随着身份的消失,荣光背后的问题一一浮现,儿子变为“空屁”,妻子与他离婚,当年的生活作风都成了“致命的问题”。后来他选择了逃离,隐匿于河流之中,甚至他采用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宣布与“岸”脱离。然而,他还是无法忘记岸上的一切,历经沧桑之后的他选择了驮碑投河,用绳子将自己的身体和纪念碑捆绑在一起,同时,也把自己身份和生命彻底纠缠在一起。
父与子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父亲身份的更迭,库东亮强烈地感受到了身份的缺失感。尤其是父母的离异,他成了一个河岸之间分裂的人,成了一个被人生盛宴所忽略的人。于是,他只有踏上寻找之路,寻找梦想,寻找身份,寻找爱。慧仙的出现让他的内心动荡不安,然而,少年的爱只能是“水葫芦对向日葵的爱”,爱得离奇,爱得深奥,库东亮只有借助于密密麻麻的文字完成爱情的诉说。由于父亲一直监督着青春期的自己,因此,父与子之间的关系更为微妙,更为复杂,无奈中父亲决定自杀,儿子打算出走,恨变成了遮盖爱的手段和方式,这爱恨交融的背后都是无奈的辛酸。苏童在这里淋漓尽致地呈现了人类的浩瀚与脆弱,他不仅完成了一种“心灵的探寻”,也建构了一次“精神的成长”。或许,在苏童看来,黑暗和阳光的交织就是人类最本原的生存方式。与此同时,他还探求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自我的寻找和定位,并向世人展示了个体成长过程中内心深处的种种隐秘的场景,交织出一种富有节奏的“跌跌撞撞地行走”。
苏童对于女性的洞察是文坛公认的高手,女人的言语笑颦都在他的书写中变得丰富和精彩。在《河岸》中,苏童对少年心理的描绘同样是一次经典的超越。苏童借助库东亮的寻找完成了无穷的命题,更重要的是,这种寻找不是一个有明确目的的动作,而是在飘荡中让内心浮现的过程。岸上的人在固定中动荡不安,河中的人却在流动中渐渐安稳。
如果说,苏童的《碧奴》让部分读者失望过,那么,曾经的失望将会在《河岸》中得到补偿。毕竟,《碧奴》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而《河岸》却是苏童个人心灵的诉说。我觉得他在写作的时候,眼前总有这样的一个画面在晃动:一个青年漫无目的地在河岸边行走,眼神茫然而又急切,但隔着时光之河,他突然看到了另一岸边的自己——一个少年。年少时候,谁没有梦,而今梦想却在照进现实的同时变为坚韧的破碎之花。一切都是如此的清晰而又模糊,一切都从他们的对视中悄然而逝……虽然库东亮在艰难地行走中没有看到灿烂的群星,但最终疲惫的心灵却能变得宁静和澄明。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30:55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1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