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无边风月话当年《二十世纪中期香港周刊的特色》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29:22
  • 270

刘乃济

出版界心酸话当年

今年本港的出版界事业颇为兴旺,两个大集团投以巨资出版周刊,但是发行前的宣传费用,已各逾数百万元。由此可见,财团认为这类刊物在市场上还有颇大的发展空间。

早在五十年代,本港的出版市场可以说是十分荒芜的。当时独一无二的就只有一本《东风画报》,大部分篇幅刊登外国通讯社发出的图片和文字,由曾楚霖一脚踢,又影又写。后来曾楚霖转入影视圈做咖哩啡。他已于年前去世。

大陆政权易手之后,女作家孟君由广州来到香港,创办了一本《天底下》周刊,读者以青少年为对象。初时班的颇为有声有色,后来由于读者只囿于一小撮爱好文艺的年青人,长期亏损,出版了两三年,就再没有办下去。

当时有些爱好青年文艺的人士,也想延续这种有意义的事业,由文艺作家慕容羽军主编的《青春周刊》,和今日著名影评人秋子主编的《新青年》,都曾出版过十几期,但都因销量极其狭窄而夭折。

从上海来的作家范基平也出版过一本《四海杂志》,但在几期之后亦告锻羽。著名美食评论家唯灵,当好似也主编过一份小报形式的《星期画报》,苦苦撑持了一年半载之后,仍然逃不脱关门大吉的悲惨命运。

这些前辈都是本港出版界的拓垦者,也可算是马革裹尸的烈士。由于当年的香港被称为"文化沙漠",市民除了看报纸之外,都没有阅读刊物的兴趣。本港的工商业都只在萌芽阶段,一般人的收入不多,大家都要顾及衣食,购买刊物算是很奢侈的开支。

最致命伤便是当年的法例,报刊只准卖报纸,如果兼卖刊物,便会被警方捡走和罚款。于是,刊物印好之后,连个摆卖的地方也没有。

八卦周刊的祖师

谁都知道,《明报》是凭着金庸一篇连载武侠小说和一篇社论打出天下来。在《明报。站稳了之后,便作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出版《金电视》之外,还出版了《明报周刊》和《武艺与历史》,接着,《明报周刊》也相继出炉。

明周的主编雷坡本来是《明报》娱乐版的编辑,他和潘粤生在《明报》创办时,便已跟着金庸捱世界。当时《明报》的娱乐版只有六条字,版位不多,雷坡便 编访一脚踢。

当好似其它报纸都有一大版娱乐版,篇幅较多,可以图文并茂。《明报》娱乐版篇幅较少,容纳不了许多消息,甚至图片也欠奉。图片对于娱乐版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许多读者看的是动态,而一脚踢的雷坡却不会摄影。

在这种劣势之下,雷坡却奇兵突起。他不想其它报纸那样,只刊登正面报道消息和图片,他以柳闻莺为笔名,专门写内幕文章。他的观察力锐利,文章俏皮轻松,时常把日常用语加***去,创出另一种"三及第"的风格。不但受读者欢迎,连影剧圈中人也争相传闻,柳闻莺也就成为煲水和八卦新闻的祖师。

《明报周刊》创办后,由于主编雷坡对于娱乐圈的事情最为熟悉,明周的内容当然已报道圈中内幕为主。喜欢看娱乐版的读者,正面的消息报道,未能满足他们的八卦心理,明周的内容正好投其所好,于是一炮而红。

最重要的却是广告市场在这个是有有一个很大的转变。以往广告商只肯把广告刊登在报纸上,对于刊物,他们是不屑一顾的。由于商品广告已进入彩色时代,而当时报纸的彩色印刷还未臻完善,刊登出来也会打个折扣。周刊却有一部分篇幅用四色机印粉纸,可以达到广告商的要求,而且每周出版一期,在时间上可以配合。于是,《明报周刊》不但可以赚书价,还可得到位数不菲的广告收入。

八卦周刊成行成市

出版市场向来是很敏感的,《明报周刊》的成功,引来不少效颦者,首先便是《香港周刊》的面世。

《香港周刊》的创办人李文庸,笔名董梦妮和慕容公子。他本来是《明报周刊》的记者,追随雷坡多年,在娱乐圈很活跃,有事一枝健笔。他除了写娱乐圈内幕文稿之外,还写过多本传奇小说,其中以《小鬼子传奇》最受读者欢迎。玉郎机构要出版《玉郎电视》的主编。但只编了几期,双方发生意见,黄玉郎委任自己的太太做《玉郎电视》的主编。

李文庸离开《玉郎电视》之后,便自行创业,与对广告行业很熟悉的柯长源合作,创办《香港周刊》。由李文庸主持编务,柯长源洽商广告,配合得天衣无缝。李文庸很有锐气,把《香港周刊》班的有声有色。

《香港周刊》异军突起,获得成功,玉郎机构也出版了《清新周刊》,要在八卦周刊市场分一杯羹,销数与广告亦与《香港周刊》并驾齐驱。由于李文庸与黄玉郎有过《玉郎电视》那一段过节,也由于业务上的竞争,李文庸在创办了一本《清雅周刊》,由曾在《香港影画》担任过编辑的周伟任主编。说也奇怪,李文庸创办(香港周刊)很成功,但再办一本《清雅周刊》,便相形失色。《清雅周刊》苦撑了一年多,终于在竞争中倒了下来。

此时,又有一本《翡翠周刊》面世,由张翼飞主编。说也奇怪,这本周刊的销路始终平平,广告市场也打不开,由于皮费较轻,一直苦撑下去。后来由胡仙收购了的玉郎机构接办,仍然回天乏术。再卖给电视日报集团经营,但已病入沉痾,终于一暝而终。

由于这类周刊成行成市,并以爆娱乐圈内幕为主,故被称为八卦周刊。

八卦周刊鼎力之势

至于较后期出版的《城市周刊》,则是由《香港周刊》分拆出来的。当年李文庸和柯长源合理创办《香港周刊》,一主笔政,一主广告,业务蒸蒸日上,后来可能对于发展前途,双方各有意见,于是合久必分。柯长源卖下李文庸的股份,独立继续经营《香港周刊》,并经常出版各类内容的单行本。李文庸则带领大部班底另起炉灶,创办《城市周刊》,业务也极鼎盛。且为胡仙集团看中,把它收购于旗下。

优胜劣败,是商场常见的现象,出版事业亦不例外,《香港周刊》终于败下阵来。但一鸡死一鸡鸣,东方报业集团凭着财力人力的优势,创办《东方新地》,来势汹汹,给予被称为八卦周刊盟主的《明报周刊》莫大的威胁。由于明报集团改组,兼任明报集团主席的雷坡,宾座换上新人,连带《明报周刊》主编职位亦不保。百乐门印刷集团冷手执个煎堆,重金礼聘雷坡来担大旗,创办《星期天周刊》,一方面以一开三卖大包的政策作为创业的杀手锏,另方面拉拢《明报周刊》的作者替《星期天周刊》写稿,缘杨移作两家春。

《星期天周刊》的崛起,使到《明报周刊》和《东方新地》感到受威胁,亦纷纷以一开二或一开三的卖大包战术还击。由于这三家集团都财雄势大,短期间内实难分得出轩轾,鼎力之势,预料将会保持一段长时期。至于《城市周刊》,虽然有胡仙集团做后台,但在三大集团杀得沙尘滚滚之际,却是以不变应万变,始终按兵不动,与另一本也是胡仙集团旗下的《清新周刊》,争夺梗颈四的位置。

说到八卦周刊,便不能不提及一本曾经显赫一时的《新知周刊》。广东有一句俗话:"十只冬菇,必有一只香菇。"《新知周刊》看来就八卦周刊中的一只香菇,因为它的内容另走一格,极尽旁门左道之能事。

《新知》首先刊登艳照

《新知周刊》的主编李金石,是来自广州的报人。曾经在本港创办过一张小报《华星报》,后来也编过《东西画报》,亦曾经在《南国电影》和《四海周报》做过编辑。

当八卦周刊流行时,李金石拿了一个创办周刊的计划给环球出版社的老板罗斌看,罗斌觉得不妨一试。李金石便进行筹备,他把周刊的名字改为"新知"。当时罗斌问笔者,这个名字好不好?笔者觉得这个名字,很容易会使到读者以为是科学知识那一类的内容。罗斌也有同感,便想改名字。

笔者说:"名字不必改,只须在封面上加印八个字,读者便可明白内容是什么了。"这八个字便是"新闻内幕,知无不言"。由于"新知"两字想在头位,读者看到,便知道这是一本八卦周刊了。

由于李金石曾经在《南国电影》做过编辑,他对电影圈情况不算生疏。不过,由于几本八国周刊都争着发掘影圈内幕和影星的煲水新闻,《新知周刊》在人力物力方面都比不上人家,内容也就相形绌。

名摄影家何藩导演了一部裸星影片,也就是现时的所谓三级影片。他把剧照交给八卦周刊登,以广宣传。却不料当时的周刊,都以为读者绝大部分是女性,而且争取打入家庭,对于何藩送过来的裸体照片,都摇头摆手,敬谢不敏。何藩以前在邵氏做过演员,李金石在《南国电影》做过编辑,彼此都是熟人,何藩与李金石商量,希望那些艳照能够在周刊上刊出。李金石不但表示乐意刊登,还说多多益善。

《新知周刊》注销艳照之后,在八卦周刊市场上,恍如投下了一颗炸弹。其实那时候的所谓艳照,还比不上后来其它周刊所刊登的所谓走光照片。但在那时候,社会风气仍然保守,影星穿低胸礼服,把胸脯露出大半边来,便以为很不得了。

《新知》大爆跛豪内幕

《新知周刊》刊出***后,却很得到好此道者的欢迎,销路大增,而这路读者也就是***的重视拥??,在《新知》看到一斑之后,对票房收入也有帮助。这时候,恰巧***正在风起云涌,于是,电影公司都争着拿剧照来给《新知》刊登,以收宣传效果。而一些想以卖弄胴体而进入电影圈的女郎,也纷纷由友好搭路,希望自己的***能在《新知》刊出,吸引***商的注意而成为明星。甚至有些捞女也想凭着《新知》注销搔首弄姿的***而引起狂蜂浪蝶的注意。

由于《新知》的独树一帜,自由另一种读者的捧场。有人以为这类内容只能吸引知识和收入较低的读者,事实却不然。《新知》在中环报摊也很畅销。可能是"食色性也",不少白领阶级也都捧场,买了之后不带回家,放在公司的抽屉里偷偷欣赏,甚至一些女白领也都购买,原来女人也喜欢看女性胴体。

《新知周刊》的销数直线上升,除了别树一帜刊登***之外,却又"时势造英雄"。当时著名毒贩跛豪炙手可热,做这类偏门生意的结怨不少,有人致电李金石,愿意和盘托出跛豪的内幕,问《新知》敢不敢刊登?

李金石以前办过小报,对这类小道消息最感兴趣。他也胆识过人,竟敢与对方约会见面。每期由他亲自执笔大爆跛豪内幕新闻最吸引读者,《新知》销路更加锦上添花。李金石也很自豪,他曾说:"《新知》的销路,是我用性命搏回来的。"

后来,***开到荼薇,而跛豪也被有关当局拘捕,锒铛入狱,再无跛豪的内幕可爆。而李金石对《新知周刊》也意兴阑珊,急流勇退。以后,《新知周刊》换过了几位主编,一蟹不如一蟹,销路如江河日下,最后只好黯然结束。

《新知周刊》在八卦周刊市场突放异彩,可惜只如彗星一现,又陨落黑暗长空。

社会内幕也能卖钱

《新知周刊》虽然大起大落,却说明了一件事,就是八卦周刊并不一定要"八"娱乐圈的事情,如果"八"社会新闻内幕,也一样能拥有大量读者。如今红得发紫的两本十六开度的周刊,就证明了"八"社会新闻内幕确能吸引读者,甚至销量达十多万分。不过,如今这类周刊的份量和包装,和当日的《新知周刊》比较起来,当然是不可同而语。

十六开度的"八"社会新闻内幕周刊的崛起,与《新知周刊》由璀璨趋于平淡,相隔了几个年头,但最直接启发灵感的,却是《龙虎豹》。可能该杂志的主持人得到启示,原来裸女加上黑社会内幕,是可以拿来赚大钱的。事实上,《龙虎豹》的内容,就只有两度板斧,就是裸女加上社会黑幕,而这本杂志的高峰期,每期可销二十万本。摒开品质不说,这本杂志可说是打破了出版市场销量最高纪录。而且以后作东施效颦而以此类面貌出现的杂志,就有好几本。

踏进八十年代,对于周刊来说,有一个可惜的现象,就是广告商发现了周刊拥有具有购买力的读者。在电视卖广告,只是一瞬间便过去,很难尽量解释商品的长处。而且,广告稿的制作质素越来越高,在报纸上登广告,纸张和印刷都不能尽顾广告的鲜艳夺目。而周刊的高级纸张和精美印刷,才能与制作完美的广告相得益彰。于是,周刊除了可赚纸价之外,还多了一条赚广告费的财路。由于竞争激烈,周刊越出越厚,成本高出于售价,广告费甚至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至于杂志方面,也出现了一个畸形现象。有些印刷的非常精美的杂志,销路平平,确能得到一些高价广告,并以广告为主要收入。行内人称这种杂志为"报销杂志",因为只须把几本印得精美的杂志送往广告公司,就可以拿到一张数额巨大的支票了。

电影画报的崛起

除了环球出版社的杂志之外,新闻界前辈李金石也办了一本《东西画报》。这本画报的内容仿效《东风画报》,以外国通讯社的新闻图片为主,只不过《东风画报》是八开本,《东西画报》是十六开本。后来,《东西画报》觉得这条路子走不通,销路日窄,便改刊消闲杂文和小说,果然收到读者欢迎。《东西画报》这个名字也改为《东西十日刊》,虽然印刷条件比不上环球出版社,但销路却可以和环球旗下的杂志分庭抗礼。

而另一方面, 也在这时候兴起,最早是国泰机构办了一本《电懋电影》,由黄也白主编。因为国泰机构在香港的电影公司,成为电懋公司。

当时电懋公司影星如云,拍片数量很多,所以,《电懋电影》的内容非常丰富,销量更是一枝独秀。后来邵氏机构见猎心喜,也办了一本《南国电影》。当时邵氏机构在香港的公司叫做南国公司,由邵家老二邵邨人主理。

可是,当时的南国公司,无论影星阵容和影片生产数量,都不能与钟启文主理的电懋公司相比。由于这类电影画报专报道自己公司旗下明星动态和影片内容,南国公司的影星和影片既然比电懋公司逊色,当然也影响到《南国电影》的内容不及《电懋电影》精彩,销路瞠乎其后。

《南国电影》出版了十期,恰巧遇到邵氏机构大改组,邵邨人退休,由邵家老六逸夫从新加坡来香港主持大局,邵氏父子公司(SS)也改为邵氏兄弟公司(SB)。邵逸夫大展宏图,拉拢天皇巨星加盟并开拍彩色巨片。而电懋公司方面,因为董事长陆运涛在台湾堕机身亡,群龙无首,影片产量大减,旗下巨星亦"蝉曳残声过别枝"。

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由于邵氏的影星和影片的声势大振,作为宣传刊物的《南国电影》也脱胎换骨了。

杂志以南洋为销场

六七十年代初期,出版家罗斌从上海来到香港,创办了环球出版社,初期出版了两本杂志,一本是《蓝皮书》,另一本是《西点》。

《蓝皮书》的内容以侦探小说为主,当时最吃香的一篇连载小说,是上海作家孙了红所写的《女飞侠黄莺》。《西点》则以文艺小说和外国翻译小说为主。后来,环球出版社再多出版了几本杂志,那就是以翻译外国香艳谐趣作品为主的《迷你》杂志,以黄色作品为主的《黑白》杂志和全本都是武侠小说的《武侠世界》。

在《武侠世界》出版的时候,正当本港武侠小说的高潮。金庸当时在《香港商报》写《碧血剑》和《书剑恩仇录》,与梁羽生在《新晚报》写的《冰川女侠》等,真的是风魔一时。不少读者就是为了要看这篇武侠小说才去买那份报纸的。后来,金庸创办《明报》,把自己写的武侠小说刊在《明报》上,实行"肥水不流别人田"。

当时《武侠世界》的皇牌是马评家叔子用另一笔名蹄风所写的武侠小说,诸如《天山猿女》、《武林十三剑》等,也请仍在上海的孙了红写《黄毛怪人》。

不过,当时本港写武侠小说的作家寥寥无几,台湾那边确实人多势众。于是,罗斌从台湾搬来了救兵,卧龙生、诸葛青云、东方玉、古龙、司马翎、秦红等,还有朱羽的民初打斗故事也很吃香。后期倪匡也加入武侠小说作家行列,由于上海作家孙了红年事已老而辍笔,罗斌请倪匡写《女黑侠木兰花》,作为《女飞侠黄莺》的延续。

当年本港看杂志的人不很多,杂志的主要市场确是在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太过、越南、缅甸等地方,销路加起来占上三分之二,香港只能销三分之一。

那时候,本港的商界还不习惯在杂志上刊登广告,所有的杂志都只能以赚书价为主要收入。

南国电影后来居上

邵逸夫来港主持邵氏机构之后,延揽了当时在美国之音做台长邹文怀担任宣传主任。他指示邹文怀办的第一件事,便是不惜工本八《南国电影》办好。当时负责《南国电影》编务的范基平辞职,由邹文怀邀请新闻界前辈梁风担任《南国电影》的主编。老板既然下令不惜工本,而且邵氏旗下影星阵容强盛,巨片如云,在互相配合下,《南国电影》的小路直线上升,最高峰时曾将每期销过十六万本。在当时的出版市场来说,这已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

另一方面,有一个文化机构也出版了一本《银河画报》。但因为当好似的影星和影片资料,都控制在两大机构的宣传手里,肥水怎能留到别人田?当然最好的资料都留给自己的画报利用。所以,《银河画报》虽然出版了许多期,但因为内容贫乏,小路乏善可陈而长期亏蚀。

环球出版社也出版过一本《环球电影》,由潘柳黛主编。潘柳黛在电影圈中人面很熟,也能拿到一些独特材料,和别出心裁弄一些新鲜的内容,小路也能维持在将近两万本之间,成绩是很不错的了。但再出版了士气时候,由于潘柳黛与环球出版社之间因粉红问题而??裂,《环球电影》也就无疾而终。

这时候,粤语片圈中伶影分家,一部分影星合组了中联公司,也办了一本《中联画报》作为该公司的宣传刊物。这本电影画报的小路最不稳定,由于每一位影星都是股东,封面和内容都必须公平处理,在刊登红线女作封面时,小路高达数万。但轮到用吴楚凡作封面时销路则跌至数千。当时的主编黄墅也大摇其头,认为在这种制度下《中联画报》也是无药可救。

后来,邵氏机构多出版了一本《香港影画》,由朱旭华主编,亦舒当年也在《香港影画》专写电影报道文章。

电视周刊的崛起

嘉禾公司崛起之后,也办过一本《嘉禾电影》,由梁风主编,但家和初创时,影片和影星都很弱,《嘉禾电影》在长期亏蚀下,也办不下去了。另一本由影剧记者刘阿佛主编的《银色世界》,由于当好似台湾影片在香港很吃香,而《银色世界》以报道台湾影片和明星为主,《银色世界》也曾出过一时风头,但好景不常,后来的销路也江河日下了。

当年《电懋电影》和《南国电影》双雄并立时,销路仍是不以香港为主,因为那时候,香港电影观众都喜欢看西片,甚至有人认为看本港片的人是二等观众。但本港影片却很受东南亚观众欢迎,因此连带电影画报,大部分销场都在东南亚,约占百分之六十以上。而且,电影画报销量虽多,却仍不能吸引广告客户,一般商业机构认为广告须刊报纸上或在电台上的观念荏苒不能打破,所以,在画报售价不能抵消印刷费和编辑费的情况下,若不是有电影机构支持,把亏蚀作为宣传开支,电影画报就很难维持下去了。前面提到《银色画报》不能不补记一笔。这间机构也出版了一份《中国学生周报》,名作家胡菊人当年在这份周报担任主编,内容颇受爱好文艺的青年人欢迎。如今,不少在杂志报纸写专栏的作家,当年都是《中国学生周报》的热心投稿者。

继续下去,应该谈谈电视周刊,说到电视周刊,最早出版的当然是无线电视的《香港电视》,和丽的电视台的《丽的电视》。这两本刊物都以宣传自己的节目和旗下的电视明星为主,因为电视观众要看电视节目表和剪下印花参加电视台的活动,而且售价便宜,所以销路都很好。再加上有电视台做后台,拉拢商户广告,广告收入也可弥补书价的损失。

电视周刊的第三者

再会说到电视周刊,当时市面上就只有《香港电视》和《丽的电视》两本,都由电视台出自创办,用来宣传自己的节目,和吹嘘旗下的艺员,题材都是很正面的,换句话说,就是"只有譛,没有弹"。但因当时电视拥有许多观众,观众为了想看节目和艺员的介绍,便买电视周刊来看,两本电视周刊都有很不错的销路。

不过,当时丽的电视还是有线广播,要看丽的电视便要按月收费,收视率当然比不上不收费的无线。由于"水涨船高"的道理。《丽的电视》的销路和《香港电视》,始终有着一段很大的距离。

由于两本电视周刊的内容,都只是报道本台节目和艺员动态,对于对手的情况便一字不提,于是,两台节目都有收看的观众,想知道两台的节目次序和艺员状况,便需要每周买两本周刊来看了,这样一来不方便;二来在金钱上也要多付出一些。

也由于两本电视周刊都是电视台的宣传刊物,只作正面的吹捧,欠缺对节目的公正批评。至于艺员的八卦新闻,当然是完全欠奉,这就使到电视周刊的读者觉得不够过瘾。

环球出版社发现了市场有这个空档,便出版了一本《新电视》周刊,不但刊登两台的电视节目,而且报道艺员的动态,最重要的,便是把两台的节目作公正的褒贬评价。于是,读者买了《新电视》,便可睹两台的消息,还可以看到对节目的合理批评。

这个构思本来是很合理的,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原有两本电视周刊都由两台的宣传主理,他们为保持自己的优势,当然是"睡榻之旁岂容他人打鼾",杀手锏便是把本台消息封锁起来。

无端发达创出奇迹

本港早期电视台由于丽的电视台形式较弱,宣传攻势也不及无线强劲。由于电视周刊出现了第三者,他们认为若能够拉拢一个战友,比较旗下的宣传刊物多销几本书重要得多。于是,在无限以咄咄逼人的态度对付《新电视》时,丽的却以笑脸迎人看待《新电视》。新电视的记者要采访丽的消息和访问丽的旗下艺员,丽的宣传部不但欢迎,而且热心帮忙。这么一来,《新电视》的内容便略为偏袒于丽的那方面了。

无线宣传部的斗罗政策也受到旗下艺员的非议,他们甚至质问无线宣传部,为什么《新电视》较多报道丽的艺员,而对无线艺员态度冷落。无线宣传部却又不能向旗下艺员解释为了保护《香港电视》周刊的苦衷,真如哑子吃黄连,有苦却说不出来。

事实上,《新电视》也有它的生存条件,因为读者买了这本中立性的电视周刊,便可以看到两个电视台的动态,而不需要买两本,增加开支。当时《新电视》约销三万本,《丽的电视》约销两万多,《香港电视》占尽优势,销数达十万本。可是,世事难料,谁也想不到《新电视》的小路,竟然有一天会超越了《香港电视》。

以当时的形式来说,《香港电视》是雄霸了电视周刊的市场。不知是哪一位红须军师献策,认为《香港电视》还是赚得太少,竟然把售价由每本五毫增加到一元。他们预料,以《香港电视》的优势,即使加了价,影响不会很大。

五毫与一元相比,加价高达一倍,不但读者难以接受,而且带来反感。《香港电视》加价一倍,销路却跌了一倍。由十万本跌至五万本。《新电视》仍然是卖五毫,却无端端发了达。在《香港电视》加价后,它的销路直线上升,高峰期竟销到十五万本,整个出版界都是为奇迹,便引来许多竞争者。

电视周刊战国时代

由于《新电视》在电视周刊市场上开辟出一条新路,其它出版机构也都见猎心喜。首先是明报集团出版了一本《金电视》,由明报总编辑潘粤生的太太黄夏担任主编。黄夏出身于娱乐记者,主持电视周刊编务,当然是胜任愉快的,接着是玉郎机构出版了一本《玉郎电视》,跟着又有一本《大众电视》面世。到这时候,电视周刊共有六本之多,互相竞争,进入了战国时代。

继而说到被称为"八卦周刊"的娱乐周刊了。很多人都以为《明报周刊》是第一本娱乐性周刊,其实不然,在《明报周刊》出版之前,便已有一本《四海周报》。

《四海周报》的班底,就是《南国电影》的编辑部,他日间在清水湾邵氏影城上班,晚上便回到设于阿皆老街的四海周报编辑部工作。幕后老板是邹文怀、何冠昌河梁风,也就是后来家和电影机构的领导层。

由于《四海周报》的班底都是影圈中人,所以这本周刊的内容以影人动态为主。由于社长梁风是新闻界老派人马,处理文稿十分谨慎,不像后来的八卦周刊乱报煲水新闻,所以销路一直难以打开。况且当时的《四海周报》是小本经营,工作人员也是业余性质,尽力减少开支,再加上当时商业机构也不习惯在杂志上刊登广告,《四海周报》苦撑了几年之后,终于关门大吉。

当邹文怀跳出邵氏另组嘉禾公司是,《南国电影》主编梁风追随邹文怀离开邵氏投入嘉禾,亦以《南国电影》的班底,出版了一本《嘉禾电影》,每月出版一期。

但因早期的嘉禾,影星阵容薄弱,仅由几个新人茅瑛,苗可秀和衣依等支撑局面,影片质量也乏善可陈。

作为嘉禾官方宣传刊物,却拿不出什么货色来,《嘉禾电影》也只出版了两年,便告寿终正寝了。

创新的三毫子小说

当年的电视周刊,每本才卖三毫子,每期《香港电视》在出版前的一两天,便在荧屏上卖广告,由电视女星森森介绍这一期的内容,最后一句话必定是"每本只卖三毫子咋!"此时,她还举起三只手指。所以,当年的报纸给了森森一个绰号,叫做"三毫子小姐"。

提到三毫子,这里就不能不岔开一笔,因为当时市面上还有一种刊物,叫做"三毫子小说"。这种"三毫子小说",可以说是一种创新刊物,这种刊物是八开本,等如现在的八卦周刊那么大,但全本只刊登一篇约三万多字的小说,再加上彩色或黑白的插画。这就和如今书店所售卖的小说差不多,只是开本不同罢了。

创办这种三毫子小说的出版家是黎剑虹女士。她的丈夫梁寒操,是***民党***侨务委员长,是广东高要人,旧文学根底很好,被称为"高要才子"。梁寒操乡梓之情很深厚,喜爱粤剧,曾自资组织粤剧团数次往台湾演出。由于台湾广东人不多,粤剧迷更少,每次演出都大为亏蚀,但梁寒操仍乐于玉成其事。他还有兴趣在石燕子到台湾演出时,亲自撰写一首粤曲《长亭别》,由石燕子在台上唱。

梁寒操虽然是政治人物,但由他的太太黎剑虹在香港出版的"三毫子小说",却毫无政治色彩,所刊登的都是都市***。由于销路颇佳,环球出版社的老板罗斌见猎心喜,也出版了另一种"三毫子小说"。所谓"另一种",只是开本不同,改为三十二开本,也就与如今书店所售卖小说差不多,由于字数较少,也就比普通小说簿很多,一张报纸可印一本书。

这类"三毫子小说",因为每本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没有定数,也没有固定的出版日期,大约是每周出一本。每本的稿费为三百至四百元,约为千字十元。不要小观它们,当时有些名作家如方骧、刘以??等,都曾写过这类小说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