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的典范,新浪潮下的《不朽》
文/韬子@Tower
这篇文章大抵算不上书评,只是按照读后感的方式随手写上几笔。当然罗杰.泽拉兹尼(Roger Zelazny)的大名在现在看来幻想圈子里应该是家喻户晓。这个《安珀志》(Amber Chronicles)的创造者,在他一生五十五部长篇和一百五十余个短篇小说中,毫无保留地显示了自己高超的故事能力和旺盛的创作精神。他和菲利普.迪克(Philip K. Dick)一样,在小说中创作中,始终保留着一种嗑药版的冲动和激情,而在这些激情背后,我们看到了这些个人色彩鲜明而充满了妖艳惊奇的小说。作为科幻小说“新浪潮”的带头者,他无疑试图在改变太空歌剧主宰科幻的局面。而他也用六次雨果奖,三次星云奖来证明了自己在改革创新上无人替代的旗手地位。而这次看完的《不朽》就是他最早的雨果奖 (1966) 作品。这部作品之后,才有了《光明王》(Lord of Light),才有了《光与暗的生灵》(Creatures of Light and Darkness),才有了《安珀志》。
我想象中泽拉兹尼应该是一个无敌巨拉风酷得无比的资深老男人,至少比马丁叔叔要资深。他应该是属于《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男主角寂寞冰冷的造型。这样,理解他笔下主人公阴郁寂寞的调子就有章可循了。《不朽》成文在40多年前,在现在看来,依旧没有时代的脱离感。小说不算太长,描写了一个后核时的地球故事。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游记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康德拉这个部长的职务和导游一样,在接待来自织女星阔家少爷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其实之前一直暗示以为人家织女星来客的这趟地球之旅一定有某种不可告人的阴谋,实际上最后还是地球人典型的那种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家压根就没吧你一颗受到放射污染的土球放在眼里,而地球上的同学们还一厢情愿地认为人家是冲着自己的固定资产来的。尤其是文章提到的那个激进联盟,其实这种心态根本就谈不上夜郎自大,而是自卑得太到底了。故事情节不算紧凑也不算稀松,对于60-70年代的科幻作品而言,这种作品的步调还是属于缓慢代入性的。看多了太空歌剧突然出现这种模式的科幻小说,无疑等于是看惯了好莱坞的光电特效突然转台看那种对话都可以拖一集的文艺片。在我看来,泽拉兹尼好就好在这故事发生地背景和整个叙事的方式,不知道他是不是借鉴了主流文学还是独自创新,总之这部书看上去的确很文青的样子。和海因莱茵、克拉克、阿西莫夫以及马丁叔叔的小说都不一样,如果说阴谋论是哪个年代科幻小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那我不得不承认在泽拉兹尼的这部小说中,至少我没看到一个完全悬疑完全提心吊胆完全想急于寻找答案的阴谋小说。所以,尽管哈桑也好,康德拉也后,还是文章里面出现的变异人,自己的对殴就显得那么事不关己了。我既不关心阴谋也不关心织女星人迈斯蒂戈最终的命运,这似乎显得阅读的方式太不人道了。而我赞叹泽拉兹尼为我们所构建的那个世界,一个地球人都抛弃的家园,而另一帮极少数的地球人仍然对这颗土球不离不弃。他笔下的人类是依人篱下的,靠着织女星的赈济和怜悯在苟且偷生着。尽管人家也把地球人户口问题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吃饭问题解决了,连生活娱乐问题都一并解决了,说实话,在这么丰厚的待遇面前,任何一个进了城市的娃是绝对不可能还打算回农村的。而固守地球的人们其实精神真的蛮伟大的,只是那个什么联盟似乎一天不整点斗争是觉得没尽到做人类的责任一样,总在想东想西,想来想去就想到要去暗杀人家阔少。这里就不打算过多剧透了,总之最后幸好哈桑等人的任务失败,而我们的主人公康德拉更是狗屎运亨通,最后成了大官,这个官就太大了,称呼球长应该不算过分。虚惊一场,原本来这不是一趟阴谋之旅,是考察之旅,就是检验康德拉是不是符合当个球长的资格。
科幻小说向来着意末世小说,那种甚至完全有点不负责的臆想,让不同作家笔下的世界呈现出不同的世界来。罗杰.泽拉兹尼笔下的《不朽》尽管也放眼于一个虚构的后核时代,但和那种以恐怖惊悚为重点的科幻小说完全不一样。他显得有点漫不经心,文章中的紧凑感完全比不上同时期其他作家,甚至和厄休拉阿姨相比,也有点缓慢;和他后期的作品相比,这部小说是难得的个性作品,后期的《光明王》、《安珀志》、《光与暗的生灵》在节奏上更商业味十足。作为“新浪潮”的代表,泽拉兹尼和厄休拉、迪克一样,都着重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探讨,这三驾马车的写作方式和风格也正好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比,现在看来,厄休拉的内心是哲学的,迪克的内心是嗑药的,而泽拉兹尼则收放自如,他的文章的内心介于两者之间。他没有厄休拉那么完全的哲学深度和厚度,也没有迪克一样嗑药般的那种High,有的只是一种应创作想法调整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完全和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不朽》中的康德拉这个不朽之人,所表现出来的坚硬、智慧和决心,是和他所处的环境是紧密联系的。泽拉兹尼的作品中大多是塑造英雄见长,而英雄人物也是他幻想作品中最大的特征。作为第一部获奖的科幻小说,文中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大家和大主角康德拉相比,显得也就有点微不足道了。就像许文强出场时,再拉风也不可能轮得到丁力。这就是英雄主义,而故事的整个经过无疑也证明了,康德拉当这个大主角是完全天经地义的。文章最后迈斯蒂戈写信赞扬康德拉的人格魅力和高贵品质,我想这也许正好是罗杰.泽拉兹尼对心目中英雄的看法和观点。
全文阅读完后再回头来看看这部小说,有点恍惚的感觉。以前看《星际驿站》的时候还在想到底这科幻圈还不有能赶得上这部小说的文青小说呢。结果发现原来还是有的。两者之间进行横向对比,诚实地说《不朽》能和《星级驿站》打个平手。两本小说中都渗透着阴谋和悬疑,但是比起西德尼.谢尔顿和杰夫里•迪弗来,也就未免显得太不职业了,阴谋成这样,的确有点小儿科。不过《不朽》巧于《星际驿站》的地方在于,《不朽》中随处渗出的经典科幻小说的回归。这么说来也许有点太矫情,但是我在看这部小说时,很自然地看到了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斯,看到了《地心游记》、《环游地球80天》、《莫洛博士岛》。其实这部小说完全有成为一部后核战版本的《环游地球80天》,而他们一群人和变异人在一起的场景,不得不让人想起威尔斯笔下的那群地下人。文章中文青的成分成色十足,而且写得足够诚意,各种桥段应有尽有,例如菲尔的诗歌,康德拉和卡桑德拉的爱情,夜晚的星辰、波浪的潮汐、温柔的雾霭、还有就是穿越无人区的荒凉,总之,文青的要素在泽拉兹尼的笔下虽然仅仅是一笔带过甚至是无为而治,但是效果却是惊人的好。这里不得不说《不朽》的整个叙事过程是十分有趣的,开头有点和菲利普.迪克的作风有点类似,紧接着和太空歌剧类似,在紧接着就是和传统科幻小说类似(“新浪潮”的定义在这里根本就说不通),而最后来一个不算惊艳的结尾,收得还是蛮到位的。整体观之,文章要框架有框架,要故事有故事,有内涵有内涵,1966年的雨果奖是实至名归。从最开头我就猜到结局了,一个笼统的结局是肯定能猜到的,就是那个织女星人迈斯蒂戈是肯定不会被杀的。而泽拉兹尼在最后则把这个按理能猜测到的结局细化再细化,因此就得到了书中的结局。结局没有任何爆炸的镜头和很多人所谓的那种扭曲变形完全翻转类似目前推理小说中的那种震撼和焕然大悟,《不朽》中结局收得很自然,收得也很平淡,但是正是这种平淡在阅读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会久久回味。清茶留香,大概也正如此。很感谢泽拉兹尼在最后给大家留下了一个甚是完美的结局,提干的提干,转行的转行,升官的升官,爱情也在那一刻圆满得无以复加。合家欢的大结局让我这个完美主义者的确有点动容。说实话,文章开头,自己一直纠结的倒不是迈斯蒂戈的命运,这个织女星人的命运感觉还比不上卡桑德拉的命运重要。因为希腊发生地震康德拉居住的小岛沉没,然后卡桑德拉这个配角就和很多好莱坞电影中的妻子一样,龙套出场然后消失。所幸的是,最后,卡桑德拉的再度出现,的确那场面还是很感人的。默默相拥,此时无声胜过万语千言。也够言情的。在科幻小说中,美国的科幻小说向来不擅煽情,比唯美比言情当然比不过日本,例如梶尾真治。不过现在看来,在那个年代,这部小说中能顺带这么细微地言情一把已经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了。《不朽》无疑在罗杰.泽拉兹尼的作品群中是最具有主流文学气质的作品。
更为有趣的是,我想泽拉兹尼构建的那个背景,那个“三日浩劫”,那个后核时代,完全可以成为现在很多科幻写作者的素材。基建于此,发生在这样一个故事背景下的其他故事一定会更有趣更精彩。毕竟每个人的是经历和想法都是千姿百态的。而在这本《不朽》中,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看到了一个文青的泽拉兹尼,看到了充满了主流文学相的文艺小说。尽管故事上来看,还是有很多地方有点太过平淡而缺乏精彩,还有一些细节可以展开而未展开,但是这本事你就是一本文艺气息严重的科幻小说,你还指望能从里面读出《迈尔斯系列》的阴谋、《时间足够你爱》的暧昧和声色、《幽灵旅》里面的痞子气、《彩虹尽头》和《真名实姓》里面的高科技,当然那些你更不可能指望这部小说能和《神经浪游者》、《溃雪》带来一样的阅读***,别逗了。毕竟罗杰.泽拉兹尼不是威廉.吉布森,也不是尼尔.斯蒂芬森,毕竟在“新浪潮”的那个年代,网络都不太普及。40多年的现在再来看这部小说,思考很多,感动依旧。
综上,码下如上文字,算是读后感,建议文艺青年当成文艺小说来读。
《不朽》的阅读价值在我看来直到今天仍然是不朽的。
以上。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28:4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