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一九八四《如果有希望》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28:15
  • 68

1948,写着《一九八四》的乔治·奥威尔把目光一年又一年地往后推。这位出色的政治预言家、经典英文作家,大约在小说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身上倾注了所有的忧患、反思,甚至是思想的希望。然而,就在通读完整部小说之后,读者大多能感受到一股浓烈的绝望:“等待已久的子弹穿进了他的脑袋”(页344)。

冰冷子弹穿过的不仅是肉身,而是脑袋——那个仅存着思想反抗的窄屋。

“如果有希望的话,希望在无产者身上。”温斯顿偷偷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内心的希望。这种希望包含无数复杂的迷惑:他极端厌恶枷锁下的工作、生活,包围着他的是统一的言语、意志、方式,还有伪装的真实;他在到处都有的电幕下、在各色各样的人的目光之下,扮演着英社党的好同志;他畏惧党的老大哥,又战战兢兢地等待兄弟会这个传说,等待着解救的钟声,等待着回忆里的美好时光与人性的真诚;他在黑色的恐惧笼罩下找到了核心党员奥勃良、卖日记本给他的老头别林顿、黑发女孩子裘莉亚,找到了爱情,可后来他才知道老头就是思想警察,奥勃良就是纯粹的权力的代表,裘莉亚被他最终彻底背叛了……

这里哪会有什么希望?1984年4月4日前后。

这是权力登峰造极的世界,是将在2050年正式运用的新语所流行的世界,可以任意取代历史上的过去,代之以想要的现在,“这是一个恐惧、叛卖、折磨的世界,一个践踏和被践踏的世界,一个在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无情的世界”(页308)。照着清醒意识的领袖所分析“以前的专制暴政的告诫是你‘干不得’。集权主义的告诫是‘你得干’。我们则是‘你得是’”(页294),寄托着乔治·奥威尔内心极度深思焦虑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没能找到梦,虽然他有短暂的机会进行形上思考“它存在过!”(页284),但是最终走向了彻底的毁灭,他“战胜”了自己……

读着这本《一九八四》,仿佛背负着密云黑暗的无穷受苦。虽然这里有些闪烁的希望,如那只画眉的歌唱,只是她已不再为人类歌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