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献给雷蒙德·卡佛
by华夏
最后一片《羽毛》
并不属于孔雀
《瑟夫的房子》也不属于我们
是谁忘了把爱情放进冰箱
生活不过是一摊死水
脱掉《保鲜》膜的妻子
在午夜登上《火车》
也许是《好事一小件》
《软座包厢》如此空旷
《维他命》救不了她的失落
渔夫也捞不起水中的月亮
那些东躲西藏的人
《小心》逃避着《马笼头》
一个《发烧》的瞎子
占领了城堡
当他骄傲的宣布———
《大教堂》不过是一幅画
整个世界顿时豁然开朗
我对小说一直有一种特别复杂的情绪。这种情绪比较类似于喜欢上一个美人,正所谓众里寻她千百度,伊人始终对我不屑一顾,其中的爱恨纠结,往往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实在是欲说还休。我曾经尝试写过无数小说开头,结果都未能幸免的夭折了,像曾经那些幼稚的青春萌动,想起来就忍不住脸红。
朋友们又总是不忘苦口婆心的劝我早点死了写小说这条心,让我没事写写博客过过瘾得了。每次听完这些话,我都伤心欲绝,像被宣判了死刑似的,索性什么也不写。一个人生闷气的时候又开始安慰自己:也许他们说的对,我可能真不是写小说的那块料,不过就算得不到美人垂青,但是也不能影响继续看美人的心情啊。
最近又看上了一个美人。花了六个晚上,一边听着电扇的风声,一边读美国人雷蒙德·卡佛的《大教堂》,每读完一篇都情不自禁的拍着凉席叹道,“妈的,要是我写的就好了!”我觉得这句评论完全胜过了村上春树论卡佛的所谓妙文,更别说豆瓣上那些假模假式的书评了。
集子共收录了十一个短篇,据说是卡佛公认的成熟之作。在附录的卡佛自话里,卡佛谈到了写这些小说的经过。1980年后,卡佛的生活境遇逐渐好转,以前花十五年写一本短篇小说集,而这些小说却只用了十五个月,但是小说的水准和价值却一点没有打折。卡佛自己也说《大教堂》里面的作品比以前更丰满更慷慨更积极了。显然,卡佛自己也更倾向于一种积极的态度。但是这种积极并不是对生活的虚构和浮夸,而是更加冷静的面对。卡佛早年的作品一直以写蓝领小人物的日常故事为主,等他功成名就之后,依然保持了一贯的平民风格。我想,这也许才是卡佛的真正意义所在。
有些评论把卡佛简单理解成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我是不敢苟同的。相反,卡佛给我的感觉绝不是一个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否则他根本不会写这些劳什子的小说,而且是在极端困难的处境中,排除各种障碍,坚持自己的写作梦想。我认为卡佛更像一个纯粹的文艺青年,始终保持着对文学对生活的渴望,就像《大教堂》里写道:“我不是什么艺术家,但我照画不误。”这无疑是卡佛在经历了多年磨难依然痴心不改之后发出的最强有力的声音。卡佛最后终于戒掉了多年酗酒的恶习,也恰恰证明了这点。
如果卡佛只是用笔记录下自己不断遇到的倒霉事,那么卡佛的价值就缩水了一大半。卡佛说:“要是看到我写的小说,读者能在某种程度上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被它感动,并想到自己的存在,我就高兴。”我读雷蒙德·卡佛的第一印象正是如此:故事并不重要,讲故事的方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比目鱼老师写的有关卡佛的论文中,提到过一个海鸟撞击玻璃窗而死的片段,我觉得卡佛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古老神话中那只不停衔着小石头、小树枝填海的精卫。如果说卡佛笔下的生活就像不断吞噬普通人的汪洋大海,那么他的小说就是一只永远颠簸漂离的小船,虽然看上去渺小无助,却也象征了希望。卡佛说:“文学能够让我们明白,像一个人活着并非易事。”而我们正是靠着这些微弱的希望才没有死去。
卡佛被称为“极简主义”的鼻祖,“简约派”最重要的代表,对于其人其文,却不能简而言之简单概括。用一句广告语来形容,就是“简约而不简单”。说到底还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关于卡佛,悲观者可以看出绝望,乐观者自然也能看出希望。这些其实都跟卡佛无关。说卡佛的时候,我们离他很远,读卡佛的时候,我们离他很近。如果你想了解卡佛,最好还是自己去读他的小说,各取所需罢了。我承认,卡佛给了我继续爱慕美人的勇气,这已经足够了。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27:2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