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读了前三分之一,最近两天集中读完。
描写了阿富汗两个年龄差距20多岁的女人的命运。前两部中,她们的命运是分离的,后面开始重合,因为嫁了同一个男人。在女人没有男人陪伴不能上街的国度,这同一屋檐下的友情和近似亲情是女性间发展感情的少有途径。她们的遭遇中,最重叠的部分是遭受同一个男人的毒打。
她们都曾有过平静的生活,那些有下午茶和糕点,和女人们谈笑,和孩子们玩耍的日子,但那些日子是如此短暂而遥远,必须要牢牢记住来应对常年的战火纷争。玛丽雅姆的童年是不幸的,哦,何止是童年,她一生都是个悲剧。私生女,被抛弃,无法生育,被毒打和幽闭的生活。莱拉起码有个她爱的人。有一段话很打动我,她和心爱的人在少年分离前夜吃了禁果,近十年过去后当他们重逢时,
“莱拉刹那间觉得这些年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她父母的死亡,和拉希德的婚姻,杀戮,火箭弹,塔利班,挨打,饥饿,甚至她的两个孩子,所有这些恍如一场大梦。”
所有这些阿富汗的战乱故事,谁不希望是一场大梦。故事中没有一个人是父母双全的,没有一个人的孩子是没有死去的。
书中最后是一个让人安心的结局。我在想作者会不会像《追风筝的人》一样,安排一个主角定居美国的“人道”和“民主”的结尾。但最后莱拉回到了阿富汗,尽管那里仍不安宁。他们总是赞美真主,相信真主,目睹了那么多死亡,还心存希望。对我来讲近乎愚蠢,要知道,是这些祈祷,支撑了两个女人这么多年近乎绝望的生活。但这又是在绝对宗教意识统治和妇女意识下的结果,有非常大的必然性。
下面说说我浅薄的一点关于写作风格和手法的看法。
我不确定作者在全书后两部中采用章节交替从两个女主人公的视角出发的安排是否成功。试图从很肤浅层面的结构上,而不是从写作手法上取得突破,使得它不过是像两个女人延展了的对话,或是交替的短篇小说。而且到后来,受到叙事顺序的限制,这种安排略显牵强。
经常出现的手法是对情节的预示。书中对两个女人的殴打的描写虽不非常露骨,但对读者心理的打击已经很残忍,他们散落在一个个蔑视的眼神和怒吼中,散落在后半部200页的书中,像地雷。最后,当读者都觉得麻木和出于疲惫而快进阅读的时候,拉希德说了这样一句话:“终有一天我会把你们两个都杀死。”
这再明显不过预示着,拉希德,将会被这两个女人杀死。
更频繁的句子是,类似,“她不知道,20年后,她还会再遇见他”,或“这是她最后一次看见他了。”有时候,这种写法会让读者安心,知道她/他没有死。但同时,也让人有中被作者玩弄的感觉。在心理上的缓和被阅读***被剥夺的感觉取代。
伴随这个问题产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书中作者全知全能的地位,已经影响到读者的融入。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来决定动机,推动情节发展,是大多数小说的必须手段。但心理描写不能超过人物本身的心智水平。作者优秀的文笔把女主人公有些部分的心理描写仿佛让人觉得她是个诗人。这些优美的笔法让人赏心悦目,但也产生了虚幻的感觉,造成了新的距离感。或者这就是作者的目的?
全知全能不仅体现在剧情的提前泄露,还体现在故意后延情节。这种写法我倒是很欣赏的。它先描写一件事情的发生,然后才让读者知道这是什么事情(从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描写中)。这让读者警觉,产生超然事外的感觉,再以更饱满的感情投入后续剧情。这种刻意营造的距离感像是一个马刺,让读者重新跃入故事中。
这部书我还是推荐的,虽然它比不上《追风筝的人》般浑然天成,但能让我们看到阿富汗妇女的生活,那用年为单位计算的生活,那些由苦难,隐忍,泪水,和无谓的(无畏的)希望组成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22:42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