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我与父辈《感情真挚》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19:44
  • 66

写得很平淡,但是也真实,也许很多感受,只有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才会引起共鸣。几个孩子都处于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生活所迫,只能供一个人孩子上学,其他孩子只能辍学到田里劳动。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一个苹果、一个鸡蛋、一件新衣服,会让那个时代的人铭记终生。这些对多数的80后和90后来说,也许会是一种看天书的感觉。其实完全以80、90来区别也不对,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即便是同样的时代,对生活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样,80、90只是泛指而已。

今年5月份去了一趟丽水山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山区还是有很多贫困人口。作者阎连科一家是已经脱离了贫穷,阎连科本人也成为了著名的作家,但这不具有代表性,更多的人还是依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那样的日子。让所有的贫困人口都脱贫致富,远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像一些远房亲戚,住在山里,生活似乎看不到任何转机的希望。

有些所谓的典型,其实并不具有代表性,比如江苏的华西村,奉化的滕头村,只能说这些是比较突出尖子生,并不代表目前农村发展水平。但是,从阎连科所写他的父亲来看,虽然并不是中国所有的农民都具有那样的品质,但却代表了多数的农民。他们是那么卑微,但是又是那么伟大,那么坚韧不拔。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辛勤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生存,有时候甚至丢掉了做人的尊严,为了家庭和生计,他们默默忍受。

而作为儿子的阎连科,似乎与大家一样有代表性。他愧疚自己没帮助父亲挑起家庭的重担,愧疚自己当年没花10元钱让父亲看《少林寺》,在父亲离去之后,钱可以赚,而让父亲看电影的心愿永远没法了却。由此,想到前年奶奶去世的时候,父亲挑骨灰盒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买了最贵的那个。

阎连科关于当年知青的一些描写,这样的观点,以前看到的并不多。以往更多的是知青作家关于知青生活的回顾,往往写的都是知青生活的艰苦,光阴虚度,让人扼腕痛惜。而阎连科则是从一个当时农村少年的角度来看,知识青年下乡,对当时的农村似乎也一场灾难,把农民也折腾得鸡飞狗跳。当然也有一些人写了什么“无悔的青春”,招来某些作家的痛斥:想悔有得悔吗?对于一场灾难,还不后悔,不是有病吗?当然,有悔和无悔都大有人在,至于到底悔不悔,只有自己清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