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商业领袖访谈录《历史可以重复吗》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16:51
  • 59

part1 阅读方法

我用历史课学到的方法来阅读:contextplayer strategy and action. 历史就是分析史料:argument 第一, document evidence做辅助logic是魂。观点在于:他有其他选择吗?偶然还是必然?可以复制吗?

part 2 访谈摘录

最大的过程如任正非所说,是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

这些赢家最重要的品质是能跟上中国快速变革的商业环境:1)快速学习能力;牛根生,陈至列,王佳芬,朱敏 陈义红都不约而同的认为自己最优秀的地方是学习能力过人 2)角色转换- 由技术人才到管理者,投资人; 3)独立思考“听得多,看得多”态度是critical thinking 4)专注- 巨人11年3件事

但核心驱动力是他们的内核,这群拓荒者对挑战有本能的兴奋,面对困难无所畏惧,面对战争有兴奋感。他们敢做,能忍,善争,真正的策略大师哪里是被驯养的?这也许是徐新强调的杀手的直觉,唐峻,卫哲,陈永正都是职场精英,却不会是企业家。

对民企另外三个观察:1)企业和创始人的性格DNA很相似,比如新东方的精神励志和理性结合;东软的厚重和不张扬;万科做企业公民,行业领袖的光荣和梦想;湘财的创新意识,理想主义,巨人如同黑暗骑士;这些都是企业文化。2)天才级的企业家对***的战略和战术研究:比如任正非,史玉柱 3)女性的keeper角色:联想的马雪征,海尔杨绵绵,化为。。,巨人的刘伟,格力的董明珠,她们并非战略家,却是最好的leeper审慎、善于规划及平衡,最大的成功是跟对人,和建立信任感

看几个产业的战略家的思路很有趣,未来十年是中国产生世界级企业的机会,推动力无非: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速度取决于:1)既有产业集聚/集中水平;2)产业需求的成长性。整合者的着力点都在于产业价值曲线有最大附加值的地方

1 制造业

大规模量产和隐性冠军两类

2 消费业- “衣”都在品牌经营这块。周成建“虚拟运营”,郑永刚“资本运营”多品牌,“细分:陈义红“品牌经营”-对资源和产业链的整合,他认为中国会是生产基地,但市场运营不会是最强的,所以他并购有品牌积淀的;(另外记得渠道,3种模式适合不同市场- 代理,特许加盟和直营;一线城市加大直营,因为渠道商力量太大;二三线城市可以特许加盟;倒是农村喜欢大购物)

保健品- 巨人的对人的欲望把握,市场上地面推广经验(在保健品,网游)-史说所有行业他都是后来者,但他做的时候会分析什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重视消费体验

1 曾鸣 - 战略学者;阿里巴巴总裁

《略胜一筹〉论述中国企业持续增长需要的战略选择:两类企业“机会经营“与”产业经营”。在市场环境成熟,选择:专业化,砍掉机会业务,大舍而大得;为主业投入大量资源,大赌而大赢;为战略建立体系,大拙而大巧。

《龙行天下-中国制造未来十年新格局〉“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格局”还是“中国价格”与创新的结合-成本创新。1)企业通过创新降低成本,并非简单的低要素成本-人力,资源;2 企业创造性地以种种方法低成本-高性价比。这从某个方面验证了我从三一投资得来的行业判断:“核心技术+进口替代+传统行业“-成长性,核心竞争力兼具。

中国公司的崛起不同日韩日韩企业在于少数产业的集中突破,。而中国企业会在大多数产业的制造环节全面突破。-整合创新的战略横扫日本,欧洲的隐性冠军们(百年工业史:中等技术难度,相对技术密集,应用型研发,中等劳力(熟练技工)密集,中等资金要求:比如精密仪器,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 在大的产业链上,美国是创新领导,中国后发制人-实现大规模量产,产业链的最后一步。(富士康的“收割“战略)

鸿海是中国制造现有模式的一个极致。它不做品牌,在代工的效率上做到极致- 全球布局,军事化管理。1)选行业和客户; 2)人力和资本的效率; 3)时间控制

2 朱敏

他认为中国的机会在于由“蓝领社会”到“白领社会”

他认为自己是杰克伦敦和安兰德笔下的人,硬汉,聪明人和英雄,凭借胆识和智慧跨越挑战

3 史玉柱

“文化就是解决管理解决不了的东西”

“所有行业我都是后来者,但我会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考虑自己怎么做”

“我很重视消费体验,看人们的心态和欲望”

“我在公司做拍板的事情- 想出几百个点子,挑一个最好的,大家都通过的,我很害怕风险的”

“巨人11年只做了3件事,脑白金,投资民生,和网游。聚焦是我能做成最重要的原因- 对项目有3个要求:1)回报率高,稳定;2)安全;3)可变现能力强;选择的结果是投资上市银行

4 郭台铭

“微利时代,执行力更重要- 品质,价钱,交货,快速反应”

“工作要有3个压力- 实践,品质和成本”,有压力才称得上工作,不然就是玩耍“

“鸿海是打不死的蟑螂和地瓜”

“我的时间30%在看得见的营业额,70%在未来3-5年的技术和战略”

“鸿海和台湾的未来,都是走向研发,技术,材料和应用方法的研发”

1)“精密机械- 传统模具加工到大量生产,中间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2)材料- 纳米科技,TFT-LCD越做越大就是机械工业半导体设备制造(而ic越做越小是物理和材料工业)”

“顺境的人生谁都会走,只是速度快慢,人一定要走逆境,而且越年轻越好”

3)电子-

5 张忠谋

“最近20年以来,最赚钱的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不是产品的创新““最好的创新在亚洲。是要能创造自己的市场,次好的才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晶圆体代工就是一个创新-我们建立了和客户的伙伴关系,而且用赴汤蹈火的精神服务客户”

“1956到2000年,半导体行业5-6年一次波动,是因为不断有新加入者,年成长16%趋向成熟-产能过剩

“我在德州仪器就发现了日本,台湾的在这个行业制造的优势-作业员的纪律和素质,这就是文化背景,所以有良率,但现在人的因素被机器代替,这个优势消失了“

“管理有好几个层次,最好的是建立好的制度,次好的是找对的人放在对的位置,第三个层次是一个经理人有头脑处理单一问题。 做评估,看客户反映”

6 任正非

“作为一个商业群体必须至少2个要素才能活下来,一是客户;二是资源(整合中看出自己能做什么);华为只做了一件事,专注于通信核心网络的RD,不为其他诱惑所惑“

”电子工业的速度快来源于没有自然资源限制,它是最难的

”变革和学习-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