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灿烂千阳《浑厚的历史背景赋予作品的生命》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16:11
  • 102

《灿烂千阳》的确是一部很动人的作品,在我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读完了她以后。可以说,它囊括了所有我喜爱的元素:浑厚的历史背景、丰富的人物性格、细腻的环境和细节描写。我很久都没有见到这么细腻的作品了——当然,不排除我的记忆问题——在我遥远的记忆中,有详细大环境描写的书,可以追溯到《安娜卡列尼娜》和《乱世佳人》,和那几部我小学读的长篇。《安娜》中对列文的农场的描写可谓深刻体现了托尔斯泰对于经济制度的观点,但是冗长难解,连我最崇拜的语文老师都说跳过了这段晦涩的长篇大论。虽然当时我也总会把这类与剧情发展关系不大的部分跳过,但这种后来我知道被称之为“烘托”的作用,让我印象深刻并深以为然。

《灿烂千阳》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惨烈的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景象。如果不是通过它和《追风筝的人》,或许我永远都无法体会大胡子和布卡背后充斥的人性、血泪、贫穷和杀戮。如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伦理、爱恨纠葛交织的故事,它将如此苍白无力,然而正因为在阿富汗几十年的战乱和政权变更背景下,它才显得有血有肉催人泪下。那些细腻的环境描写、心理窥探和人物转换,就像是一种浅浅的催眠,让你不自觉地跟随着她们的节奏,去体会压抑的挣扎。同情已经不能确切地形容我对这些水深火热中人们的情感,无论是卡勒德·胡赛尼还是李继宏,我相信,他们都是怀着和我类似的心情。

其实今年早些时候我盛赞的余华作品,也同《灿烂千阳》有相同的特质。他的几部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等,都包含了文革、饥荒等历史中的大时代。这是作家本身的烙印,他们将亲身经历的所闻所见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抒发出来,同时也赋予了作品以兴盛不衰的生命力。同样的,这也是我最不喜欢架空背景小说的原因——没有了历史背景,作品就好像失去了生命,每一个人的所言所行,都必然有时代的痕迹,有历史的局限。给古人赋予现代人的言行举止,其作用就只有娱乐消遣而已。

《灿烂千阳》的阅读是在地铁上完成的。早上6点起床,在9号线的45分钟是我一天中的阅读时间。我喜欢这样的阅读,虽然疲乏,却清醒不躁;虽然缓慢,却滴水不漏。晚上回来的时候,我总是已经精疲力竭了,于是,看了两页就开始瞌睡,东倒西歪。今天早晨,我不慎太早到了公司,公司还没开门,于是我就坐在门前,把《灿烂千阳》读到了最后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