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陶渊明和他的诗赋《素朴的诗歌》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14:31
  • 68

今年来我的诗努力向陶渊明学习,学习陶诗中的从容、冲淡、贴近……也是就是学习他的素朴。写感伤的诗容易、写表现才气与情感的诗容易,但要写素朴的困难,非常困难,要上了年轻之后才会感觉到这一点。我年轻的时候不认为陶诗好,因为不知道它好在哪里。等我渐渐老去,方知道它的好处,这种好处不是才华也不是情感,非经历过世事沧桑者不能品味到其中三味。

中国这二十年来的诗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院翻译语体写作,从写作资源、精神资源到写作技艺,均源自西洋;另一类是口水式,将一堆口水分行排列,叫做诗歌,诗歌降低到只要会敲回车键分行就是诗人的程度。在这两者之间,中国诗歌传统是没有一席之地的,在中国诗歌传统中,从诗经到离骚到古诗十九首到魏晋玄言,里面有一个素朴的传统,当然,我们的文学史一向讲的是抒情,总要提高到阶级斗争的高度,所以忽略了这个很明显的传统。只要你略为想一想,古典文学中素朴的传统是很强大地存在的,虽然它没有影响到今天的写作,但今天的写作是不是又从古典那里学了东西呢?答案是否定的。

将素朴的传统,也即是诗经国风中叙事的一部分、汉代诗中古诗十九首那一部分,到魏晋风骨重新串连起来,再从当下的写作中接上去,似乎可以在学院写作与品水写作之间找到一条出路,当下的写作是炫耀才华、学问或耍无赖的写作,仍然是感伤的写作,缺的是素朴的写作,素朴的写作是消除情感与才华的,它讲究的是人与世界的合一,讲究的是境界,讲究的是近乎白描地表现,也就是以最少表现最多。它是关乎人的性情、人在自然与世界中平淡从容地安身立命,它更像一种修道。

中国一直不缺少优秀诗人,更不缺少先锋诗人,但中国缺少诗歌大师,大师不是泊来的,也不是耍流氓而成的,每个国家的大师必然是接续或沿续了这个国家的传统而成就的,这是他的根,也是他区别于其他写作者的主要构成。如果中国将会有诗歌大师,也许他会是经过了先锋写作而回归到中国式的素朴写作的人。

陶渊明并不一直被认为是大师,在漫长的历史时段中他默默无闻、被当成三流诗人、二流诗人、一流诗人、大师,这个时间段持续了很久,他的同代人不关注他,萧统编《文选》时开始注意到他,钟嵘在《诗品》中认为他的诗只是中品,唐人开始重视他,但一直要到宋代,他才开始成为“写作的源头”,被苏东坡、欧阳修、朱熹等人大力褒扬,从此方进入中国古典诗人中最重要那一个行列。由此事也可见素朴这个传统在讲究文以载道、讲究才华文藻的中国,是多么的难以引人注意。但是,素朴的诗生命的之长久,却是那些轰动一时的诗难以比拟的。

我最喜欢陶诗中那种难以与人分享的孤独与美好,那种即景式的从容与直接,诸如《停云》: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陶淡明的生活方式,在今天已经很少了,我们的自然环境是被彻底破坏了,再也找不到陶渊明时的那种干净自然,今天生活的趋势也是城市化的趋势。但这些不是我们不能向陶渊明那样去过自己内心生活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天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变了,以前是以道德才华来衡量一个人,今天则是以物质,包括诗坛也是这样,受尊敬的诗人绝不是那些人品高洁的、或者写得好的,而是掌握了多少话语权、拥有多少财富的。文学标准与道德标准换成了物质标准,这就将诗人往世俗里赶,往名利里赶。所以没有人肯去按自己的内心生活,没有人肯安贫乐道,没有人因为有才华或高洁而被尊重。在中国历史上,今天绝对是最糟糕的时期,也是最反诗意的时期。

陶诗好在用减法去写,诗人的生活好在用减法去过,而今天大家都在用乘方去写,用乘方级的欲望去生活,因为不可以企达陶的生活与写作,所以今天才有那么多人向往他,却不会主动接近他。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