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这样的旅行者,跟团去名山大川,导游说现在给时间大家拍照,于是拿出数码相机,调在自动档,这个方向不错,咔嚓,那边景色不错,咔嚓……导游说,该走了,那么,就走了。
一路走下来,也拍了不少照片,可这样的照片与以前人们热衷于在景点的壁柱上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效果等尔,只是证明你来过了,而要从照片中引申出一些情感来却难,因为拍照时并没有注入太多的情绪,除了“咔嚓”那一瞬间的兴奋与快乐。
是否把景物拍下来就证明你见了并有所感悟?如此这般,一起去玩的人拍回来的照片千篇一律,几乎一样的角度,一样的构图,一样的用光,不会有个性的记录瞬间的惊艳感。在多媒体的时代,年末盘点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会选择用照片来说话,有些根据照片可以讲得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有些却讲得干巴巴的,引不起兴趣。别忘了,好图片是可以用来讲故事的。既是记录,又能泛出神韵来。
摄影家Andreas Feininger曾说:“一张技术上完美的照片可能是世上最乏味的图像。”而Sam Abell说:“我最好的作品常常是无意识的,且超出我理解能力之外的。”摄影家们为了一张满意的照片通常可以几天几夜地把弄照相机。其实那并不是一种常态。摄影作为一门瞬间的艺术,并不是耗上时间就可以拍出好作品的。也并不是把握了所有的最新摄影技术,就可以所向披靡,想拍什么就拍成什么样子的。
在我最近读过的浙江摄影出版社所出的“行摄”系列丛书中,著者丁允衍就提出,要以“业余的心态爱对待专业”。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懂得怎样运用线条、形状、影调、色彩、角度、景别、光线、构思,何以发出如此言语?
这还是源于拍摄是一种发现的愉悦,生动而有情趣,那些技术上的术语需要知晓,但更重要的是融入自己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看似随意构图、取景,却能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来。
“行摄”系列丛书选择了巴基斯坦、德国、巴西,三个洲,三个国家。巴基斯坦是圣洁的国度,公元7世纪,中国高僧玄奘曾访问了位于拉维河西岸的拉合尔,留下了关于这座城市最早的记载。搭着拉合尔的脉搏就能感受到巴基斯坦的律动。在巴基斯坦,最容易被那些纯净的微笑所感动。德国是个厚重的国度,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曾这样评说有过骄傲和苦痛历史的慕尼黑:“一个只有见过慕尼黑,才有资格说他见过德国。”科隆大教堂,历时六百年建成,不但营造出“欧洲最高尖塔”,还赢得了“最完美的哥特式建筑”的美誉,是人类建筑史上少有的奇迹。巴西,比如足球,比如桑巴舞,充满了激情,里约热内卢被描述成“上帝偏爱的城市”,而巴西利亚则是“地球上的外星城”,马瑙斯是“雨林深处的天堂”。亚马逊河上,黑白两条支流的交汇,黑是黑,白是白,似乎讲述着亘古不变的永恒。
书中倡导“摄影小品”的理念,涉及了多种摄影题材,讲究信手摄来,却能在照片中读出深意。这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成就的功力,需要慢慢地在实践中去积累。那种摄影的感觉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并非苦苦思索盼来的。书中图文及摄影手记的穿插相当契合,组照或单照,著者都会随时讲解,融合了看景与听景,以“鲜活的方式嫁接旅游和摄影”。对照照片的效果,再来看摄影的方法与技术,自然就简易多了。
摄影家们常有这样一句话,“开始我们不过迷上了相机这个尤物,而结果却是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照相机的完美神奇,使人们如获至宝,珍爱之及,人们通过它观察、取景、测光、测距、调焦,然后一按快门,“咔嚓”一声——瞬间的艺术就诞生了!
再看眼前的景物和拍摄的照片,也许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正如20世纪美国杰出的纪实摄影家多萝西娅•兰格感悟到的:“照相机是一个教具,教给人们在没有相机时如何看世界。”
著者在书中也提到:“我们全视野地感受名山大川与我们在照片的方寸之地感受名山大川是不同的,事实上,当“名山”和“大川”被照相机支解以后,照片给人的感受是一种被选择、截取和似乎被重新安排过的形式,摄影的用光和构图是极富情绪化和个性化的事情……”
从全视野到局部的视野转变中,在取景框里看到的似乎是另外一个更注重细微局部和凝固瞬间的世界。在全视野的状况下,人的关注范围是整体性的,而在相机的取景框中,却可以被分解成若干个局部,噢,原来平日里那个色调清浅的世界这般精微!剪影式的效果、虚实的对比、空镜头与人在景中的效果,还有“最细微和稍纵即逝的面部表情”都可以捕捉到。
除了拍照片,这套书还可以告诉我们怎么样去欣赏一张照片。一部冰凉的机器反映出的人间冷暖,怎样是好,怎样是不好,也可以说出个头头道道来。
不管是拍,还是赏,那种“摄影味道”,强烈的情绪,拍摄的冲动,用照相机与被摄对象大胆交流的激情,是我们都需要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12:17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