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有看法的,因为这句话出自《汉书·郦食其传》,上句是:“王者以民为天”,听着总觉得像是对我们草民的一种轻蔑,帝王总是高瞻远瞩,为着江山社稷,草民以食为天,填报五脏便为一等大事。
可后来回忆了一下自己前半生发现所交的朋友几乎都是在饭桌上认识的,即便有少数例外但也是在饭局上增进感情的,所以钟道新才说,人本质上就是为了食物才争斗的,所以在吃饭的时候,情绪是最缓和的。
至此,也就放下了心里负担,对美食的追求开始一往情深起来,但凡到一个地方旅游,必吃的是当地小吃,玩什么地方倒是其次了,以至于以后回忆美景的时候都居然带着一股菜香味。
所以,平生也就最羡慕那些天下美食吃尽的高人,蔡澜当属第一人,可看到蔡大师所吃的地方不是北海道的鱼子酱就是澳大利亚的深海鲱鱼,就不免有些生气了,这对于我的肠胃来说既是刺激又是打击,曲高和寡的美食始终有些高不可攀。
欧阳应霁的《香港味道》却是让人眼前一亮,阿霁身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荣誉学士及哲学硕士,却天生一副浪荡样,头上一撮白毛,T恤牛仔裤马桶包,成天周游各地,带着一副“五香嘴”,吃遍世界各地,最爱却还是香港。
说这本书是香港饮食指南却有些牵强,书中写到全是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吃,从兰芳园丝袜奶茶、公利蔗汁、吕仔记鱼肉烧卖、十三座牛杂、到顺兴行皮蛋……全是街头巷尾的小店,好不容易写到鱼翅时,却是18元一碗的假“碗仔翅”,所以阿霁在每一篇的文章下面详详细细的写了地址电话还有周围的建筑物,生怕你找不到。
也多亏阿霁天生是一个摄影高手,将那些小吃照的活灵活现,玲珑剔透,总之一个个都在纸上飘着香味,总之是一定要让人留着口水读下来。
书中记载的两百多种小吃,却是有大来头的,首先讲究的是是一个原汁原味,比如一道简单的“明虾沙拉”,原料必定要是流浮山的“大明虾”,颜色要浅灰透明才能上席。其次工序要“足”,像清风街的“留家厨房“做的咕噜肉,单不说是肉如何讲究,仅仅是配的酱料,就一点不马虎,除了基本的米醋、片糖、茄汁、豉油之外,特别要用鲜山干山楂和山楂饼来熬汁加入调酱中,这样,酱汁才更带温醇果香。
最让人难忘的是美食身后的故事,这同时也是香港的记忆,“味道总是和我们的记忆、文化、身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阿霁的眼中,看不到高楼林立的香港,看到的是市井巷尾的冒着热气的t汤锅和阿婆脸上的笑容,这是香港的味道,也是阿霁心中真正的香港。
有一种记忆是永远夺不走的,因为它使用胃来感受的。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6:09:58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6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