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自取其辱》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6:06:23
  • 81

我一直很排斥俄罗斯文学,因为字里行间内总充盈着一股子煸情:人们说话都客客气气,面面俱到,所有人都擅长长篇大论,每个人看起来都挺明事理,思考起问题来也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想,甭管真做起事来怎么着。

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这本书中大部分人物也是如此,都显得挺会说话,挺为他人着想的,都显得挺崇高、伟大,有着高尚的情感,虽然很可能只是自以为海纳百川的小肚鸡肠。但生生的,这故事还是把我弄哭了,因为那个被推去为主角牺牲掉的、无足轻重的小配角——涅莉。

我有理由,完全有理由涅莉是被那帮子老实巴交的“好人”害死的,如果不是那些好人为着一己之私、为了要救赎“圣洁”的娜达莎,非要涅莉直面惨淡的往昔,涅莉也不会一下子死去吧?虽然医生早就说过涅莉会死,一定会死,但是谁又不会死呢?既然所有人都会死,便没有必要假仁假义的哄骗一个病入膏肓的孩子去做什么牺牲了吧?这样显得不厚道,也不仁义。

涅莉,总让我想到《杀手莱昂》中的那个小姑娘,一样的什么都懂,一样的心事重重,当然,早慧的孩子总也是死得早,她无论如何也逃不掉死去的命运,但只有她在我认为是“被伤害与侮辱的人”,因为她有一个“世间最疯狂、最乖戾的女人”做妈,说好听一点儿她妈是“浪漫主义、田园牧歌、席勒情结”,梦想着人间天国,梦想着天使,梦想着为爱忘我的牺牲一切,而实际却是自私透顶:她随时可以抛弃一切,因为她的世界只有她自己,而父亲啊、女儿啊,不过是成全她“伟大牺牲”精神的必要物件,而也正是她如此的言传身教,才使得涅莉走上了一条死路。

娜达莎实际上是涅莉妈妈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翻版(除了娜达莎本身并不像涅莉妈妈那要有钱),一样的浪漫主义、田园牧歌、席勒情结,我想书名“被伤害与侮辱的人们”应该指的是娜达莎,但我只能说,她即使“被伤害与侮辱”了,也只是自取其辱。即使说是她主动勾引那个纨绔子弟阿辽沙,我也会相信合情合理,因为她的浪漫主义我相信她暗自想过成为公爵夫人,因为在结尾处她对瓦尼亚说过,她妈妈对她没有成为公爵夫人“暗中又伤心又惋惜”,这大概也是她自己的心情写照。而“田园牧歌”,引伸义也可以理解为“衣食无忧”,田园牧歌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前提一定是衣食无忧,娜达莎大概不会真的想去过男耕女织的生活,她一开始就看出了阿辽沙的傻,阿辽沙的毫无主见,于是她放弃一贫如洗的瓦尼亚,以为她可以在这场“姐弟恋”(我不确定娜达莎和阿辽沙谁小谁大,但从强弱对比中,我只能这样认为)中完全掌控住这个小弟弟,而事实证明不论如何她和阿辽沙私奔之后确实是靠阿辽沙,或者说是阿辽沙的父亲公爵的钱在过活,虽然公爵给阿辽沙的钱很少,但这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而最最让人不屑的便是所谓的“席勒情结”,正因为如此,虽然娜达莎抛弃了贫苦的瓦尼亚,但并没有放掉他,她在一开始便给自己留了条后路,还甜言蜜语的称之为友谊或者兄妹情,但这种感情从根上她自己便不相信,她只不过是要利用瓦尼亚对她的爱,使瓦尼亚不务正业地沦为了一个跑腿的,瓦尼亚如果按现代话说就是一备胎,北京话就是填陷的,为了眼前那根永远也够不着的葫萝卜没时间与精力去写作,而是奔波于娜达莎、阿辽沙、公爵、娜达莎父母之中,而且如果因为有事或者生病了没有去哪一方或者去晚了,都会受到埋怨。瓦尼亚是第二个真正意义上的“被伤害与侮辱的人”,所以他也将不久于人世。而且直到最终娜达莎还是在对瓦尼亚说:“我们本来是可以幸福地共度一生的!”她最终也不想放他走。

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好人”,安于命运的摆布,无怨无悔,怨也不过是怨怨天,老实人都这样,自己永远不会有错,伟大的人总有高尚的情操,所有错误都是为富不仁。

实际上这故事中惟一有抗争精神的倒是那老混蛋公爵,他虽然以大众不耻的以婚姻换取金钱而发迹、他放纵、他***、欺诈,可能不定期拉皮条,但是他不装,他承认利己、爱自己,他想在严肃的人面前吐舌头扮鬼脸,“在这种不幸中有一种令人陶醉的无上快乐,那就是意识到自己完全正确,宽宏大量,完全有理由把欺负自己的人斥为无赖。当然,这样一种愤怒中的快乐只有那些具有席勒天性的人才会有,——后来她也许没有饭吃了,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阿辽沙抢走了您的未婚妻,这件事我是知道的,而您却在扮演诗人席勒,为他们张罗,为他们效劳,几乎是在为他们跑腿……您要原谅我,亲爱的,这实在是表演高贵感情的卑劣的闹剧……您怎么不觉得厌烦呢,真是!简直***。换了我,我会气死,主要是这样做可耻,可耻!”

好了,时过境迁了,环境也不一样了,百多年前的男人女人终不同于现代的男女,但如以上这番理解底层社会的好人与上层社会的坏人、如此理解一本名著,恐怕除了俄罗斯人,也同样会有别人认为这是种道德沦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