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录什么苗家风俗的《寨头苗家风俗录》—再议潘氏流水帐
去年写了一篇《潘年英的〈长裙苗 短裙苗〉真的看不下去》,今天翻看潘年英的博客,才知道他在今年的一次关于写作的讲座中还特意提到了我这个“网友”的这番评论。刚好前两天又看了潘的新作《寨头苗家风俗录》,突然觉得有必要再议一议这种潘氏流水帐。不过,议之前还是想先交待几个问题。
不是我不了解贵州。虽然我没走过贵州的太多地方,但迄今为止8次的黔行,从最西北到最东南,对于什么是真实的贵州我想我还是比一般人有话语权的,不是处在潘教授所痛恨的“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扭捏作态,面目可憎”的文字可以随便忽悠的初级阶段。说实话,那种文字,我也痛恨。
不是我对潘年英有偏见。我觉得潘教授还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人,他常年行走在贵州大山深处,热爱并抒写着这片土地,我心存敬意。他的书我买了不下10本,即使是在被我认为看不下去的《长裙苗短裙苗》后,他的《寨头苗家风俗录》一出,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所以,放心,我对他没有偏见。
不是因为书很贵。这几年关于贵州的书我买了不少,的确不少,我知道是因为喜欢贵州,所以想看到描写贵州的好的、真实的、率性的文字,但还不至于象潘教授所说的“可惜钱”。目前我买的最贵的一套书就是关于贵州的,《符号与仪式》,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价钱。张晓松的文字还是比较可靠,而卢现艺的贵州照片,恐怕无几人能企及。所以,只要是好书,钱绝对不是问题。
那这本《寨头苗家风俗录》又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文字方面
就不多谈了,一贯的喋喋叨叨、鸡毛蒜皮。历经潘教授《乡俗中国》系列的这几本,尤其是《长裙苗短裙苗》后,习以为常了,所以这次显得镇定得多,首先就降低了期望。不过潘教授现在提出的“行走文学”和“原生态文学”两个新名词(抱歉,现在我确实对原生态这个词有点想吐)却又让我糊涂了。按潘教授的说法,他指的所谓“原生态文学”是“一种直接的、简单的、质朴的文学,不需要虚构和想象,直接忠实地记录生活的本真故事,直接描写生活本身的原生状态”,而且为了使我们的记录更加接近于生活本身的原生状态,他甚至反对在描写中过多地使用形容词。是的,我赞同这种写作方法,我也的确不对那种文人文学太有兴趣。不过,文字平淡尚且可以说是直接、简单、质朴,但如果平淡到有点苍白,是不是还可以“原生态”为托辞呢。
内容方面
最大的问题是这本“风俗录”基本没有录下多少风俗。例如,潘教授参加了几个婚礼,其中一个虽然是表演,却是严格按照规矩程序进行的,那本来可以也应该好好展开描述一下呀?这不正是寨头苗家的风俗吗!?但只是寥寥数语几笔带过。相比之下,“禳桥节”算是浓墨重彩了,但也基本上是耳目描述。书中有三段民间传说,其一是寨头老歌师讲的“养金杉”的故事,其二、三分别是从《三穗苗族民间文学资料》大段大段原本摘抄的“鼓藏节的传说”和“万官保牛”的故事。诚然,这些资料作为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引述和摘录是应该的,遗憾的是刨去这些比较可观的篇幅,剩下的就真的大部分是吃喝拉撒睡了。我有点糊涂,是不是内容方面再深入一点就“学术”了?“民族志”化了?不“人类学笔记”了?不“行走文学”了?不“原生态”了呢?
观点方面
潘教授书中也掺杂一些他关于传统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观点,我基本赞同。我也认为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而不是将一成为变的禁锢等同于保护。
插图方面
比上几本书有改观,从一些图片的虚化背景来看,潘教授的器材升级了。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潘教授现在是尼康D200+D40,一主一备。40是套机,另外至少有两个牛头,有可能是金广和小钢炮(或小竹),也不排除是中焦大光圈定焦头,呵呵。不过可能是印刷问题,大部分图片都显得反差太小而且过曝。
另外,我还有一个担忧,很多象广东开平碉楼这样的地方在没有出名之前都会雇些文字工人堆砌几本书,以提高知名度,如今贵州很多村寨也处在旅游开发的关节上,是不是会如法炮制。但愿是我小人之心了。
总之,这还是一本潘氏流水帐,书中潘年英教授的文字最可看的部分是《序》,其余的,充其量是为我们展现了一些寨头苗寨的生活表象,“风俗录”说不上,叫《寨头苗寨行程录》更加妥贴些。 (20090701)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59:46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