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出版社的《乡俗中国》系列是我这几年在买、在看的书,无它,至今八次贵州之行早已使我与贵州结下不解之缘,而该系列中多数是描写贵州少数民族村寨的。潘年英是我所知的比较有名的一位贵州侗族作家、文化学者,著书颇多,经历也算丰富,当年的《扶贫手记》令他一夜成名,现在湖南一所大学教书。在《乡俗中国》中,有三本是他的著作,其中《长裙苗 短裙苗》是最新一本。刚买回来,带到今天下午无聊透顶的会议上解闷,结果看不到十分之一就看不下去了,说句实话,非常失望。
三年多前《乡俗中国》系列出版了他的《黔东南山寨的原始图像》,那时候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也许是里面描写的“小黄”、“岜沙”让我感到了亲切,而“摆贝”、“银潭”、“巨洞”这些又让我充满了遐想。随后的《雷公山下的苗寨》已显露流水帐的端倪,但好歹还有些内容,也勉强可看。这本《长裙苗 短裙苗》就活脱脱一本彻头彻尾的流水帐。里面不再是以村寨为篇章展开论述,而是另辟蹊径分为春、夏、秋、冬四章。其中“春”占了大部分,写他2007年2月那20多天的所谓“田野考察”,内容其本上是赶路、吃饭,几句感慨,还有一些琐事,包括汽车爆胎、40G的硬盘如何不够用等等,喋喋不休,平淡枯涩、言之无物。“冬”那一章里有两篇描写潘年英和几个朋友去石门坎的经历,号称二十年前就执意想去的地方就这样住了一晚就匆匆离开了。说实话,我去石门坎还要更早一些,走得也更深入一些,如果他们那也叫田野考察的话,我大慨离人类学者也不远了。书中的图片也不精美,难道从几十G相片里就只挑出这些吗,而且还有一张重复用了。
我并非怀疑潘教授的水平,他的博客里不乏好文章,两年前那本《在田野中自觉》也相当不错。但《雷公山下的苗寨》与《长裙苗 短裙苗》这两本“与雷山县人民***合作撰写的系列人类学田野观察笔记”是否因为带有政治任务的色彩而最终变成苍白无力,就不得而知了。
于是,这些被他称作“人类学田野笔记”的东西越来越令我觉得有点故弄玄虚,因为驴坛、同行上这类文字简直可以论斤出卖。当年他经典的《木楼人家》、《故乡信扎》、《伤心篱笆》三部曲也称作“人类学笔记“系列,但今天看到的与之相去甚远。几年前有篇文章《又见潘年英》里说他用“毕生精力追求的佳作”将是《小黄》,因为这个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令他倾心,文中还说《小黄》将是潘年英从现实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这本书不知出了没有,看样子还没,我本来是非常期待的,但现在看来情况让人担忧。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59:4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9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