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包容的智慧《包容的智慧》读书笔记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58:41
  • 79

昨天晚上开会的时候,有一位同事的气色不错,因为他这一天下来开发的客户有好几个。有两位同事会显得不太开心,因为她们今天跑的客户都不太好。她们的情绪也影响了我的情绪,晚上回家时我在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最近又有点无所适从了呢?有时会觉得信心比较弱呢?

仔细想,晚上继续看《包容的智慧》,看到些话,有作用。明白了自己还是心不够定,没有安心,任由外界事物干扰飘浮不定。其实还是因为有所担忧,没有放平静,没有不在意外界的事情如何变化。

关于如何做好事情上面,这里的解释是要平淡,对利他的事要有企图心,对自己的得失要放轻松,不***扰。是的,心里若没有得失的事情,不让这些烦恼升起来,而只是一门心思做正确的事情,确实是好的。可以想象得到,那么,正确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哪一个方向是正确的呢?如何有这个判断的标准呢?

就象昨天,重新审视我们的成本情况,审视后又应该要如何去做呢?还是一个问题。

那我到底应该如何面对呢?

已经知道了的,是要用尊重、包容对待每一个人,尽可能给别人以信心和鼓励,这个都是确凿无疑的。前提是要先把自己的心安住。然后才可以给别人以信心。在别人动摇的时候不动摇。

原来不修行的时候,即使明白了道理也难以做得到,现在在修行中,打坐时间并不久,但确实感觉到的明显变化就是,原来认为自己难以改变的性情问题现在可以改变了。现在就是要知道一点问题,改正一点问题,给自己一个提醒,一点点地去变化。对这个,自己是有信心的。

只是关于正确的方向是什么,还是觉得这本书里讲的知道是对的,但是没有从心里去有顿悟的感觉,看来还是要学习的。

不过,同样的道理,能够以予人信心与快乐来得到快乐,自然也可以予社会以变好的努力来得到自己的完满。

嗯,这些道理要悟到了,悟透了,变成一举一动中都包含着的根本原则才行。

书的摘录

“容忍,是一种在不太舒服的状态下的共存。

佛教的管理方法,是以慈悲、赞美、鼓励来代替制度与规矩的“柔性管理”。

佛教指导人坐禅,目的就是要培养柔软心,心地柔软的人才容易跟人融和相处,心性慈悲柔和的人,往往能制服顽强于无形。

自觉的管理。就是自我要求,自我检讨,自我反省,自我发觉问题,继而要懂得自己解决问题。要时时觉得自己的形象重要,自己的品牌重要,所以要自我改进;尤其要自觉自己一生承受各种因缘的成就,故要感恩,发心,要懂得先舍才能“有”。

最好人人都能建立起自己慈悲,智慧,明理,乐观,忠诚,忍耐,守信等形象与品牌。

最好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对人尊重,爱护,凡事“以身作则”,并且勇于承担及包容部属的不足或对错;能够用“感动”来代替“谋略”,用“施恩”来当做“助缘”。

管理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立场互换,要让人心甘情愿,给人信心,让人欢喜跟随。

布施如播种,没播种,哪有收成呢?做功德如种田,悲田和敬田。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当我们偏执于某个念头的时候,事情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从心的管理,就是尊重心灵与个性,着重对心灵,思维能力,才智的开发,而不是用数不清的管理条文织成一张束缚人心的网。

管理者就是让每个员工都有机会认识自身的佛性,认识自身的能力与智慧。

西方的管理是要解决问题,东方的管理是要化解问题。解决问题,有时治标不治本。化解问题,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随顺自然,掌握规律,才能找出根治问题的最佳途径,使问题转化成契机。

不管理的管理,就是高明的管理,最高的管理,是自己管理自已。

参禅就是要耐烦,忍耐,让禅心慢慢地融入。三个月后,再去观察,整个人的气质就不一样了,因为静下来后心境就柔软了,不像过去那么急躁,强硬。自在解脱,所以身心快乐。

管理首先要将自己的心管理好,除了让心中有时间的观念,有空间的层次,有数字的统计,有做事的原则,能合乎时代与道德以外,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心里有别人的存在,有大众的利益。

怎样把平常心与企图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一个很好的平衡呢?

对公共的事业,对国家社会大众的事业,要有企图心。对个人的功名利禄要有平常心。所谓用平常心看淡,就是不那么计较,不那么着急,也就是有出世的思想,如此才能做好事业。

最好的管理就是尊重他,爱护他,善用他。

管人难,管自己更难,管心最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