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跟我讲,市场上卖的眼镜架,整个成本不过10块钱,但是可以买上几千甚至上万。你推了推鼻梁上的那支眼镜:“我不信!”你当然不信,因为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故事比比皆是,让你去看一遍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你就都知道了。品牌之所以可以卖得这么贵,就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等。商品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欺骗。
你会说,那不买这些东西,我难受啊。你难受抽自己大嘴巴,多简单啊。《No Logo》这本书里说得很清楚,放弃那些整天在你眼前晃的品牌,有更好的替代品。不过,商业规则就是这样,只要把广告作好了,就是驰名商标,CCTV不就是这样给厂家树立品牌么。你是受信息指使的傀儡,做了也就做了,也没什么。
我对穿戴不太讲究,所以这方面没什么感受,喜欢品牌的人会更有发言权,如果大家因为这个争执不下,可以去翻翻这本《No Logo》,至少,我基本赞同作者的观点,但是她过于理想主义了。
我最近要做T恤,这不正忙着开店呢。然后就有很多人伸出热情的双手,给我出主意,让我受益匪浅。其中很多主意是,你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然后我的脑海里闪现过无数个品牌传奇的故事,开始做起了发财梦,如果我发财了,第一件事就是把《三联生活周刊》买下来,然后天天逼着我们主编写封面故事,这是我最爽的事情。但是事实告诉我,我没那个兴趣去打造什么品牌。不就一件衣服吗,你喜欢就买,不喜欢就买阿玛尼。
插播一条广告:欢迎提供T恤设计图案,来稿发送邮箱:[email protected]常年有效。
以前看过一本《T恤的全球之旅》,讲的也是全球化,作者跟这个《No Logo》的作者观点相反,这本书让我发现,一件上海某棉纺厂出厂的T恤衫,只有2美元,运到美国,印上图案,缝上牌子,然后再卖回中国,就可以卖几十美元。那些图案和商标真的值两三百块钱吗?一种习惯告诉我们,它确实值。另一本书《棉花国之旅》写的也是全球化,作者认为,全球化跟棉花种植息息相关,纺织品很容易成为全球化品牌对不?因为他跟电器不一样,衣服是随时可以穿在身上的,满足虚荣心,文化附加值容易升值。电视机国产跟进口的差别就不大。
《No Logo》还有一个副标题:“颠覆品牌全球统治”。怎么可能呢,人们都习惯了“垫付品牌全球统治”,没钱也要消费。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57:43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9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