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黛丝米勒《雏菊的毁灭与绽放》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55:00
  • 56

《黛丝•米勒》的小说情节很简单,一个在欧洲“学习”的男子(温特伯温)偶然碰到了一位美国姑娘(黛丝•米勒),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同时又对她的行为方式大为不解,陷入了哈姆莱特式的困惑:她到底是卖弄***的***还是单纯自然的少女?在与黛丝的进一步交流中,温特伯温依然处于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喜欢她的“美”,另一方面又讨厌她的“肆无忌惮”。到底该何去何从,直到小说的结尾答案才揭晓:她是一朵美丽的雏菊,但是,他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欧洲生活。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黛丝的形象,黛丝到底好不好?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你说黛丝好吧,黛丝也有不少缺点,比如固执、略显粗俗、文化水平不高。你说黛丝不好吧,但是她却自然、清新、活得真实。那如何看待黛丝的形象呢?我们还得从作者说起。

作者亨利•詹姆斯(1843一1916)是英籍美国作家,“伟大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家”。作者在小说原文中加了一个副标题:“一次研究”(A Study),这表明此小说是一次“研究成果”。我在读英文原著的时候,也注意到小说中有几次提到“Study”,:

在小说最开始介绍Winterbourne时,Henry James这样写道:“When his friends spoke of him,they usually said that he was at Geneva,‘studying’”学习或研究什么,作者没有说,好像这就是温特伯温的“职业”。

而在小说的最后一段,詹姆斯再一次提到了“study”:

Nevertheless he went back to live at Geneva whence there continue to come the most contradictory accounts of his motives of sojourn: a report that he is "studying" hard——an intimation that he is much interested in a very clever foreign lady.

写到这里,我突然可以这样归纳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美国人温特伯温在欧洲“学习”的过程中突然碰到了一个美国姑娘黛丝。她的“美”激起了他的兴趣,让他分了心,可他最终还是继续着“学业”,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用欧洲人的方式俘获欧洲姑娘的心。

这样一分析,主题就很明显了,即异质文化的交流与冲突的问题。以黛丝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和以黛丝所处的欧洲文化为代表的欧洲文化到底该如何相处?是如同黛丝那样固守本国文化,还是如温特伯温那样放弃美国文化,“接受”欧洲文化还是全盘欧化(如Winterbourne’s aunt、Mrs Walker),以及没有中心,虚弱无力(如黛丝的母亲)?作者很显然更倾向于黛丝•米勒的那种文化模式。所以,黛丝的英文名叫“雏菊”,是一种美丽的花,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但是,雏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没有长大,这里还包含着作者的一种期待,希望黛丝能够长大,也即是美国文化能够“长大”。

如何长大?很显然就是要学会吸收欧洲的好东西,但又不是像温特伯温那样学习追姑娘的“无用之物”。

总之,作者刻画了黛丝米勒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是想用她的美丽来唤醒美国人当时的“崇欧”意识,同时,用她的毁灭来告诉人们如何去学习欧洲,使自己变得更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