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深入浅出的将中国哲学简史的简单历程和每位重要人物做了清晰的解释和注脚,做为普及读本,还是相当吸引人的。
看完之后与朋友分享,谈及了“丛林原则”
现代生活的物质过剩以及工作生存的压力,孔孟之道般仁是人需固有的本性,但更讲究的是如何在钢筋丛林中更好的活下去。
朋友更欣赏的是庄子、默子、荀子;听完其解释,我也另获一番深意。
我对佛学/禅说没有研究,也只是偶尔观注一下。也正如一位朋友说的:古今中外,中国现代史只是对过去的历史/学说进行了演绎,实则现在的东西太少了。 反倒是,先进开化开放的欧美国家,迅速的以资本力来占领了这个市场,以实用主义来解决思考问题;比如,如果买车不买最贵的,只买最适合的。等等。
然而说得最多的便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但是其尺度是很难把握的,常常就像西式餐饮传到中国之后就变成了另一种豆浆油条,或者是换了名字和宣传理念的豆浆油条;其实质与中国本土的又有什么差别呢,无非就是生产原产地是外国,设备出口引进,管理先进;那么中国的呢?中国的实质无非就是换成了中国品牌,那么这样的借用到底需要吗或者应该借用什么呢或者是否需要借用呢?!
[文摘:几段印象比较深刻的小故事,记做笔录]:
《世说》中还有一段故事记名僧支遁(公元314-366年)喜欢仙鹤。一次一位朋友送他一对小鹤。这一对小鹤逐渐长大,支循怕它们飞走,于是把它们的翅膀剪短。仙鹤展翅想飞时,却飞不起来,垂头丧气地看自己的翅膀。支循也感到仙鹤懊丧,说道:“既有凌霄之志,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于是等仙鹤翅膀再次长大时,让它们自行飞去了。
[文摘:顿悟]
按佛家的看法,人的修行,不论多久,就其性质说,都只是心灵的准备。要想成佛,必须经历顿悟,这是一种类似跳过悬崖的内心经验。人只有经过这样的内心经验,才可以成佛。
禅师们往往把这种“悟”称作“见道”。南泉禅师普愿(公元830年卒)曾对弟子说:“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岂可强是非也!”(见《古尊宿语录》卷十三)人悟道也就是与道合而为一。这时,广漠无限的“道”不再是“无”,而是一种“无差别境界”。
这种境界按禅师的经验乃是“智与理冥,境与神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见《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最初见于《六祖坛经》,后来的禅师往往援引这两句话,以示人与外部世界的“无差别境界”不是言语所能表达,只有靠人自己经验才能体会。
在这种境界里,人已经抛弃了通常意义的知识,因为这种知识首先就把“人”这个认识主体和“世界”这个认识客体分开了。但正如南泉禅师上述前两句话所示,“不知之知”把禅僧带入一种知识与真理不分、人的心灵与它的对象合为一体,以至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不再有任何区别;这不是没有知识,它与盲目的无知是全然不同的。这是“不知之知”,是南泉禅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当禅僧处在顿悟前夕时,他特别需要师傅的帮助。当学僧要在心灵中跳过那道悬崖时,师傅给与的些许帮助,就意味着极大的帮助。在这时候,禅师采用的方法往往是“一声棒喝”。禅宗的文献里记载了许多这样的例子。师傅向徒弟提出许多问题后,会突然用棒或竹蔑打他几下。如果时间正对,徒弟往往因此而得到顿悟。怎样解释这一点呢?看来,师傅打徒弟,正是藉这样的行动,把徒弟推入在悬崖上向前一跃的那种心理状态,而这是徒弟在精神上早已等待着的一刻。
为形容“顿悟”,禅师们用一个比喻说:“如桶底子掉”。当桶底忽然脱落时,桶里的东西,在刹那间都掉出去了。人在修禅的过程中,到一个时候,心里的种种负担,会像忽然没有了,各种问题都自行解决了。这不是通常人们理解的解决了思想问题,而是所有原来的问题,都不再成其问题了。这就是何以称“道”为“不疑之道”的缘故。
禅宗里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禅师,每当被问到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是让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样做。一天,禅师看到小和尚也这样做,他飞快地拿刀砍掉了小和尚的拇指。小和尚哭着跑开去。这时,禅师喊他,他刚回头,禅师又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据说,小和尚就此得到了“顿悟”。
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它告诉人,在学会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学哲学的人,都必须经过使用正的方法这个阶段。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辨从林。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48:0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8870.html
下一篇
鬼妈妈《惊悚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