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O书评人 焦建 可以说,《24重人格》和《我遗失了时间》这两本书之间,存在着诸多的近似于微妙的相似之处。两个对人格分裂症有着切身或者亲密体验的作者——一个作为男性,曾经身患此症。另外一个,治疗的对象则为女性。而两位译者,也相应的都是台湾人,也是一男一女,文字功底和笔调同样细腻。甚至——它们连出版社装帧设计,都是一样的。
这是两本“姊妹书”。而它们的宝贵之处,不在于上述的种种巧合,而是——它们互为补充,分别从男性和女性的视角来有力的共同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人类,我们对于自身内心的掌握,从来都是游离不定。内心的特质异常矛盾的包含了坚强和脆弱两种如此相左的特质。它的不可捉摸有时候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错觉:与外在的困难苦楚相比,内心只需要不断自我强大起来,便可以解决无数的困难。而或许是文化上的差异,让中国人和美国人比较起来,更加容易忽视甚至是直接省略自己的内心,不过问自己的感受,不断加压,彷佛不如此,自己便不是一个坚强的人似的。
应该庆幸,我们能够读到这种顽强到近似于无情的对于人类内心抽丝剥茧的描写。而这种庆幸过后,一个暗哑的声音却坚定的在我的内心中无数遍的回响起来:认了吧,人类的内心,绝对没有他所设想所坚信的那么强大。“在无边的黑暗面前,再强韧的心灵,都有被摧折的可能”。而这种摧折,既是一种病态,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
30岁的卡伦,经常会出现“丢失时间”的症状。她莫名的就陷入无知状态,然后再次醒来时,时间已经不知道过去多久。她寻找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在一次次的倾诉和回忆中,她发现了自身存在的病症。而阅读者,也借由医生的视角,逐渐走进她的内心,以及她不幸的往事之中去……
按照书中或许并不严谨的学术背景来进行解释,当我们遭受巨大的不幸——尤其是童年时期——的是时候,难以忍受的折磨之下——卡伦曾经遭受自己父亲的***待,以及种种变态的宗教仪式——幼小的心灵便会被催生出一种保护机制。这种机制,便是人格分裂中的——另一个“我”。或者,更精确的说,应该叫做另一个存在于“我”这个身体里的另外一个独立的“人格”。曾经遭受过的痛苦越大,种类越多,这种分裂的几率和数量也就越大——在这两本书中,多至20几个,少则也有十几个——这些分裂的“我”之间彼此分享一部分记忆,但是却是相当独立的个体。对于那个以“主体”出现的“我”来说,每一个出现的个体,都是帮助我抵御噩梦经历的一种保护——由“他/她”去承受。而“我”,就可以不必拥有这种记忆了……
仿佛进入一个未知之地,这种心理读物的阅读体验,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原本或许意味着这里面包含着窥人隐私的某种***,而真正进入书中所描写的环境之后,原本的轻松和猎奇,肯定会被一种无形的压力给逼迫起来。分享快乐是一件乐事,但分享噩梦,尤其是已经恶化到极端状态的噩梦,的确是一个无比沉重的负担。你要不断的听见那些近乎于梦呓的有时候甚至是孩子气般的倾诉,你不能对这种倾诉有任何的不耐烦之处,因为病人们已经是无比的脆弱不堪——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景之下,都会产生出自虐的倾向,划伤自己,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这种对于病者自己的折磨,那种无声的伤害,却揪住了阅读者的内心,彷佛缺血般,悸动不安起来。彷佛你要为这样一份无边的苦难,也负起一份责任来。
我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种无解似乎也应该被归根于我们对于自身的无法把握——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强压之下,在读书已经没有***窥私欲已经无法满足的前提之下,为什么还要继续把这本已经变得沉重的书继续顽强的一字一句的读下去?
或许,我是希望看到希望。希望这种他人的苦难只是一种噩梦,而凡是梦,便有醒来的一刻。病患解脱,读者也可以轻松起来。 不仅如此,还能够生出一种对于人类内心庞大的适应和修复能力的庆幸。毕竟,同样是源自人类自我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苦痛的解决之道……
在中国,读者一般所读到过的关于个体内心的公开出版物,似乎可以被简单的归结为两类:一是无法控制自己,走向了彻底崩溃。一是凭借着不知何处获得的强大心力,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迎刃而解。前者的过分简化让我们对于精神疾病产生了过分恐惧,因而更加不敢直视。而后者则让我们对于内心强大过于迷信,更加忽视了对于情感的关注。或许,敢于直面细腻的剖析人类内心,找到问题的根源,才是保护我们脆弱内心的合理方式。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46:44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