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评> 正文

激荡三十年(上)《激荡,激荡 30 天》

  • 小小评论家小小评论家
  • 书评
  • 2023-03-26 15:43:30
  • 49

来自 blog http://www.thinknext.net/archives/2406

许久不写,稍一动手,不知有无让诸君觉得莫名其妙,如有……如有也不怎么样 :-P 这么久没东西写,无它,盖因无新鲜事尔。可以世界之大,真的就无鄙人好奇而看重的东西?似乎也说不过去……或许就是太忙加新鲜事不够新鲜的缘故?绿坝不新鲜,guge 被杀了祭旗也不新鲜;Woothemes 4 for 1 甩卖不新鲜,Linode 加了 Fremont 的机器还不新鲜;Intel 收购 WindRiver 不新鲜,iPhone 和 Palm Pre 问世通通痛痛地不新鲜…… 我是没救了。

在深入讨论我如何丧失了好奇心前,得说明,我并没有所谓利用没写 blog 的时间怎样,我是根本没兴趣外加不知怎地就没时间写了,自然也没时间干别的—-哦,还是干了点,现在每天晚上下班走路回家,要半小时吧,脑力运动的 blogging 让位给 hiking?好吧,不过,30 天未写之后,说点什么呢?这几周看完了一本书,开看了一本书:前者是 吴晓波 的《激荡三十年》,后者是 刀尔登 的 《中国好人》。

关于《激荡三十年》,我对商业史,商业案例,商业XX 类书籍素无兴趣,甚至经常恶眼相向。这之前的一个失败例子是 菲奥莉娜 的……操,名字都忘了—-哎,应该说,幸亏忘了—-那本自传。对《激荡》发生兴趣,只有两个挺简单的原因,一是大概一年多前吧, 吴晓波 在金融时报中文版网站还是有专栏的,东西虽然不多,不过看上去是个灵性轻快的人,人只要有趣,我就会对其产生好感;原因之二乃是根据《激荡》制作的专题片播出了,阅之觉得还有些内容(伏笔在此,我大大愚蠢地把电视媒体的内容和书籍直接关联了,又忽视了电视本身的特性)。

《激荡》是本可以存档的书,虽不是正儿八经的断代史,不过终究是个梳理过的记载,流传后人,参考价值自然是有的。不过我自己阅读过程的感受呢……有点复杂。或许按编年的组织方法限制了作者的发挥,每年一章,总觉似乎未能讲深讲透,特别是当年发生地事,及其前后联系。说老实话,正文中的每个话题,从年广久到打鸡血,总是道出了“点”,在我十分有兴趣跟进,详细了解的时候,句号出现了。我理解这恐怕是必须的组织方式,因为这是一部跨越 30 年的记录,不是可以在任一年都往纵向深入发挥的地方,可是……可是我就是这么任性的,我就想趁你扯出的话题我还有兴趣时,好好了解一下此人此事的生老病死,来龙去脉。可惜,这是满足不了的奢望,上册中此现象尤为明显,两段或者半页文字,那一人那一年那一事,点出就完,无前生,无后世,确实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相比之下,每章后面的“企业史人物”倒是让人觉得最过瘾的地方,因为可以集中地,涵盖主要节点地介绍一个人物,它的事业,兴衰和命运。在这一点上,下册的表现要好得多,无论是联想还是 k 先生,讲述得很连贯,至少有了故事的脉络,情节是完整的。

说到这儿,稍带让我想起 《光荣与梦想》(在读中,刚开头),诚然,这两本书不搭界之程度颇深。可就是让我联想对比取来,《光荣与梦想》有相当的草根视角,比方在描述大萧条时期的众多“一句话惨状”里,作者也毫不吝惜地写全即便一个理发师的名字。当然《光》里肯定不乏国家政策描述和宏观景象,可是它的全景中,既有构图,也有细节。相比之下《激荡》,如前面所说,传奇和轶闻偶尔穿插出现,却从不为吴晓波所倾注笔墨,轻至点到为止,重也不过是每章最后不过两面纸张的附录。更多是作为排比句段出现,没有展开的余地和可能,所以读到最想深入看下去,了解个来龙去脉,纵观此一条线的时候,咔嚓,断了。

此外,如果这样一部立志记叙中国迄今最重要的变革时期的书籍,去掉了公众生活最重要的部分的内容,感觉会怎样?书的中心仍然是经济改革领域的波涛四溅,不过政治领域的起伏波折从来不是跟前者剥离的,这部分内容相当稀少,比方我在 987X5X321 那一年没看到一个墨点的记录,却突然谈起禁运和经济困难形势,颇让人……我自然不会认为这是作者的能力问题,盖因无奈罢了,我理解。或许那一天,《激荡》会有增补重修,那时吴晓波除了主观意愿更有客观条件,来重表这 30 年里政治制度变革的方方面面,我诚挚地希望有这一天到来,那时不光是吴晓波的幸运,也是我们所有人,和这个国家的幸运。

前面说了,我是看了 金融时报 中文版里那个机智有趣的人才买了他的书的,不过这套书的作者和那个专栏的执笔似乎是两个模糊而非精确重叠的人,灵性和趣味都不容易在书中见到了,话题本身的沉重,涵盖范围的广袤,牵扯资料之复杂,这些看上去很宏伟的写作对象,要对其作出总结和评价,这样的任务似乎拉垮了这个年轻作者的笔。我看不到那些感性,体现着“人”和“个体力量”的表述了,实在是个遗憾。其实,看似轻松,“不深刻”的主观情感表达,才是最睿智和贴切的手法。即便不算《激荡》这本书,我个人的感受是,商业文章或书籍,难免牵扯到“恢弘”的经济政治较量,要感受大尺度的财富现实,和绝大多数人无法经历的人生起伏,因为瞥见常人无法窥视或者理解的一个世界,作者很容易为其人其事震惊或折服(如谚语云,传记作者有时会不可抗拒地爱上自己的主人公,即便此人乃是 希特勒),下笔之时,到评语或分析的地方,似乎非涵盖范围超过百万人的动词和形容词不能用。此一要求,到反而让文字显得大而无当。

和很多商业题材图书一样,当谈到那些如今成功者的过去时,作者有意无意(或者说被诱惑着)要以戏剧性的手法进行描绘,或无限拔高或彻底践踏那个普通人曾经的普通岁月,通过简化可能的关键细节,有选择地营造出戏剧性的人生轨迹(yeah,你说对了,这些家伙就是要引入剧本似的兴奋感和冲突),一个看似非比寻常的人物就这样被人为制造出来。我看到 边城少年 史玉柱 时不禁失笑,书中对其的描写手法可算典型的。哦,也想起《环球企业家》的记者张亮,这也是一位喜欢模仿西式记者的下笔手法描写人物的主儿,力求显得被访人物是多么卓尔不群,酷不可挡—-不管是什么车库创业时的终极眼光还是功成名就之后手上的腕带—-当然,终极目标也包括要显得描述这个人物的记者是多么深刻,有先见之明以及同样的酷不可挡。我前面说了,他们“因为瞥见常人无法窥视或者理解的一个世界”,常常让自己兴奋得每根头发都勃起,忘了自己只是因为记者的职业而能接触和窥视这个世界的一二分,可他们却顺势自领黄马褂一件,觉得已经理解和掌握了那个圈子的真谛,主题或者所有秘密,下起笔来,自然就飘飘然。

话说回了,我为什么不喜欢商业XX 类的书籍呢?这世上有一大类事物,有这样的属性,你可以分析它,回望它,可你没法重现它,预测它。这一大类又分可以不严格地分为 2 种:

第一种乃以文学创作为代表。你可以在中文系学习千般手法,阅过万种图书,可是,如此你无非可以提高鉴赏,分析和评论的水平,并帮助构建一个起飞时需要的基础与感觉。不过仅凭借这些,通过规程化的“训练”和“学习”,却永远“写”不出那么好的作品来的。杰作从来不是训练出来的,诗歌,小说等文艺作品依赖个人的天才力量是如此深厚,这是一种不可传授,不可复制的东西。

第二种,看看商学院就知道了。雄心,勇气,眼光,头脑等所谓“企业家特质”几乎很难复制和教学,不过比起第一种,稍微好些,是有“理性”成分和规律在其中的。学习文学创作手法和阅读前人作品,如前所说,无法帮助你成为真正的天才作家;商学院里与此类似的行为是 分析和学习案例,这种行为之效果的确定性还是提高了不少的,不过,通过 MBA 过程“制造”管理者是可以的,妄图“制造”企业家?别开玩笑了。基于这个理由,商学院的教授,财经杂志的记者,爱好者写作的 blog,尽可以点评从 1 个人的 start up 到 市值 5000亿的巨头,而且说起来指点江山,头头是道,仿佛自己旁观者清,清的被点评人恨铁不成钢,其实呢,扯淡居多吧。”你可以分析它,回望它,可你没法重现它,预测它”,你见过几个教授,记者或者 blogger 撩起袖子,下海拯救他们的评论对象于水火之中的?你的能力仅限于在旁边干吼,商业书籍一副世外高人,“谁叫你当初不听我的”的架势,其实呢?法拉利车队里有的是最懂发动机的人,可他们没一个能开得比舒马赫快。

扯远了,回头是岸。在 豆瓣 上,我给 《激荡》 3 颗星,跟 49.9% 的 5 星和 40.2% 的 4 星比起来,我太少数派了,不过,我喜欢,做自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