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确实很NB,一开始看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对于这种感觉太好的书,反而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只好简单说说几点零碎的感受:
1、此书能在国内出版让我很意外。莫非是小说这样的身份为它披上了政治正确的外衣?还是因为最早引进时国内相对比较宽松的氛围?
2、我看的上译版的译者序里,译者董乐山说奥威尔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一九八四》不是反社或者反共的,他反的是变种的社会主义和极权主义。也许这是此书能够进入国内的理由之一吧。这篇译者序写得很不错,值得一读。
3、群众确实是不明真相的。他们对逻辑和重大事件不感兴趣,只对生活上造成不便的小事抱怨;他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而能让他们愿意相信的已经在多年的教育引导和潜移默化中固定下来了。不过更确切地,应该说群众根据需要,时而眼睛雪亮,时而不明真相。
4、让人民的生活保持在低水平的温饱,是特权阶层保持现状的绝佳手段。
5、爱情是无法遏制的。而且越是在压抑之下,爱情就越显得迷人。当读到温斯顿打开裘莉亚塞给他的纸条,看到上面写着“我爱你”时,我几乎哭了。
6、但是爱情是可以被扼杀的。极权主义对于人思想的压制确实令人恐惧,但对人性的迫害和扭曲才是最可怖的。顽强的爱情之花终于还是被践踏了。用温斯顿自己的话说,他出卖了自己的爱人,他也终于彻底崩溃,变成了行尸走肉,这个结果比任何其他结果都可悲,相比之下,如果他死了,那简直是喜剧的结局了。
7、作者对于真实是否存在的思考和辩论令我着迷。我小时候曾经一度为此陷入偏执的妄想。那时候,我总在想:我看到的、听到的是不是就真的是那个样子的?有没有可能发生了扭曲,甚至完全相反?这个问题令我很困扰,却又没法求证,因为通过自己是不可能的,而通过别人的话,别人获得的信息也未必就是真实的,并且我们之间交流的过程中难保不会发生再一次的扭曲。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悖论,没法证明也没法证伪。奥威尔对这个问题探索得更有意义也更为深入,他在书中对真实是否存在、过去是否能够篡改的问题有很大篇幅精彩的论述。
8、看过的电影中,《撕裂的末日》很像是《一九八四》的电影改编作品。
本文由作者笔名:小小评论家 于 2023-03-26 15:42:01发表在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2mh.com/show/58454.html